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美國人認識到,遙遠的事也會影響美國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06日 09:48 中國經濟時報

  ——訪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外交室主任李曉崗博士

  9·11事件三周年系列報道本報記者 孫超

  編者按:在世界范圍內恐怖襲擊的陰霾下,9·11三周年即將來臨。那場驚天浩劫的景象仍然彌漫在眼前,很多事情都因此被永遠改變了。二戰以來,沒有哪一個事件可以與9·
中行抵債資產網上營銷 咨訊盡在華夏近視網
新浪彩信 幽雅個信 大獎新浪iGame免費抽
11相提并論,同時具有如此深遠和持久的影響。回首9·11和三年來美國及整個世界所發生的變化,后續的深刻思考實有必要。從今天起,本報將陸續刊發相關系列報道。

  冷戰后美外交政策處于漂流狀態

  中國經濟時報:9·11恐怖事件后,“保護美國,使之免受恐怖分子的襲擊”是否成為美國外交的首要任務?

  李曉崗:這是顯而易見的。9·11之后,反恐和保護美國國家安全是美國的首要任務。冷戰時期,美國的外交政策主要是對抗蘇聯;冷戰結束后,美國的外交政策沒有一個固定目標。從冷戰結束到9·11事件的發生,美國的外交政策處于一種漂流狀態。美國出兵索馬里、干預海地事務、發動科索沃戰爭,很多美國人不知道這是為了什么。所以美國右翼保守派提出中國是潛在敵人,實際上是為了找一個目標。9·11事件的發生使美國人一下子形成了共識,認識到了什么是美國的威脅,即恐怖主義。9·11之后,反恐成為美國人主要目標。

  美國安全長遠看仍存隱患

  中國經濟時報:美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加強國內的安全,美國的安全是否真正得到了加強?

  李曉崗:從短期看,美國的安全明顯得到了加強。基地組織被瓦解,據報道,基地組織2/3的頭目被抓,其余的是死的死,逃的逃。基地組織已經沒有能力對美國發動有組織有系統的恐怖威脅。另外,支持基地組織的塔利班政權被摧毀,基地組織失去了一個威脅美國的基地。阿富汗正在重建,而且馬上要進行選舉,阿富汗的和平進程正在比較順利地進行,恐怖主義少了一個大本營。

  再有,反恐成為國際社會共識。本來美國是恐怖主義襲擊目標,9·11之后美國成功地組建了一個國際上的反恐陣營,俄羅斯和中國也加入了進來。雖然現在反恐陣營中在反恐的手段和方式上存在分歧,比如說,中國和俄羅斯強調要通過國際機制、通過聯合國,但是在把恐怖主義作為共同威脅的這點上是沒有分歧的。

  另外,美國成立國土安全部、成立反恐中心、情報部門改組、通過《美國愛國者法》,這些措施加強了國內安全保障措施。所以從短期來看,美國的安全是加強了。

  從實際效果看,9·11至今,雖然不斷有恐怖襲擊警報,美國并沒有遭到實質性的恐怖打擊。但是從長遠來看,還存在著隱患。恐怖組織的頭目本·拉登在逃,支持本·拉登的奧瑪爾不知去向。恐怖組織的象征性人物還在,還時刻想要對美國發動襲擊。

  更重要的是,真正對美國發動恐怖主義襲擊只是一種形式,而恐怖主義產生的土壤是伊斯蘭極端主義。9·11之后,美國和伊斯蘭世界的矛盾激化,特別是伊拉克戰爭之后。伊拉克成為伊斯蘭極端勢力對抗美國的一個前沿陣地。同時在美國所稱的大中東地區存在著強烈的反美情緒。這種反美情緒意味著伊斯蘭極端勢力有可能繼續采取恐怖主義行動。

  還有,國際社會合作反恐的可持續性的問題。9·11之后解決恐怖主義的威脅是美國外交的首要任務,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并非其他國家的首要任務。美國把自己的首要威脅當成是國際社會的首要威脅,通過單邊主義的形式來推行,一味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不顧其他國家的利益。這種單邊主義的做法也在削弱國際社會合作反恐和反恐成果。所以,從長遠來看,美國社會的安全問題還面臨著隱患。

  克里被動追隨布什的反恐步調

  中國經濟時報:布什把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選在遭受過恐怖主義襲擊的紐約市召開,還特別突出9·11的主題,您覺得這是否會為布什的競選加分呢?另外,布什和克里在這次大選中會如何打“反恐牌”?

