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豆買家需防“十面埋伏”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08日 13:15 證券時報 | ||||||||||
    我國已經躍居世界第一大大豆進口國,進口量占國際市場貿易量的1/3左右,并且每年大豆進口量已超過了國產大豆的數量。與之不相稱的是,我國大豆進口企業對國際大豆市場價格缺少發言權,更大程度上是被國際價格牽著鼻子走。當國際價格發生人為扭曲的時候,發生類似進口商遭遇國際市場操縱者“伏擊”事件,也就不難想象了。     2003年8月12日,美國農業部以天氣影響為由,突然對大豆供需報告
    出于原材料“安全”考慮,中國大豆加工企業在今年初從美國“搶購”800余萬噸大豆,折合價格在4300元/噸,大致相當于CBOT大豆16年來的最高價。     事實證明,我們的進口商“中招”了。自2004年4月5日開始,國際大豆價格快速回落,目前跌幅已近50%。受其影響,國內大豆加工利潤由年初的1000元/噸降到目前的500元/噸。一招不慎,全行業虧損。     又到一年備料時。     8月12日,美國農業部月度報告意外調低美國大豆產量數據,原因是它預測今年8、9月份美國會發生早霜。市場對天氣的關注程度再次高漲起來,外盤大豆價格再度止跌回升。是市場運行規律在起作用,還是國際操縱力量的故計重施?最令市場關注的是中國買家再次入市,新的較量即將上演。中國買盤屢遭“埋伏”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高速發展,對銅、大豆、小麥等商品的需求不斷增長,因此,中國買盤也一直是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上各方力量關注的重點。特別是大豆,僅2003年一年,我國大豆進口量就高達2704萬噸,已經躍居世界第一大大豆進口國。因此,中國對大豆的需求情況直接牽動國際市場的神經。     照理說,中國如此大的貿易量,應該能夠影響甚至左右國際大豆市場的價格走向,然而事實情況是,中國大豆買家卻屢遭“埋伏”。引用有關專家的分析:忽視風險管理、不熟悉國際游戲規則的國內壓榨企業,在最近的大豆國際貿易中“很受傷”。     去年8月美國農業部對大豆月度供需報告的重大調整,直至將庫存數據調整到20多年來的低點,導致中國壓榨企業出現恐慌心理,于是紛紛加大采購力度以防短缺。CBOT大豆價格也從去年8月時的最低點540美分左右一路上漲,至今年4月初的高點1060美分附近,達到了近16年來的最高點。這種漲幅相當于中國境內價格從每噸2300元人民幣漲至4400元。缺乏國際市場經驗的中國壓榨企業在年初期貨價格高位上簽訂了大量進口合同,僅在美國就采購了822.9萬噸,平均成本在4300元/噸左右。鵬鑫期貨的分析師王定紅表示,4月份之后CBOT大豆價格急轉直下,國內市場“水退船低”,價格一落千丈,到岸價格甚至比離岸價格的下跌還要快。在進口成本的高企所導致的巨大虧損面前,國內油廠紛紛停產限產,而且部分油廠直接破產。但目前國際大豆貿易市場跟近期的天氣一樣,再一次朝著有利于豆價上漲的方向發展,由于海外大豆出口商預計中國在國內庫存消耗到一定程度后必將重返國際市場買進,因此不論從資金還是從國際貿易的角度看,中國買盤的再度出現即面對巨大的考驗。打壓南美 逼倉中國     目前,中國買盤已經開始在CBOT市場出現,美國農業部的8月供需報告,加上基金利用不利于大豆生長的天氣在市場的炒作,使得近期國際大豆價格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反彈。對于天氣因素,炒作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不確定性,這里暫且不論。至于美國農業部的供需報告,不少市場人士對美國農業部調整報告數據背后的原因表示擔憂。     資深期貨分析師馬明超表示,美國農業部8月報告將美國今年單產調低2%,為39.1蒲式耳/英畝,從表面上看,是因為8、9月份會發生早霜。但是,如果再分析美國農業部報告大起大落的原因,應該與美國保護主義不無關系。他說,6月份是巴西大豆大規模上市的時間,美國已經將2003年的大豆大部分高價賣出去了,于是國際大豆價格也被打了下來。而如今,距離美國大豆的收獲時間(10月)已經不遠了,世界大豆的供需數字在美國農業部手中成為了調控世界大豆價格工具。     金牛期貨分析師楊文年表示,在南美大豆收獲上市的季節里,美國農業部在其報告中力挺南美大豆的產量,刻意給市場創造利空氣氛,配合CBOT基金打壓國際大豆市場價格,現階段美國農業部在其報告中對數據進行利多調整,意在配合美國的貿易商以較高的價格向中國等主要進口國兜售其大豆,可以預見,在9月份的月度報告中,不排除美國農業部對其數據進行利多調整的可能性。 “打壓南美,逼倉中國,美國農業部這一行為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美國農業部、CBOT基金和美國貿易商聯手操控國際大豆資源的直實意圖。”楊文年這樣認為。     眾所周知,美國農業部提供的農業產需周報或月報都是為本國農民提供便利的,其中難免有暗箱操作成份,歷年來美盤行情多是受此左右,使美國農民和貿易商屢次獲利,由此可以肯定美國農業部所出報告有一定的“傾向性”。即便如此,美國愛荷華州的民主黨參議員湯姆·哈金近日稱,由于美國農業部每月供需報告以及產量報告不夠準確,已經損害了愛荷華州種植戶的根本利益,因此要求美國審計總署對美國農業部月度報告以及預測流程進行審查,其傾向性可見一斑。況且,目前正值美國大選前的敏感時期,美國現任政府在某種程度上照顧本國農民對本集團的利益還是有相當的必要性的,因此從這個角度看,政策面上可能會有只“有形的手”發揮推高豆價的作用,中國買家入市還須謹慎。 認清形勢 量力而行     今年的采購季節即將到來,如何規避“中招”事件再次發生?有關專家認為,充分了解國內大豆的供求狀況無疑對國內買家制訂采購計劃有所幫助。     從供應方面看,我國目前新豆生長情況良好,產量創新高幾乎已成定局。據中國糧油信息中心數據,2004/05年度中國大豆種植面積為1058萬公頃,較上年度增加7.6%,總產量將達到1800萬噸,創下大豆產量的歷史新高。我國大豆的豐收將大大降低對進口大豆的依賴程度。據中國海關最新公布的數據,2004年1~7月份我國大豆進口總量為1078萬噸,同比下降12%。從這一角度來看,我國大豆供給環境仍將相對寬松。從需求角度看,據預測,2003/04年度我國大豆榨油消費量預計為2360萬噸,明顯低于上年度2600萬噸的水平。另外,據中國大豆網統計,2004年第二季度,我國大豆壓榨數量連續4個月處于低迷狀況,遠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同時,上半年在我國發生的禽流感疫情,沉重打擊了我國的家禽飼養業和飼料加工企業。國內養殖戶長期保持審慎心理,一直無心補欄,造成國內畜禽存欄率大幅降低,養殖業對豆粕等飼料原料的需求同步減少。     另外,國內壓榨企業在今年的貿易博弈中元氣大傷,收購能力大為削弱。今年初由于資金緊張,中國進口商不愿意履行在前期CBOT大豆價格和海運費高漲時簽訂合同,國際供應商也對中國壓榨企業前期拒付貨款產生了信用危機,進而對合同的制定更趨嚴格,這就提示某些激進的壓榨企業要認清形勢,量力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