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因素導致我國投資與消費率失衡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08日 13:00 上海證券報 | ||||||||||
    我國未來投資與消費比例關系的變化趨勢,主要取決于以下幾大因素。     第一,工業化進入中后期階段。目前我國已進入重化工業階段,預計到2020年將實現工業化。因此,在工業化過程完成之前,投資率仍將保持一個較高的水平。
    第二,消費結構升級加快。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費環境改善,在2020年之前,城鎮居民消費結構將從小康型工業品消費逐步轉向比較富裕型服務類消費,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將從溫飽型農產品(資訊 行情 論壇)消費為主過渡到小康型工業品消費為主。從長遠看,居民消費水平提高和消費結構升級,客觀上要求消費率適當上升和投資率相應下降。     第三,投融資體制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我國投融資體制改革后,投資預算軟約束和地方政府投資饑渴癥有望得到根治。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和市場化進程的加快,我國政府職能正在不斷轉變,政府投資將逐步退出一般競爭性領域,集中于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領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投資和消費關系的調節將更多地依賴市場而不是政府,從而使得兩者的關系趨于協調,消費率上升,投資率下降。     第四,國內較高儲蓄率仍將保持較長時間。在本世紀頭10年,由于適齡勞動力持續增長,養老負擔相對較輕,有利于國民儲蓄保持較高水平,較高的儲蓄率通常與較高的投資率相對應;隨后由于適齡勞動力增長放緩,老齡人口增加,養老負擔加重,導致國民儲蓄率下降,此間的投資率也將逐步降低。     綜合以上主要因素對我國投資和消費比例關系的影響,初步預計到2010年投資率可能達到35%-40%,消費率可能達到58%-63%;到2020年投資率可能達到30%-35%,消費率可能達到64%-69%。     一、影響現階段投資與消費比例關系的主要因素     分析影響投資和消費比例關系的主要因素,對于解釋投資和消費比例關系變化的成因,判斷投資和消費比例關系的未來變化趨勢,是十分必要的。從現階段看,影響投資和消費比例關系的主要因素有:     1、投融資體制改革相對滯后,預算軟約束和地方政府投資沖動是導致投資比例過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段時期來,一些地方政府沒有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認為加快發展就是加快經濟增長。在這種思想指導下,許多地方政府都制定了不切實際的經濟增長目標。地方政府官員都非常清楚,要想完成經濟增長目標,就必須在擴大消費和增加投資上做文章,但擴大居民消費方面文章難做,甚至費力不討好,因此,見效最快的辦法就是增加投資。于是乎,各種開發區、科技園區隨處可見,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改造越搞越大。結果,投資增長大大快于消費增長。     2、工業化進程導致投資比例提高。各國工業化進程表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費結構升級,必然拉動產業結構升級,投資與消費的比例關系會依次出現上升、下降和穩定的趨勢。當居民消費由基本生存必需品轉向工業品為主時,第二產業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就會上升,由于工業為資本密集型產業,其投資強度要遠大于第一和第三產業,由此必然引起投資率上升和消費率下降;當居民消費由工業品轉向服務類產品為主時,第三產業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就會提高,并引起消費率上升和投資率下降。在經濟發達階段,工業化完成,第三產業比重超過第二產業,投資和消費的比例趨于穩定。我國工業化過程尚未完成,目前正處在工業化中期階段或重化工業階段。考慮到現階段我國工業比重高、服務業比重低的結構性特點,以及完成工業化過程的客觀需要,在一定時期內保持較高的投資率是必要的。     3、現階段居民的后顧之憂較多,使得消費率不容易提高。目前,我國經濟和社會制度正處在改革時期,國有企業改革、經濟結構調整使得下崗和失業人數增多,加上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完善,使居民預期收入降低。住房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醫療制度改革等使居民的預期支出增大,其結果,居民消費意愿降低。2003年我國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消費傾向分別為0.768和0.741,分別比1990年下降0.079和0.111。     4、城鄉"二元"經濟分割,使得農民收入增長長期慢于經濟增長,導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進而導致消費率偏低。200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622元,僅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9%,而1978年該比率為38.9%。1979-2003年,農民人均實際純收入年均增長7.1%,低于同期經濟增長率2.3個百分點。