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基金回報率低于預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06日 11:00 證券時報 | ||||||||||
    指數基金創立的理論依據是有效市場假說。該理論認為市場是有效的,市場走勢反映了所有的信息,任何分析方法,包括技術分析和基本分析,都無助于取得超越市場平均的收益。因此,通過跟蹤指數進行被動投資,取得市場平均收益是指數基金的主要投資目標。在歐美發達的市場中,長期來看,指數基金的總體收益水平一直優于積極投資的股票型開放式基金,是風險/收益水平相對較低,也較為穩定的投資品種。
    目前我國市場共有7只開放式指數型基金,分別主要跟蹤上證180、上證50、深證100、新華富時指數、道瓊斯88等等指數。今年以來,利用指數型開放式基金凈值構筑的指數下跌11.26%,而同期積極管理型基金的凈值指數只下跌6.9%,指數基金的平均總回報率低于積極管理型的基金。如圖,在市場上漲過程中,指數型基金的凈值增長同積極型基金差異不大,但是在下跌時,指數基金的凈值跌幅則大于積極型基金。     而各指數基金跟蹤的指數表現也不盡相同,從圖2可見,今年以來,深證100指數走勢強于其它幾種指數,而上證50指數走勢較弱,特別是4月份以來的下跌,大盤藍籌股更是領跌于市場,導致上證50指數下跌速度更快于其它成份股指數。由于之前受限于20%的固定債券投資,加上部分基金采取了增強型的指數操作策略,導致指數基金與所主要跟蹤的指數有一定的誤差,但是不同指數的性質和表現仍然是直接影響指數基金的回報率的重要因素。     今年以來指數基金的回報率數據顯示,目前分散化的指數投資并未有效地規避市場風險,這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目前我國市場的非有效性,系統性風險作為風險因素的主要構成,仍然遠遠大于非系統性風險,采取選時和選股的積極投資策略取得了超越市場平均的回報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