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形勢和政策分析:培育和規范經濟的自主增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02日 17:00 經濟參考報 | ||||||||||
         一、 經濟自主增長的形成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經濟自主增長對應的是政府推動的增長。改革開放以來,地方發展經濟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企業的活力不斷增強,市場調節下的經濟自主增長日益活躍,成為
    經濟自主增長能力的提高,是總量、結構、體制等多方面因素變化的綜合結果。     首先,城鄉居民的收入和家庭財產規模經過較長時間積累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購買力提高、住房制度改革、消費政策和消費環境改善的基礎上,居民消費結構開始新的升級,住、行等消費領域迅速擴大。消費結構升級帶動了產業升級,房地產、汽車等產業迅速發展,并帶動了鋼鐵、水泥、有色金屬、石化、機械裝備等重化工業的發展,原有的以食品、輕紡、家電等最終消費品生產為主的社會生產體系,其內在聯系和總體規模,都開始發生劇烈變化。以住、行產品生產和重化工業化為特征的產業升級活動,因其對基礎設施、市場條件要求較高,所以與城市經濟建立了緊密聯系,從而帶動了城市化進程加快。所有這些,意味著一個新的巨大的發展空間開始形成。     缺少新的發展空間,消費和投資需求不足,一方面約束了經濟的自主增長,另一方面,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也帶來了深化改革的積極效果。隨著破產、不良資產的大量出現,所有制結構、經濟約束機制和社會保障體系得到迅速調整、加強和發展,民營、外資企業,中小金融機構等市場主體和融資渠道迅速增加,政府對國有銀行和國有企業投融資活動的監控力度顯著提高。當新的發展空間出現時,非國有經濟緊跟市場變化的優勢明顯,民間投資迅速增長;發展空間的擴大弱化了市場風險,地方政府、國有企業、國有商業銀行也逐漸活躍,經濟的自主增長全面恢復。     分析經濟自主增長存在的問題,需注意新一輪經濟增長的幾個重要特點。第一,經濟結構的轉變比以往歷次增長都劇烈得多。此次增長是由居民消費結構向全面小康水平提升所推動的,既包括了城鎮居民住、行條件的全面改善,也包括大量農民向市民的轉變,其本質內涵是人民生活水平在溫飽基礎上的再一次大幅度提高。世界近四分之一的居民全面走向小康生活的壯舉,其帶動的工業化和城市化規模,伴隨的社會生產體系變化、資源消耗量的增加在世界上將是史無前例的。這是重化工原材料緊張、煤電油運從過剩到嚴重不足的基本原因。第二,土地作為生產要素,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居于歷史新高。如前所述,此次增長中工業化和城市化密切聯系,經濟成長點集中在城市。經濟增長也就是二三產業規模和城市規模、數量的擴大,從這個角度看,沒有土地供給,就沒有經濟的增長。第三,土地、資金等關鍵要素,其供給基本由政府掌握,而且價格低廉。在土地國有或集體所有的條件下,政府掌握著土地,土地的初始價格基本為零;在資金要素方面,新的融資渠道雖然發展很快,但國有商業銀行仍然是融資主渠道;高儲蓄率使資金供給充裕,擴張性貨幣政策使利率很低。在以上條件下,經濟自主增長的主要問題是低成本快速擴張。一方面由于結構變動劇烈,市場需求擴張迅猛;另一方面則由于土地、資金成本低廉,加之必要的經濟規則不健全,環境、資源等方面的使用成本也很低。這就必然導致部分行業迅猛增長,城市開發活動異;钴S和投資高增長。由于缺少必要的補償規則,使得失地農民增加,一些市民的利益受到傷害,環境污染加劇,資源浪費增加。這些問題必然導致經濟發展的不協調和不穩定。     二、宏觀調控的效果和經濟自主增長態勢展望     2003年下半年開始的宏觀調控,控制的重點一是地方政府的土地開發和批租;二是銀行系統的資金供給。既調控這些要素供給的總量,也調控其投向(明確了控制發展的行業)。既使用經濟手段(例如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也使用行政手段(要求地方與中央保持一致,對國有商業銀行貸款進行直接審查,對投資項目進行全面清查)。