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概況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30日 16:36 新浪財經 | |||||||||
【位置與疆域】海南省位于中國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劃界,西臨北部灣與越南民主共和國相對,東瀕南海與臺灣省相望,東南和南面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文萊和馬來西亞為鄰。 海南省的行政區域包括海南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是全國面積最大的省。全省陸地(主要包括海南島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島)總面積3.54萬平
海南島地處北緯18°10′~20°10′,東經108°37′~111°03′,島嶼輪廓形似一個橢圓形大雪梨,長軸作東北至西南向,長約290公里,西北至東南寬約180公里,總面積(不包括衛星島)3.39萬平方公里,是我國僅次于臺灣島的第2大島。環島海岸線長1528公里,有大小港灣68個,周圍負5米至負10米的等深地區達2330.55平方公里,相當于陸地面積的6.8%。 西沙群島和中沙群島在海南島東南面約300多公里的南海海面上。中沙群島大部分淹沒于水下,僅黃巖島露出水面。西沙群島有島嶼22座,陸地面積8平方公里,其中永興島最大(1.8平方公里)。南沙群島位于南海的南部,是分布最廣和暗礁、暗沙、暗灘最多的一組群島,陸地面積僅2平方公里,其中曾母暗沙是我國最南端的領土。 【地形與地貌】海南島四周低平,中間高聳,呈穹隆山地形,以五指山、鸚哥嶺為隆起核心,向外圍逐級下降,由山地、丘陵、臺地、平原構成環形層狀地貌,梯級結構明顯。 山地和丘陵是海南島地貌的主要特征,占全島面積的38.7%。山地主要分布在島中部偏南地區,山地中散布著丘陵性盆地。丘陵主要分布在島內陸和西北、西南部等地區。在山地丘陵周圍,廣泛分布著寬窄不一的臺地和階地,占全島總面積的49.5%。環島多為濱海平原,占全島總面積的11.2%。海岸主要為火山玄武巖臺地的海蝕堆積海岸、由溺谷演變而成的小港灣或堆積地貌海岸、沙堤圍繞的海積階地海岸。海岸生態以熱帶紅樹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為特點。 【山脈】海南島的山脈多數在500至800米之間,屬丘陵性低山地形。海拔超過1000米的山峰有81座,成為綿延起伏在低丘陵之上的長垣。海拔超過1500米的山峰有五指山、鸚哥嶺、俄鬃嶺、猴獼嶺、雅加大嶺、吊羅山等。這些大山大體上分三大山脈。五指山山脈:位于島中部,主峰海拔1867.1米,是海南島最高的山峰。鸚哥嶺山脈:位于五指山西北,主峰海拔1811.6米。雅加大嶺山脈:位于島西部,主峰海拔1519.1米。 【河流水系】海南島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比較大的河流大都發源于中部山區,組成輻射狀水系。全島獨流入海的河流共154條,其中集水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的有38條。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為海南島三大河流,集水面積均超過3000平方公里,三大河流流域面積占全島面積的47%。南渡江:發源于白沙縣南峰山,斜貫島中北部,流經白沙、瓊中、儋州、澄邁、屯昌、定安、瓊山等市縣至海口市入海,全長311公里,流域面積7176.5平方公里。昌化江:發源于瓊中縣空示嶺,橫貫島中西部,流經瓊中、保亭、樂東、東方等市縣至昌化港入海,全長230公里,流域面積5070平方公里。萬泉河:上游分南北兩支,分別發源于瓊中縣五指山和風門嶺,兩支流經瓊中、萬寧、屯昌等市縣至瓊海市龍江合口咀合流,至博鰲港入海,主流全長163公里,總集水面積3693平方公里。 氣候概況 【2001年氣候概況】全省年均氣溫23.4~26.5℃,比常年偏高0.3~08℃。年極端最高氣溫34.6~40.2℃,主要出現在4月,高溫天氣(日最高氣溫≥35℃)集中在3~8月,大部分地區高溫日數13~48天。