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加上消費傾向的下降,農村居民的消費率(=100×農村居民最終消費額/支出法GDP)一路走低。2003年,我國農村居民的消費率為18.3%,比1978年下降了12個百分點,平均每年下降0.48個百分點。     二、投資與消費比例關系合理性判斷     1、我國投資與消費比例關系的演變過程。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工業化和現代化建設進程,投資率逐步上升,最終消費率相應地逐步下降。2003年,投資率為42.9%,比1978年上升了3.7個百分點,平均每年上升0.15個百分點;最終消費率為55.4%,比1978年下降了6.7個百分點,平均每年下降0.27個百分點。消費率和投資率的比例關系,1978-2003年平均為59.2:38.7,其中,"六五"期間(1981-1985年)平均為66.1:34.5,"七五"期間(1986-1990年)平均為63.4:36.7,"八五"期間(1991-1995年)平均為58.7:40.3,"九五"期間(1996-2000年)平均為59.5:37.5。     分時期看,第一階段(1978-1984年),我國對以往重積累、輕消費、重生產、輕生活的經濟發展戰略進行了重新調整,包括調整了分配政策,壓縮了固定資產投資,投資與消費關系逐步得到理順。這期間消費率從1978年的62%上升到1984年的65.5%,平均為65.5%;而同期投資率則從1978年的38.2%下降到1984年的34.5%,平均為34.2%。這種投資和消費關系的變化帶有一定的"矯正和補償"性質。     第二階段(1985-1988年),這是改革開放后我國發生第一次通脹時期,在此時期內我國改革的重點從農村轉移到城市,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投資增長明顯加速,投資率平均高達37.5%,比第一階段上升了3.3個百分點;消費率平均為64.1%,比第一階段回落了1.4個百分點。     第三階段(1989-1991年),為治理整頓時期。針對第二階段經濟出現過熱狀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整頓"措施,大力壓縮固定資產投資。投資率從1989年的37%下降到1991年的35.3%,平均為35.8%,比第二階段回落了1.7個百分點。由于經濟增長顯著回落(因壓縮力度過大)導致居民收入(進而導致消費)增長放慢,消費率也呈下降趨勢。消費率從1989年的64.1%下降到1991年的61.8%,平均為62.5%,比第二階段回落了1.6個百分點。     第四階段(1992-1994年),這是改革開放后我國發生第二次通脹時期。從1992年開始,全國又掀起了一個經濟建設的新高潮,固定資產投資迅猛增長。在此時期內,投資率平均高達41.0%,消費率平均為58.8%。     第五階段(1995-2000年),為經濟軟著陸時期。針對上一階段經濟出現的嚴重通貨膨脹,政府采取了以壓縮投資和控制信貸投放為主的一系列調控措施,經濟于1996年基本實現了軟著陸。但從1997年起,國內首次出現了買方市場,加上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國內需求嚴重不足。在此期間,投資率從1995年的40.8%下降到2000年的36.4%,平均為38.0%;消費率則從1995年的57.5%回升到2000年的61.1%,平均為59.2%。     第六階段(2001-2003年),為投資率迅速回升時期。隨著多年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累積效應的釋放,投資增長開始加快。在此時期,投資率從2001年的38%,迅速上升到2003年的42.9%,成為改革開放以來第二個最高點,平均為40.3%;消費率則從2001年的59.8%,快速回落到2003年的55.4%,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最低點,平均為57.6%。     從改革開放以來投資與消費關系的變化軌跡看,可以發現如下規律:     一是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投資率和消費率基本上分別圍繞40%和60%上下波動,并且波動幅度有逐步縮小之勢,表明投資與消費比例關系漸趨穩定。     二是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工業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呈逐步上升趨勢,總體上,投資率呈穩中趨升之勢,而消費率則呈穩中趨降之勢。     三是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如1985-1988年、1992-1994年和2003年),投資與消費關系波動較大,主要表現為投資率偏高和消費率偏低。這表明目前我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投資拉動。     四是消費率長期偏低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由于農民消費率太低。2003年,我國農村居民的消費率為18.3%,比1978年下降了12個百分點。1978-2003年,農村居民的消費率平均為22.7%,低于城鎮居民1.4個百分點。農民消費率太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農民收入水平低和增長太慢。     2、投資與消費比例關系的國際比較。對投資率的國際比較表明,我國目前的投資率是明顯偏高的。根據世界銀行資料,2002年,我國投資率為39.4%,世界平均水平為19.9%,低收入國家為19.7%,中等收入國家為22.9%(其中,上中等國家為19.0%,下中等國家為25.2%),高收入國家為19.0%。再如,2002年與我國發展水平相當的國家(即人均GDP在1000美元左右):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的投資率分別為19.3%、14.3%和23.9%。