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重擔兩份答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30日 02:46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本報記者 康燕 2003年9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推出一項改革方案———持續了17年的郵政儲蓄全額轉存央行的體制被改變,自2003年8月起,郵政儲蓄的新增存款走向市場,開始探索全新的資金運作模式,受到各方高度關注。
2004年9月1日,郵政儲蓄轉存款體制改革一周年。悄然推進的郵政儲蓄資金市場化改革受到人們關注:上千億元郵政儲蓄資金如何運作管理?大比例農村儲蓄資金能否反哺農業? 從1984年到1998年,劉安東一直在國務院特區辦公室工作并擔任重要職務,幾乎與中國改革開放之年同步,積累了豐富的資金運作經驗。 2003年4月21日,劉安東出任國家郵政局局長、黨組書記,同時任信息產業部黨組成員。4個月后,國家郵政儲蓄轉存款體制發生重大變化,劉安東成為推動郵政儲蓄實現歷史性跨越的領導者。 通過一年的實踐,我們初步達到三個目標:一是郵政儲蓄業務繼續保持了穩步的發展,總存款規模已經順利突破了1萬億元。二是自主運用郵儲資金形成的資產已經超過1700億元,至今沒有一筆壞賬。三是自主運用郵儲資金取得了較好的收益,在目前國內金融市場上,與相同性質的資金運用收益比較,我們處于較好的水平 有些時刻,因為與重要事件相系,而顯得非同尋常。9月1日,對于中國郵政系統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去年的這一天,人民銀行改變了對郵政儲蓄的轉存款政策。長期以來郵儲資金運用主要依賴轉存央行、由央行支付轉存款利息、利差收益無風險的格局被打破,郵政儲蓄轉存款體制開始發生重大變化。 變化源于整個金融系統的市場化改革。郵政儲蓄全額轉存央行的體制作為一項政策性安排已持續了17年。執行新的政策后,郵政儲蓄從2003年8月開始的新增存款,將不再享受人民銀行高于市場水平的轉存款利率,完全按照各家金融機構在人民銀行準備金存款的利率(1.89%)計息。毫無疑問,政策的改變促使郵政儲蓄資金必須走向市場,必須探索全新的資金運作模式。 從無風險轉存到有風險運作,從政策性安排到市場化管理,郵政儲蓄面臨歷史性跨躍,其成功與否必然經受嚴峻的市場考驗。可以說,郵儲資金管理真正實現歷史性轉變,在于過程的萬無一失,在于結果的盡如人意。其間,不僅凸顯中央政策的實踐意義,更檢驗郵政系統的操作能力。 一如人們曾經對傳統的“只存不貸吃利差”的經營模式無情詬病一樣,現在的市場化運作模式同樣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關注。政府領導機關、金融監管部門以及銀行同業機構……郵儲資金的運用時刻接受他們的檢驗。郵政基層部門以及幾十萬郵政職工自然也對此番郵儲資金改革能否順利推進熱切注視。歷史使命、國家責任、百姓利益、市場檢驗,在過去的一年里,身為國家郵政局局長、黨組書記的劉安東,肩扛的是一副不輕的擔子。 一年間,人們對國家郵政局的關注集中于兩個方面: ———截至去年8月,郵政儲蓄存款余額達到8300億元。按照近幾年郵儲平均增長速度計算,到今年8月底,新增郵政儲蓄存款資金應超過1500億元,這個數字規模已相當于規模較大的商業銀行的年資產增量。 ———眾所周知,郵政部門提供的金融服務在溝通城鄉經濟交流中處于重要地位。郵政在全國擁有3.2萬個儲蓄網點,其中分布在農村地區的占到三分之二以上,全國郵政儲蓄存款的三分之一來自農村。在不斷發展變化的金融市場上,郵政部門在農村地區提供金融服務業務的市場份額在不斷提高,在有些地區甚至成為了惟一的渠道。 因此,上千億元資金如何運作管理,大比例農村儲蓄資金能否反哺農業,兩大問題成為輿論追問的焦點。 一年間,兩份考卷擺在了劉安東面前:如何在確保順利推進郵儲資金市場化改革的同時,又確保中國郵政服務“三農”的事業不斷深入和優化? 采訪,就此破題。 記者:在一系列政策變化影響下,郵政儲蓄資金自主運作的情況具有哪些新特點,對郵政業務的發展又產生了哪些重要影響? 