年極端最低氣溫6.6~12.6℃,均出現在12月下旬。年降水量1437.0~3022.7毫米,一半地區偏多2~6成。大部分地區于4月下旬至6月下旬先后進入雨季,樂東、保亭偏早2旬,海口、臨高、儋州、東方偏遲2旬,其余地區接近常年;9月下旬至11月上旬雨季結束,南部大部分市縣及海口、屯昌接近常年,其余地區偏早4~6旬。年日照時數1573.5~2443.4小時,海口、文昌偏少2成,其余地區接近常年。 【2001年重大氣候事件】2001年海南受熱帶氣旋、暴雨洪澇、龍卷風、雷暴等氣候災害影響。 龍卷風與冰雹2~4月全省發生多起龍卷風與冰雹事件。2月25日,定安、臨高、澄邁的部分鄉鎮遭受冰雹和龍卷風襲擊。臨高縣美臺鄉祿道村245戶的房屋遭冰雹襲擊受損,大冰雹的有幾公斤重,直接將房頂擊穿。澄邁縣自有氣象記錄以來首次于2月出現冰雹,太平鄉所降冰雹平均每平方米210粒。全省26.2萬人受災,3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2646.28萬元。4月29日,瓊山市紅旗鎮11個村委會遭受龍卷風、冰雹的襲擊,平均每平方米降冰雹50粒,直徑2~10厘米,持續20分鐘,造成1.9萬多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345.39萬元。 雷暴年內全省發生雷擊事故造成12人死亡,37人受傷,9頭耕牛被擊死,16間房屋和一大批電子設備和通信網絡被擊壞,直接經濟損失2000多萬元。 熱帶氣旋2001年海南受5個熱帶氣旋影響,其中2個登陸。熱帶氣旋發生比常年偏遲半個月,結束偏早4旬。6月30日至7月3日,受3號臺風“榴蓮”影響,16個市縣出現1~2天暴雨以上降水,損失嚴重。7月26日受7號臺風“玉兔”影響,保亭、臨高降暴雨,樂東大暴雨,致使樂東至九所公路、萬沖至抱由公路多處中斷。8月10日受10號熱帶風暴“天兔”影響,在海南島西南部海區作業的不少漁船因防范措施不當,造成5艘漁船沉沒,1人死亡,19人失蹤。8月28日至9月1日,全省受14號熱帶風暴“菲特”(中心附近最大風力20米/秒,29日在文昌沿海地區登陸,31日在廣西北海再次登陸)影響,各地均出現總雨量140毫米以上的降水天氣過程,其中400毫米以上的有6個市縣,昌江875毫米,超歷史最大過程降水量,占常年年降雨量的52%。各地暴雨以上降水日數1~4天,其中大暴雨15站次,特大暴雨6站次。8月29至30日全省有8個市縣的日降水量超近30年或歷史同期最大日降水量,其中昌江30日日降水量644.6毫米。由于這次降雨強度大,覆蓋面廣,持續時間長,造成37宗大中型水庫泄洪,南渡江等11條江河泛濫成災。全省直接經濟損失13.67億元,其中農業損失9.19億元。9月10日,1個熱帶低壓在陵水沿海地區登陸,11日從樂東出海。受其影響,全省各地普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暴雨洪澇12月9日至10日,全省大部分地區發生入冬后罕見的暴雨天氣過程,15站次暴雨到大暴雨,9個市縣日降水量(70.2~187.7毫米)突破歷史同期最大日降水量,海口和昌江兩地超近30年同期最大值。暴雨洪災主要發生在東部和中部地區,冬種瓜菜損失較重,全省直接經濟損失約2億元。 至2001年底,全省有2個地級市,7個縣級市,4個縣,6個民族自治縣,3個市轄區,1個辦事處(西南中沙群島辦事處,縣級);基層設置200個鎮,97個鄉,18個街道辦事處,2533個村委會,367個居委會。 【人口】據人口抽樣調查,2001年末全省總人口795.55萬人;當年人口出生率15.23‰,死亡率5.76‰,自然增長率9.47‰。2001年全省戶籍人口769.5萬人。其中,男性403.71萬人,女性365.79萬人;非農業人口202.31萬人,農業人口567.19萬人。 【民族】海南省漢族、黎族、苗族、回族是世居民族,其余民族是解放后遷入的干部、職工和移民,分散于全省各地。黎族是海南島上最早的居民。世居的黎、苗、回族,大多數聚居在中部、南部的瓊中、保亭、白沙、陵水、昌江等縣和三亞市、五指山市;漢族人口主要聚集在東北部、北部和沿海地區。根據2001年戶籍人口數,漢族占總人口的82.8%,少數民族占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