  李曉崗:冷戰結束之后,美國歷次大選中基本上都是內政占首要議題,內政主要是經濟問題。就像克林頓和老布什競選的時候,老布什剛剛取得海灣戰爭的勝利,威望非常高。但克林頓的競選陣營提出來“重要的是經濟,傻瓜”的口號,從國內經濟角度出發,贏得了大選。

  這次大選,經濟議題位居次要,反恐成為首要議題。從傳統角度來說,民主黨擅長的是經濟和社會問題,所以過去民主黨打經濟牌和社會牌;共和黨則擅長外交,克里剛出任總統候選人的時候,他和他的競選班子希望經濟和社會議題成為競選首要議題,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沒有成功。相反,克里和民主黨的競選班子是跟著布什的步調走的,即反恐。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正是因為像剛才所說的,恐怖威脅成為美國人關注的首要議題。以前,美國人覺得索馬里的種族屠殺、蘇丹政局混亂、科索沃問題都很遙遠。9·11事件讓美國人認識到,遙遠的國家、遙遠的問題也會影響到美國。世界上的任何問題都與美國有關系,都會對美國的安全造成威脅。比如,阿富汗距離美國很遙遠,但是其國內政權失控,出現混亂,那么恐怖分子就會以這個國家為基地。像恐怖活動、毒品走私等,都能對美國造成傷害。

  三年來,美國不斷有恐怖威脅的警報。今年6、7月份,華盛頓和紐約又接連發生好幾次恐怖威脅的警報,一下子讓美國人有一種草木皆兵的感覺。曾經的9·11的沖擊和當前恐怖警報威脅的現實感,于是在美國選民心目當中安全是首要的,安全成為競選的主軸,誰能在美國安全和反恐問題上讓選民信服,誰就有可能當選。這方面,布什有切實的反恐業績,阿富汗戰爭很順利;盡管現在伊拉克國內局勢還比較動蕩,但畢竟伊拉克政權實現交接;薩達姆問題也基本解決了;利比亞的卡扎菲用美國人自己的話說也改邪歸正了;伊朗在核問題上也做出讓步,這些都是布什可以宣揚的反恐業績。克里必須向選民表明他能贏得反恐戰爭,他也是強有力的總司令。但是在反恐問題上他只是追隨著布什的競選調子,沒有具體的反恐計劃,也沒有切實的反恐業績。所以,克里在競選中只能靠宣揚自己在越戰中的經歷,因為他在越戰中是英雄,所以他有毅力和膽識領導美國人民反恐。可是越戰對于美國人來說是不堪回首的。克里給自己造成了一個兩難處境,要證明自己有能力保衛美國就要宣揚越戰的功績,而一宣揚越戰功績就讓美國人想起那不愉快的過去。所以在以反恐為競選主軸的情況下,克里是面臨著被動的局面。

  美調整全球戰略部署

  為增強單獨行動力

  中國經濟時報:三年來,美國的對外政策和全球戰略上發生了哪些變化?

  李曉崗:美國戰略上的變化首先是反恐、防擴散成為美國外交首要問題。恐怖主義可以給美國人造成一個很嚴重的心理威脅,雖然是一個和美國不對稱的非國家實體來對抗一個世界上的超級大國,但恐怖主義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結合起來就會給美國造成致命打擊。9·11之后,反恐、防擴散是聯系在一起的。

  第二,打擊伊斯蘭極端勢力,改造中東。恐怖主義只是伊斯蘭極端勢力的一種表現。伊斯蘭極端勢力又主要集中在中東地區,要徹底根除恐怖主義就要消除伊斯蘭極端勢力,要消除伊斯蘭極端勢力就要改造中東,這就是為什么美國要提出大中東計劃,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第三,處理國際事務上的單邊主義和先發制人。過去以國家為實體出現的威脅,美國可以通過威懾、通過核力量和常規力量,利用其壓倒性優勢嚇唬住對方。但是恐怖主義威懾不住,所以美國意識到必須先發制人。可能的話,利用多邊主義、對外協商、與國際社會合作,如果行不通的話,就采取單邊主義。

  第四,單邊主義和先發制人相配合的就是大國合作。美國稱大國有相同的價值觀,例如俄羅斯、日本,甚至包括中國,大國同屬一個陣營,或把大國拉到美國的陣營當中,孤立反美勢力。

  第五,建立美國絕對的軍事優勢,包括調整全球戰略部署。過去如果美國從歐洲撤軍,人們就會認為美國不管歐洲的事務了。現在這種從歐洲撤軍的做法實際上是單邊主義的表現。美國不愿意駐軍受到束縛,希望有行動自由。美國的科技手段、運輸手段都比以前先進的多,可以通過高科技,迅速靈活地投放軍隊,可以把軍隊撤到本土。調整全球戰略部署實際上也是增強美國自身單獨行動力量的一種表現。