由此可見,目前我國投資率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顯高于各主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水平。我國高投資率雖然有一定的客觀性,但畢竟水平太高(見表1)。     對消費率的國際比較顯示,我國目前的消費率是明顯偏低的。根據世界銀行資料,2002年,我國消費率為58.0%,世界平均水平為80.1%,低收入國家為80.7%,中等收入國家為74.3%(其中,上中等國家為75.2%,下中等國家為72.4%),高收入國家為81.0%。再如,2002年與我國發展水平相當的國家(即人均GDP在1000美元左右):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的消費率分別為81.2%、78.8%和68.9%。顯然,我國目前消費率不僅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也明顯低于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見表2)。     3、我國現階段投資與消費比例關系的合理性判斷。從改革開放25年來我國投資與消費關系的變化軌跡看,一方面投資率上升和消費率下降有其合理因素,主要是我國正處在工業化中期階段,第二產業尤其是制造業的生產過程非常復雜需要大量投資,再加上我國基礎設施相對落后也需要大量投資,因此在一定時期內保持適當高的投資率是客觀需要的。另一方面,投資率長期偏高和消費率長期偏低則又是不合理的。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目前我國投資率偏高近20個百分點,消費率偏低近20個百分點。事實證明,投資率偏高和消費率偏低會給經濟發展帶來諸多消極后果。投資率長期偏高,會加劇能源和運輸供求緊張矛盾,加大通貨膨脹壓力。改革開放以來發生的幾次通貨膨脹都與投資增長過快密切相關。消費率長期偏低,會使投資增長失去最終需求的支撐,大量生產能力過剩,投資效益下降。長此下去,必然是銀行呆壞賬增多,金融風險增大。     如果剔除經濟高增長年份(如1985-1988年、1992-1994年和2003年),1978-2003年投資率平均為37.8%。該投資率可作為判斷合理水平的一個參考值。     如何透視投資與消費比例關系     一、積累與消費的基本概念     積累與消費是社會產品最終使用的兩個主要方面,也是構成社會最終需求的兩大因素。積累與消費的概念,是通過統計指標來體現的,而反映積累與消費的統計指標,則因實行不同的核算模式而有差異。     我國在相當長的時期里實行計劃經濟體制,與此相適應的核算體系是物質產品平衡表體系,即MPS。在此體系下,反映國民經濟運行的經濟總量指標是國民收入,即一定時期五大物質生產部門創造的凈產值之和。積累額是指國民收入中用于社會擴大再生產和"非生產性"建設以及增加社會儲備的部分,消費額是指用于居民個人的生活消費和社會公共消費的部分。積累額和消費額之和等于國民收入使用額。由于MPS的生產范圍局限于五大物質生產部門,因此,國民收入使用額及其中的積累額和消費額,都限于物質產品,其價值形態是物質生產部門新創造價值的總和,其實物形態是全部消費資料和用于擴大再生產的生產資料。     改革開放以后經過長期準備,特別是黨的十四大以后,為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我國開始實施新的核算體系,生產的范圍由原來的五大物質生產部門擴大到包括所有行業的貨物和服務的生產活動,核算國民經濟運行的總量指標由原來的國民收入改為國內生產總值,衡量積累和消費的指標也相應地改為資本形成總額和最終消費。因此,積累與消費的概念隨之為投資與消費所取代。投資與積累的區別主要在價值構成上有所不同:積累是新創造價值用于擴大再生產的部分(即m),不包括固定資產折舊這部分轉移價值(即C1);而投資則包括折舊價值,因為它是社會最終產品價值的組成部分,是固定資產投資的資金來源之一。消費的概念也不一致,MPS體系下的消費是物質產品的消費,而新核算體系下的消費不僅包括物質產品的消費,而且包括服務消費的價值。     在現行國民經濟核算中,反映國民經濟最終使用的總量指標是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即國內生產總值使用額,其中用于投資的部分是資本形成總額,包括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和存貨增加兩部分。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是指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建造、購置、轉入和自產自用的固定資產價值,扣除銷售和轉出的固定資產后的總額。存貨增加指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存貨實物量變動的市場價值,即期末價值減期初價值的差額,存貨包括生產單位原材料、燃料、產成品、半成品、在制品庫存,銷售單位商品庫存,以及物資儲備等。     國內生產總值使用額中用于消費的指標是最終消費,指在核算期內為滿足居民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和社會公共需要,對于貨物和服務的支出。最終消費分為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居民消費是指常住居民對貨物和服務的全部最終消費支出,包括以貨幣形式購買貨物和服務的消費支出和以其他方式獲得的貨物和服務的消費支出。政府消費指政府部門為全社會提供的公共服務的消費支出,以及免費或以較低的價格向居民住戶提供的貨物和服務的凈支出。     國內生產總值使用額除用于消費和投資外,還包括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價值,即出口減進口后的差額。消費、投資、凈出口共同構成國內生產總值使用額。