劉安東:在一年前,人民銀行調整了郵政儲蓄轉存款政策,這對我們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政策調整后,郵政儲蓄業務能否繼續保持健康的發展?在自主運用郵儲資金時,我們能否控制得住風險?新增的郵政儲蓄資金能否獲得一定的收益?我們必須直接面對這些問題。 在國家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通過一年的實踐,我們初步達到三個目標:一是郵政儲蓄業務繼續保持了穩步的發展,總存款規模已經順利突破了1萬億元。二是自主運用郵儲資金形成的資產已經超過1700億元,至今沒有一筆壞賬。經歷了這次宏觀調控之后,我們仍然沒有發現一筆具有明顯潛在信用風險的不良資產。三是自主運用郵儲資金取得了較好的收益,在目前國內金融市場上,與相同性質的資金運用收益比較,我們處于較好的水平。 國務院領導非常關心郵政儲蓄資金自主運用工作。在剛剛開始自主運用的前半年時間,我們每個月都要把當月自主運用的情況,向領導匯報。人民銀行和銀監會也很支持我們的工作。可以說,郵政儲蓄轉存款政策調整后,自主運用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也為今后的繼續發展積累了十分寶貴的經驗。 這個良好的開端對郵政全行業的改革和發展也有重要影響。首先是樹立了郵政能夠“辦大事”、“辦成大事”的信心;其次是提高了郵政在社會公眾和相關部門中的信譽;其三是進一步堅定郵政部門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快改革和發展的決心。 記者:可以說,運作如此巨額的資金,沒有一整套科學、嚴謹的運作機制的支撐,保證其穩健、安全、高效,是難以想象的。請問,國家郵政局設立了怎樣的資金運作機制? 劉安東:第一,我們把自主運用資金的權限全部集中到國家郵政局,各省、市新增的郵儲資金,在留足備付金后,必須全部上劃到北京。高度集中運用的方式,使分散管理面臨的風險減到最小。 第二,我們確定了“不貪大利,穩健經營”的自主運用基本原則。不給在第一線進行資金運用交易的同志很大的盈利壓力,以嚴格控制風險為基本前提條件。一年來,我們的資金運用部門一直堅持“風險管理先行”、“主動管理風險”的理念和文化,以做好風險管理工作為第一要務。 第三,我們建立了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體系,尤其是建立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授信管理制度,在實踐工作中制訂了資信調查、授信、授權、交易管理、會計核算等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并且嚴格地遵照執行。 第四,我們按照國內外金融機構普遍采取的交叉、分離、監控的原則,在郵儲資金自主運用過程中,決策與執行分離,交易與會計及出納分離,交易與資信調查、授信分離等。分離的目的是為了通過交叉監控來降低風險。 第五,我們在自主運用起步前,就高度重視人才的儲備與培訓,已經在實踐中培養和鍛煉起一支具有專業化水準的隊伍。同時,我們盡可能采取信息技術手段,已經建設了較為先進的資訊系統、會計核算系統、出納系統等。 記者:集中運用郵儲資金與向地方返還所吸收的資金、支持地方經濟,有一定矛盾。如何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 劉安東:集中運用是為了控制風險,保證郵儲這塊資金在我國金融市場上始終是一塊優質資產。但自主運用資金的投向是分散的,按照金融市場的需求流向全國各地。在已形成的資產中,我們購買的國債和政策性銀行的金融債達到500多億元,支持了全國各地的重大項目建設;向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提供協議存款資金近千億元,其中向中西部地區提供了220多億元;在短期資金的提供上,累計向各類金融機構提供資金1600多億元,其中向農村信用聯社提供了300多億元。總體上看,我們自主運用的資金絕大多數返還到了地方,支持了地方的經濟發展。