  咄咄逼人的單邊主義是取得了成果的,這種做法在美國國內也得到了民眾支持。美國人認同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可以采取一切手段,包括戰爭。但是這樣做削弱了美國的軟實力,即其在價值觀和國際機制方面的作用。伊拉克戰爭師出無名、情報門事件、虐俘丑聞、繞過聯合國等問題,都使美國在盟國的形象受到相當大的損害。不光是國家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張,民眾之間也是一樣。美國賣的法國薯條現在已經改名為自由薯條,美國的法國餐館生意下降得很厲害,因為美國人罷吃法國餐。伊拉克戰爭中,美國與其盟友的關系也遭到挑戰,西班牙新任首相薩帕特羅剛剛當選就提出從伊拉克撤軍;挪威、菲律賓紛紛撤軍;丹麥的國防部長由于支持美國開戰后來辭職;波蘭民眾反對開戰。實際上,世界各地民眾的反美情緒很強烈。

  中國經濟時報:布什從歐洲撤軍的計劃是對沒有很好支持伊拉克戰爭的歐洲國家的一種懲罰嗎?

  李曉崗:說不上是懲罰。在伊拉克戰爭中,法國和德國反對美國的這種不經過聯合國或者不通過國際機制的做法,加快了美國和法、德為代表的歐洲的矛盾。美國更想保持這種單邊行動的能力。從德國撤軍表現出美國想擺脫德國和法國的束縛,行動得更加自由;而且法國和德國不合作的話,在那里駐軍也沒多大意義。更為重要的是,大的威脅已經不存在于歐洲,而是在中東和中亞地區,從歐洲撤軍可以更方便地應對在中東和中亞地區的威脅。

  反戰示威是弱勢群體的一種表達

  中國經濟時報:您剛才提到美國人認同戰爭手段保護自己的安全,但是有相當多的美國人強烈反戰,比如不久前紐約舉行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有10多萬名示威者游行反對布什政府和伊拉克戰爭。

  李曉崗:伊拉克戰爭開戰之前,我就在美國,當時在華盛頓有一場十幾萬人的反戰游行,同時有一個幾千人支持戰爭的游行。就當時的情況來看,好像是反戰的呼聲更高,但是實際上,支持戰爭的人往往并不需要站出來。有的時候,抗議示威是弱勢群體的一種表達,以擴大自己的影響,給政府施加壓力。相反,強勢群體不需要通過這種形式,直接通過政府機制就可以實現自己的要求。紐約市的大規模抗議示威并不一定意味著美國民意。在當前情況下,這種抗議示威可能是對克里提出的加強和盟友合作、利用國際機制、不輕易發動戰爭的認同。另外,紐約是美國自由派勢力比較大的地方,所以能夠聚集這么多人來。

  美國實力仍是世界首屈一指

  中國經濟時報:9·11之后,美國人開始“睜眼看世界”,而另外一方面,外國人到美國卻困難重重,如何解釋這種矛盾?這種勢頭發展下去,會不會造成美國強勢的衰弱呢?

  李曉崗:我覺得這正好是排外主義和單邊主義的結合。9·11之后,美國人開始關注國際事務,以前美國人只關心美國的事情,其他的事情他們覺得很遙遠。地理上有東西兩大洋的天然屏障保護,美國本土沒有安全威脅。9·11之后,美國人認識到,即使是世界上其他地方甚至是距離美國很遙遠的地方發生的重大動蕩和動亂,也可能影響美國。蘇丹、阿富汗的動蕩有可能給恐怖主義提供基地。美國認為世界上發生的問題都和美國有關,都可能影響美國的利益,都需要關注;同時美國又具有壓倒性的力量,所以要把任何地方都管起來。這就是為什么單邊主義獲得國內的支持。至于你所說的其他國家的人到美國更困難,與剛才提到的是相輔相成的,因為美國人認為威脅都是外國造成的,所以美國人的排外情緒上升。外國人到美國并不是不受歡迎,只是越來越嚴格和苛刻。

  這會不會造成美國強勢的衰弱?我認為短期內是不會的。美國的實力超出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軍費是排在它之后的十幾、甚至二十個國家的總和。短期內,勢力格局對比是不會改變的。再有,美國政策有一定糾偏功能,一種做法另外一個人上臺后會有所調整。美國國內的市民社會強大,還有各種利益集團,政策是各種集團和勢力發生合力作用的結果。所以其排外和單邊政策走到一種極端之后,美國國內會有一種糾偏機制。就像我們過去說的,看美國的問題,要把美國政府和美國人民分開,也可以說,美國人有一種糾正政府偏差的作用。






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2004雅典奧運盤點
議機動車撞人負全責
新絲路模特大賽
新浪財經人物(1500個)
可口可樂含精神藥品?
同學錄開張歡迎加入
二手車估價與交易平臺
出國辦護照完全攻略
張學良的紅顏知己連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