其中投資與消費的關系,實質上是經濟運行中建設與當前人民生活的關系,這一關系處理是否得當,直接影響經濟的協調發展和可持續增長。因此,在兩者間保持合理的比例,是至關重要的。     二、怎樣反映投資與消費的比例關系     (一)反映投資與消費比例關系的合適指標:投資率和消費率     投資與消費的比例關系用統計指標來反映就是投資率和消費率,即國內生產總值使用額中資本形成總額和最終消費總額所占的比重。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1、投資率     投資率,又稱資本形成率,通常指一定時期內資本形成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使用額的比重,一般按現行價格計算。用公式表示為:     投資率=(資本形成總額/支出法GDP)×100%     2、消費率     消費率,又稱最終消費率,通常指一定時期內最終消費額占國內生產總值使用額的比重,一般按現行價格計算。用公式表示為:     消費率=(最終消費/支出法GDP)×100%     按照國民經濟核算口徑計算的投資率與消費率,能較準確地、全面地反映投資與消費比例關系。它以國內生產總值為基礎,反映了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用于建設與用于生活的比例關系,同時,這也是國際上通行的計算方法,便于進行國際比較。     需要指出的是,按上述公式計算的投資率和消費率相加不等于100%,因為國內生產總值使用額除用于投資和消費外,還用于凈出口(出口減進口)。由于凈出口與國內生產總值使用額之比很小,一般在3%左右,所以從投資率和消費率可以大致看出投資與消費的關系。根據國民核算的定義,資本形成總額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另一部分是存貨增加;最終消費也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居民消費,另一部分是政府消費。     (二)社會上測算投資率和消費率的其他方法     社會上計算投資率和消費率的方法很多,這里列舉一種有代表性的方法:     1、利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與生產法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計算投資率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是通常的投資統計指標,指在一定時期內全社會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工作量以及與此有關的費用。這個指標與國民核算中的資本形成總額指標在具體內容上有不少差別。最主要的差別是資本形成總額中包含了庫存增加額,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不包含這一項。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與固定資本形成總額的對應關系看,如果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轉換為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則需要加一塊減一塊。所加的一塊為:總投資50萬元以下的建設項目完成的投資、商品房銷售增值、非生產資產的所有權轉移費、礦藏勘探支出、新產品試制增加的固定資產價值和未經過正式立項的土地改良支出。所減的一塊為: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中所含的購買舊建筑、舊設備的價值和土地購置費,因為它們不是核算期內所形成的固定資產(見表3)。     2、利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與生產法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計算消費率     這種方法大大低估了消費率。原因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不能代表全部最終消費,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僅僅是最終消費中的商品性貨物消費,之外的服務消費以及實物性消費、自產自用消費和其他虛擬消費都不包括在內。比如,200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45842億元,最終消費為6705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占最終消費的68.4%。這種方法的分母也有問題,因為它用的是生產法國內生產總值,正確的指標應是按支出法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見表4)。     總之,這種方法,所涉及的指標在范圍和內容上不完整,在概念上不確切,不能全面地反映投資與消費的比例關系,不符合國際規范。     測算投資率和消費率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關鍵在于取得可靠的基礎數據。這些基礎數據涉及專業統計、部門統計和有關財政決算及行政記錄資料。但是,現有國民經濟核算資料來源存在較大缺口,作為測算投資和消費主要資料來源的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存貨統計、消費品零售統計、住戶消費統計以及財政支出決算,其口徑范圍、資料內容、提供時間,都還不能完全滿足測算投資率和消費率的要求,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大難題。     