當然,在郵儲資金返還的區域分布上,還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我們要始終堅持把握兩個原則,一是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向中西部省區的金融機構開展資金合作;二是在確保風險的前提下,盡可能和農村信用社、城市商業銀行等地方機構合作多開展資金業務,最大限度地返還農村和地方。同時,為了調動各省郵政儲匯局在實現資金返還當地使用上的積極性,我們鼓勵和獎勵他們向國家郵政局推薦當地金融機構合格的資金需求項目。我們還不斷對他們進行系統性培訓,定期發布加強風險管理的各項措施,以確保資金運用的安全,并為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礎。 記者:據了解,國家郵政局在廣大農村地區歷來擁有很好的口碑、良好的信譽。在一些國有商業銀行從農村地區撤出和收縮的情況下,國家郵政局多次表示,要利用郵政系統全國聯網、網點在農村覆蓋充分的優勢,繼續為服務“三農”探索新路子,能否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劉安東:確實是這樣。黨中央、國務院對“三農”問題高度重視,國家郵政局對郵政服務“三農”始終不懈地進行探索,希望多為農村做些事情,多為國家承擔些義務,我們有這個強烈的愿望。由于郵政承擔著普遍服務的義務,在廣大農村地區發展各項郵政業務,我們有這個責任。另一方面,經過多年努力,郵政系統建立了先進的信息網絡,加上在農村的眾多網點和良好的信譽,我們有這方面的優勢。在金融服務方面,遍布農村的郵政網點能夠提供存款和匯款等多種零售金融服務,資金自主運用后還開始了向農村融通資金的服務,我們有這種能力。還有更重要的一個方面,郵政的發展與農民、與農村息息相關、密不可分,我們有這份感情。今年開始,國家從糧食風險基金中拿出部分資金,用于主產區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今年的補貼金額在100億元以上。為了落實中央的政策,使這些直補款及時有效地發放到農民手中,我們希望能充分利用郵政在農村的優勢,開展國家糧食直補款的代理發放。同時,我們還在積極探索開展農村商業服務,重點開展農資分銷,為廣大農民提供信得過的農資產品,并有了這方面的實踐和體會。 在資金自主運用的一年中,我們通過與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合作積極開展協議存款、短期回購業務。向農村地區的金融機構融出資金,單筆數額一般較小,手續相對煩瑣,我們的利差收益也比較低,但我們堅持不怕麻煩,不計較收益厚薄,始終把支農放在第一位。同時,我們正在與相關主管部門研究,在保證資金安全的情況下,擴大與農村金融機構的資金合作。另外,我們也在積極開展面向農民的小額質押貸款業務的試點工作,爭取更直接地為“三農”發展提供金融支持。 記者:在拓展農村金融市場方面,中國郵政不遺余力地作出不少富有成效的探索,這同樣是中國郵政能夠長期扎根農村、深受農民喜愛的重要原因。請問,郵政儲蓄資金究竟從哪些方面活躍和提高了農村金融市場的生命力? 劉安東:郵政儲蓄遍布全國廣大農村地區,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農村金融服務不發達的問題,促進了農村金融市場的活力,同時也給農民帶來理財觀念上的更新。1986年郵政儲蓄恢復開辦以來,郵政職工中跋山涉水,深入廣大農村地區,宣傳儲蓄利國利民的好處,使越來越多的農民能夠享受到最基本的金融服務,真正嘗到了“放心存錢、安心吃利”的甜頭;郵政儲蓄代理保險、代發養老金、代發工資、代理發行和兌付憑證式國債、代收學費、全國異地通存通取等等,較好地滿足了廣大農民的金融服務需求。 經過多年努力,我們在全國范圍建成了一個郵政儲蓄聯網計算機系統,覆蓋面除了大中城市以外,還包括了98%的縣市地區,再加上郵政電子匯兌系統,這在目前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覆蓋全國城鄉區域最廣闊的金融計算機網絡系統之一。