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郎咸平“一石激起千層浪”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31日 01:51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郝洪 眼下,中國經濟界的熱點似乎集中在了“一件事”、“一個人”身上。“一件事”是指宏觀調控,“一個人”則是炮轟國企“私有化”改制的經濟學家郎咸平。 圍繞這兩個“一”的爭論都非常激烈。不同的是,從去年說到今年,已持續有相當
其實,郎咸平關于國企“私有化”改制的批評并非新鮮。他的觀點———目前國企“私有化”改制,是“在法律缺位下的合法改制”,缺乏公正性;同時作為國有資產真正所有者的普通老百姓并沒有參與權,缺乏透明性———不過是他對國有企業產權改制過程中出現的MBO(管理層收購)等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問題的批評的延續。對這個問題的批評,早在好幾年前就出現過了。去年初,各地紛紛將“國退民進”指標化的時候,輿論就已深入探討過“國退民進”中的法律缺位與程序透明的問題。 那么,為何郎咸平這一并不新鮮的批評能夠“一石激起千層浪”? 這當中不排除郎咸平所發難的企業———格林柯爾、海爾、TCL等,其本身很有“新聞緣”;也不排除我們的國有企業的確走到了一個兩難的境地———不改制,許多國企虧損包袱越背越重,企業難以為繼;改制,因缺乏法律與制度的支撐,很容易成為國有資產流失的黑洞。 但根本的緣由卻是,在持續20年的高增長之后,中國經濟究竟需不需要加速私有化進程,以給中國經濟注入更新、更長久的活力? 產權制度改革是經濟改革繞不過的坎,但產權制度改革不能孤軍深入。這些年,我們一直關注著俄羅斯的私有化改革。許多調查分析表明,盡管俄羅斯政府在推進私有化過程中,先后頒布了數以千計的法律、法令,并力圖在市場監管、金融服務等方面建立起一套有利于培育私有化發展的社會運轉體系。但是,其私有化進程仍避免不了貧富差別的加劇、社會階層的分化和社會動蕩。 而眼下,我們在法律、市場監管、社會監督、金融服務等方面體系建設尚處于初級階段,遠不及私有化之初的俄羅斯。加之中國所必須面對的、迫切需要解決的、特有的“三農”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盲目推進私有化,很可能帶來許多社會問題,如腐敗、貧富分化加速等。 最近,有一篇《中國發展逼近臨界點》的文章,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文章指出,中國的經濟發展正逼近一個臨界點,這個臨界點不是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2000美元,或者更高的指標,而是社會貧富兩極分化的程度。文章認為,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都會經歷這樣的臨界點。 因此,貧富兩極分化及其所引發的一系列社會問題,成為當下中國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不管郎咸平炮轟國企“私有化”是否有其要出名的私利,是否出于“仇富”,但他所指出的國企改制過程中,國有資產流失及其所帶來的一系列社會連鎖反應,不僅不容忽視,而且要全力應對。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