地方政府是全國機場建設盲目擴張的重要推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09日 09:44 新京報 | |||||||||
著名經濟學家張曙光今年提過一個觀點,投資過熱的實質是政府過熱。這個觀點在國內引起過一些反響,但對政府行為的影響,可能微乎其微。原因何在?因為政府參與具體的經濟活動,是近年中國經濟改革中的一大特點,這種慣性恐怕短期內難以改變。 不過,難改并不意味著不改。筆者相信,未來由于政府直接參與經濟活動引發的問題和沖突,將會越來越多,會構成更多的宏觀調控的理由。
今年宏觀調控想限制的是部分行業的投資過熱。但除了行業投資過熱,國內還有大量的盲目的基建投資過熱,并未引起注意。一個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國內各地的機場建設。相比于中國的民航市場規模,國內的機場建設十分超前。珠海機場是個典型,這個盲目追求“高、大、全”的機場,至今還在讓珠海市背負著不輕的債務。但遺憾的是,珠海機場案例根本沒有成為其他地方的教訓。在國內多個省市,規模過大的機場及候機樓建設項目,為數不少。 據安邦分析師與業內人士的交流得知,這種事例在江蘇、天津、山東、吉林、重慶、銀川及新疆自治區等地,都有發生。明明只需要2800米長跑道的機場,地方政府一提要求,官員一句話,就能延長到3200米;2萬平方米的候機樓明明足夠當地的客流量使用,但地方官員覺得不氣派,不能滿足未來的需要,就能夠上6萬平方米的候機樓。據了解,東北某省的機場要擴建,項目上報中央某部委之后被拒,該省一位高層官員親自帶著兩個項目上京向該部委的官員“游說”。該省官員最后向該部委官員表態:“我帶來了兩個項目,你們總應該批一個吧,不能讓我空手而回。”無奈之下,該部委批準了機場擴建項目。這一決策過程顯示的,是決策原則的脆弱。在西北某市的機場,全年只有40萬的客流量,但在機場屬地化管理之后,該省提出機場虧損,于是要求中央財政再投入1億多元,資金到位后,該機場又擴建了候機樓,但客流量并沒有增加。這種例子還有很多。 各地大建機場的動力何在?筆者認為,還是源于各地官員的政績意識和“發展意識”。為數不少的地方官員(包括省級官員),將機場建設視為不能不做的形象工程,越大越好,盲目攀比的現象十分普遍,據說一些地方官員就表示,“別人有,我為什么不能有?”以至于在一些地方出現了一種現象:新上任一個有力度的高級官員,當地的機場擴建就會上臺階。這種投資,完全可以視為一種盲目投資,導致國內財政投資的低效益。在宏觀調控的背景下,在一部分行業因為信貸緊縮而被迫停產的情況下,來自一些地方政府推動的基礎建設投資過熱,隱藏著另外的風險。 賀軍(ANBOUND安邦集團研究總部高級分析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