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專家建言資本市場以變革挽救“盛世危市”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30日 09:15 證券時報 | ||||||||||
    日前在深圳召開的中國企業家論壇———首屆深圳高峰會上,有兩個話題受到了明顯的關注———一個是關于中國企業面臨全球化競爭的“盛世危言”,另一個則是目前資本市場面臨的“盛世危市”。從嘉賓們的發言中可以感受到,資本市場在企業成長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中國企業家對于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更多企業將選擇直接融資
    中國誠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毛振華表示,從長遠看,銀行不能承受整個經濟發展的所有包袱。一個辦法就是甩包袱,即是甩有風險的客戶。銀行最終要改造的目標就是要提高個人的消費信貸能力。從改革的方向看,銀行不是給企業更多的錢,而是給企業更少的錢。企業融資的50%,不能找銀行,而是應該選擇到資本市場直接融資。     游戲規則不能輕易改     湘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金巖石語出驚人:中國股市只要不再提解決股權分置的問題就一定能漲,完全可以重新開辟一塊全流通的市場,讓投資者自己去做投資的選擇。證券市場一定要有明確的游戲規則,只要這個規則大家都認同了就不能輕易改,最影響市場信心的就是缺乏穩定的政策預期。     金巖石表示,在美國市場有一套游戲規則:“垃圾市場對應垃圾股;垃圾股對應垃圾人”。這是買賣雙方都認可的游戲規則,市場的投機解決了市場分散風險的機制,讓投機人為國家分擔風險。證券市場就是把風險分散到市場,所以銀行業經營信用、證券業經營風險,證券業把不同的風險放在不同地方。     大力發展企業債市場     毛振華表示,中國企業債發起來特別困難,但企業債確實可以滿足企業融資需求,又能滿足多種投資者的需求。不同成長的企業可以發售不同資信等級的債券,比如說企業可以發垃圾債,投資者也可以買這種垃圾債。國外很多的垃圾債的發行使得很多中小企業成長。債券市場的發育遠遠不夠,但是可以看到企業債還有創新的空間,還有很多辦法研究中國的問題。     積極培育長期機構投資者     華泰保險董事長王梓木稱,中國資本市場最缺少的是長期機構投資者。今年6月份,中國保險業的總資產達到1800億元,其中600億從海外融資來。中國保險市場已經面臨嚴重的資本短缺。這種資本短缺自身是難以彌補的,這實際上是逼迫保險公司改制。但我國有20多年眼光的投資人寥寥無幾,因為投資保險業是一個很長的周期,而且前期要面臨虧損。     王梓木進而表示,中國的市場確實非常好,保險公司最有可能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長期機構投資者,特別是壽險公司,有條件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長期機構投資者,但現在受政策的種種限制還難以做到。     上市由企業自己做主     北京首創集團劉曉光表示,一個上市公司什么時候上,什么機會上?這應該由企業來決定。     史密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肖志岳則表示,目前兩地上市或者多地上市也面臨著一些操作性的問題:如果A股和H股同時發,申請在程序上是非常費勁的事,A股的繁瑣遠遠超過境外市場。光從披露內容看也有許多需要磨合的地方。而價格問題則更難:香港的市盈率跟內地的市盈率差很多,而且香港H股尋價機制完全不一樣。     完善資本市場價值鏈     IDG技術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人楊飛表示,這兩年世界范圍內的資本市場造就了一批新貴,如丁磊、張朝陽、陳天橋,引發大批的中小企業來關注資本市場。但是成功的背后,還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存在。中國一方面是每年都有近百萬家的中小企業成立,但真正能夠成名壯大的很少;另一方面,大量的游資在徘徊,真正投入到企業中的不多。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楊飛認為,這是資本市場沒有形成完整的價值鏈。A股市場基本上現在還是一種政策市場,而這種最應該充滿市場機制的地方基本上還是被政策所左右,和中小企業期望的資本市場相差很遠。這種資本引導使得價值鏈斷裂,促使相當部分企業不得不走向國外的資本市場。解決問題的關鍵一是全流通,二是降低上市標準。     并購改變價值     信中利投資集團董事長汪潮涌表示,并購是主導中國或者中國資本市場變革最具決定性的力量。回顧過去這幾年,中國股市之所以市值蒸發,每況愈下,造成這么多問題最根本是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沒有提升。如果把這1000多家上市公司在并購方面的價值調動起來,使其成為收購中國公司的平臺,通過并購使其每股盈利上升,幾千家排隊上市拿不到門票的企業也可以通過并購進入資本市場,中國資本市場的問題可能會迎刃而解。如果把并購的文章做好,這對中國的股市、對投資者、對企業的發展都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