表1 1998-2002年全世界和各種類型國家的投資率(%) 投資率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高收入國家 22.1 22.1 22.3 21.0 19.0 下中等收入國家 24.3 23.4 24.4 25.0 25.2 中等收入國家 23.5 22.3 23.0 23.0 22.9 上中等收入國家 23.8 21.9 21.5 19.8 19.0 低收入國家 19.6 19.0 19.6 20.0 19.7 全世界 22.4 22.1 22.5 21.4 19.9     表2 1998-2002年全世界和各種類型國家的消費率(%) 消費率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高收入國家 77.1 77.7 77.9 79.1 81.0 下中等收入國家 75.5 74.5 73.1 73.3 72.4 中等收入國家 76.7 76.3 74.7 75.4 74.3 上中等收入國家 77.3 76.8 76.0 77.9 75.2 低收入國家 81.2 82.3 79.3 79.9 80.7 全世界 77.6 77.9 77.5 78.6 80.1     表3 兩種投資率比較(%) 年份 投資率(核算口徑) 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生產法GDP 1980 34.9 20.2 1985 38.5 28.4 1990 35.2 24.4 1995 40.8 34.2 2000 36.4 36.8 2001 38.0 38.8 2002 39.4 42.2     表4 兩種消費率比較(%) 年份 消費率(核算口徑)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計算/生產法GDP 1980 65.4 47.4 1985 65.7 48.0 1990 62.0 44.7 1995 57.5 35.3 2000 61.1 38.2 2001 59.8 38.6 2002 58.0 39.0     附表: 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結構 年份 資本形成總額 最終消費 絕對數 比重 絕對數 比重 (億元) (國內生產總值=100) (億元) (國內生產總值=100) 固定資本 存貨 固定資本 存貨 居民 政府 居民 政府 形成總額 增加 形成總額 增加 消費 消費 消費 消費 1978 1073.9 304.0 29.8 8.4 1759.1 480.0 48.8 13.3 1979 1151.2 323.0 28.3 7.9 2005.4 614.0 49.2 15.1 1980 1318.0 272.0 29.0 6.0 2317.1 659.0 50.9 14.5 "六五"時期 9221.8 1979.0 28.4 6.1 16918.0 4517.0 52.2 13.9 1981 1253.0 328.0 25.6 6.7 2604.1 705.0 53.1 14.4 1982 1493.2 267.0 27.2 4.9 2867.9 770.0 52.2 14.0 1983 1709.0 296.0 28.1 4.9 3182.5 838.0 52.4 13.8 1984 2125.6 343.0 29.7 4.8 3674.5 1020.0 51.3 14.2 1985 2641.0 745.0 30.0 8.5 4589.0 1184.0 52.2 13.5 "七五"時期 20535.0 5667.0 28.8 7.9 36406.0 8869.0 51.0 12.4 1986 3098.0 748.0 30.6 7.4 5175.0 1367.0 51.1 13.5 1987 3742.0 580.0 31.8 4.9 5961.2 1490.0 50.6 12.6 1988 4624.0 871.0 31.4 5.9 7633.1 1727.0 51.9 11.7 1989 4339.0 1756.0 26.4 10.7 8523.5 2033.0 51.8 12.3 1990 4732.0 1712.0 25.8 9.3 9113.2 2252.0 49.7 12.3 "八五"時期 64393.8 10894.8 34.5 5.8 86212.4 23498.7 46.1 12.6 1991 5940.0 1577.0 27.9 7.4 10315.9 2830.0 48.5 13.3 1992 8317.0 1319.0 32.2 5.1 12459.8 3492.3 48.2 13.5 1993 12980.0 2018.0 37.6 5.8 15682.4 4499.7 45.5 13.0 1994 16856.3 2404.3 36.1 5.1 20809.8 5986.2 44.6 12.8 1995 20300.5 3576.5 34.7 6.1 26944.5 6690.5 46.1 11.4 "九五"時期 138220.4 9851.7 35.1 2.5 186158.0 48154.8 47.2 12.2 1996 23336.1 3531.1 34.2 5.2 32152.3 7851.6 47.1 11.5 1997 25154.2 3303.4 33.6 4.4 34854.6 8724.8 46.5 11.6 1998 27630.8 1915.1 35.0 2.4 36921.1 9484.8 46.7 12.0 1999 29475.5 1226.1 35.7 1.5 39334.4 10388.3 47.6 12.6 2000 32623.8 -124.0 36.5 -0.1 42895.6 11705.3 48.0 13.1 "十五"時期 2001 36813.3 647.5 37.3 0.7 45898.1 13029.3 46.6 13.2 2002 42168.3 187.1 39.2 0.2 48534.5 13830.1 45.1 12.9 2003 51881.9 18.5 42.8 0.0 52280.2 14771.2 43.2 12.2     注:本表按當年價格計算;各時期比重為該時期合計數的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