在很多偏遠鄉鎮,通過這套系統能進行全國通存通取,這不僅為農民資金劃轉提供了方便,也改變了他們出門攜帶現金的習慣。現在,農村外出打工人員的贍家款、求學學子的學費生活費等,通過郵政儲蓄系統交到親人手中,比比皆是。 記者:在查閱有關資料時,“兩個70%”的數據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一是,目前全國4.5萬個郵政匯兌網點中,有70%在農村。另一個是,2002年,郵政共辦理匯款近2億筆,其中近70%匯往農村地區。這一年的另一個數據同樣惹人關注:當年匯款交易總額為2600億元,流入農村的資金為1600億元,也就是說,匯款交易中,有一半以上流入了農村。您怎樣評價郵政匯款在促進城鄉資金流通方面所發揮的積極作用? 劉安東:你注意到的這些數據確實已經說明,在促進城鄉資金流通中,郵政匯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郵政匯兌是一項百年歷史的傳統業務,“匯款到郵局”的觀念深入人心。隨著農村商品經濟發展加快,城鄉經濟往來和人口流動增加,農村個人結算市場不斷擴大。為了實現廣大農村居民享受與城市一樣的服務,2000年開始,我們投入了大量財力、物力,建成了一個主要服務于農村地區的郵政電子匯兌計算機網絡系統,大幅縮短匯款時限。過去需要一周多時間的郵政匯兌服務時限,現在縮短到24小時。同時還開辦了2小時和即時到達的匯款服務。郵政電子匯兌系統的開通,進一步給廣大農民帶來了方便和實惠。農村網點的運營維護成本較高,但我們一直把匯兌當作一項普遍服務業務,保證所有地區的農村居民能夠方便、快捷地辦理匯款業務。 另外,還有值得一提的是,郵政儲蓄跨省異地結算交易量近兩年來成倍增長,預計今年郵政儲蓄的跨省結算量將超過5000億元,其中有三分之一即近2000億元是從城市流往農村。另外,通過郵政匯兌每年約流入農村1600億元,加上自主運用向農村地區返還的長、短期資金,一年大約在300億元以上。這樣,通過郵政系統向農村地區輸送的資金每年約可達4000億元。我們每年吸收儲蓄大約有1000億元,其中三分之一來自農村,也就是在農村的吸儲每年約在400億元。可以看出,我們一直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實現向農村地區的“輸血”。今后我們仍將繼續堅持下去。 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近6萬個農村郵政網點已經成為地區公共服務和商業服務的重要力量。國務院領導在就郵政部門服務“三農”的一份報告上曾批示指出:農業、農村發展需要郵政部門的大力支持,郵政事業的拓展也離不開農村廣闊的天地。國家郵政局將堅決按照中央領導的精神,爭取在“三農”發展中貢獻力量,同時也進一步汲取自身發展的動力。 劉安東不是一位從事農村工作的領導干部,但在采訪中,他卻對如何服務“三農”情有獨鐘,這份濃厚的服務“三農”意識以及切實執行中央方針政策的高度責任感,始終感染著記者。劉安東不曾在銀行工作,但豐富的人生經歷和工作經驗,使他在巨額郵儲資金的運作管理上表現出超凡的國際化視野和穩健的創新能力,同樣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幾乎與中國改革開放之年同步,劉安東就在國家對外開放部門工作并擔任重要職務。這或許正是國家郵政局在過去的一年里能夠圓滿交出兩份合格答卷的重要原因。兩份答卷不僅檢驗他的意志,也考驗他所領導的團隊的毅力。劉安東告訴記者,在郵政電子匯兌網絡系統工程建設時,由于工作太緊張,一年時間中,參與工程建設的技術和業務人員大都累病過,很多同志要到醫院輸液,但掛著瓶子仍堅持工作。他為此感動得掉下了眼淚,同時也為這支能打硬仗的隊伍感到自豪。他堅信,有了這種精神,再困難的工作也一定會成功。在他看來,打仗沒有不流血犧牲的。 結束本文寫作之時,突然記起與劉安東局長見面時,他說的第一句話:“如果輿論環境好的話,我們會做得更好。”這使記者深悟:以求實的作風和科學的態度,理解并尊重實踐者的探索,對所有思考者來說都是不容忽視的。 《國際金融報》 (2004年08月30日 第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