其機理是通過經濟和行政手段控制土地和資金等關鍵要素的供給,輔以對部分行業投資的直接管理,約束經濟自主增長的速度,減緩低成本迅猛擴張的力度。這些措施在控制經濟低成本快速擴張方面收到了顯著成效。     在這一背景下,未來經濟自主增長活動有可能繼續減弱。主要因為,第一,目前調控效果在相當大程度上來自行政措施,給地方和企業留的自主空間有限。停止土地開發活動,檢查銀行貸款、直接干預銀行資金運用,進行投資項目檢查等措施,使土地、資金等要素的供給彈性大大降低,自主投資的空間縮小。地方、企業自主發展經濟的政策環境趨緊。第二,受政策和價格變化的影響,市場預期已經發生逆轉。無論資本市場還是產品市場,拋售現象都比較明顯,加之近年來短缺產品供給能力增加較多(例如糧食、鋼鐵、水泥、有色、石化等),這些產品的市場供求關系開始由部分短缺向全面過剩轉變,需求不足將通過市場抑制經濟自主增長活動。     經濟自主增長減弱具有一定的慣性,可能會持續一定的時間,并導致經濟增長進入回落過程,對此應該予以高度重視。     三、培育和規范經濟自主增長的若干建議     當前我們面對著一個新的巨大的發展空間,培育和增強經濟自主增長能力,依靠地方、企業多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快經濟發展,是抓住機遇、加快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必然選擇。對于這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應該全面分析,注重治本。在結構劇烈變化中,適度穩定投資和經濟增長速度是必要的。但政策的著力點應該集中在總量控制方面,例如適度緊縮銀根和貨幣供給等。對于直接控制地方和企業行為,直接干預某些行業增長的措施應該非常慎重。因為這會直接限制地方和企業的行為,干預市場對經濟活動的調節,影響到經濟的自主增長,其效果不一定好。一些行業的高增長,恰恰是結構變化所需要的。例如房地產和汽車發展,需要大量的重化工原材料的支持,市場必然通過價格信號刺激這方面生產加速。如果直接控制這些工業的發展,則勢必引起人為的緊張,導致結構進一步失衡。從目前的情況看,宏觀經濟政策的取向應該是穩定總量,放開市場,給地方和企業以比較寬松的政策環境,恢復經濟自主增長的能力。     在此基礎上,應該把經濟工作的重點轉向治理經濟自主增長中的低成本擴張問題。2003年以來的宏觀調控,在這個方面沒有明顯效果。原因是,造成低成本擴張的主要是機制、體制、規則方面的問題。例如土地開發沒有明確的補償標準,導致開發成本很低;污染排放、資源開發和安全生產方面也沒有明確的準入標準,造成環境、資源、安全方面的成本很低;資金方面,利率沒有隨著物價水平相應變化,必然導致資金使用成本很低。地方政府經濟工作中的責任機制、監督機制也不夠完善,國有商業銀行、國有企業,民營、外商企業等市場主體與政府之間的關系也缺少必要的規則,不夠規范。正是這些情況助長了經濟的迅猛擴張。通過宏觀調控很難解決這些問題。為此,要在以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依照憲法精神,加快制定符合各地實際情況的土地補償標準,作為法律文件公布。嚴格依法行政,對不按標準補償的征地、拆遷活動,要依法嚴肅追究相關政府部門的責任。     2.加快制定中長期的國土資源總體規劃,各城市應在國土規劃的框架下加快制定城市發展規劃。這些規劃都需經各級人大審議,由相關立法機構作為法律文件公布,據此規范中長期的土地開發活動。與補償標準結合,加快建立土地合理開發的長效機制。     3.制定各行業的污染排放、資源利用、生產安全等方面的準入標準,作為法律公布,依此規范各行業在環境、資源等方面的使用成本。     4.建立利率、匯率與資金、外匯供求之間的聯系,在有管理的前提下,通過市場調節其水平。由此合理確定資金和外匯的使用成本,通過價格杠桿穩定總量擴張速率,同時改善宏觀調控的傳導機制。     5.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提高市場配置資源的能力。盡快完善推出投資體制改革方案,進一步發揮民間投資主體的作用。嚴格將政府投資限定在公共產品領域,引入公正、公開的競爭機制,加強審計、輿論等方面的公共監督。減少投資審批程序,放寬產業準入限制,擴大民間投資的準入范圍。積極發展適應中小企業需要的金融機構、資本市場、信貸擔保體系和投資服務機構。盡快完善保護私有財產的法律制度和鼓勵民間投資的財稅金融政策,充分調動社會蘊藏的創業積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