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業(yè)換新帥欲行新政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29日 11:31 中國經營報 | ||||||||||
    中央企業(yè)“一把手”改革浪潮過渡到了航空業(yè)。近日三大航空集團的核心人物集體退位,即將主政的“少壯派”能否深化民航業(yè)的改革令人矚目。     中央企業(yè)換帥潮     8月23日下午,中組部有關領導分別在北京、上海、廣州宣布了對中
    三大集團的核心人物——中航集團總經理王開元、東航集團總經理葉毅干、南航總經理顏志卿宣布退休。原因是三人年齡已全部超過60歲。     取而代之的是李家祥、李豐華和劉紹勇。李家祥原為中航集團黨組書記、副總經理兼國航總裁,現(xiàn)出任中航集團總經理;李豐華原為東航集團副總裁兼股份公司總經理,現(xiàn)任東航集團總經理;劉紹勇是民航總局副局長,現(xiàn)任南航集團總經理。同時,南航集團副總經理、南航股份公司總經理王昌順任民航總局副局長。     其中李家祥現(xiàn)年55歲,李豐華也是55歲。劉紹勇最為年輕,只有47歲。     記者從各家航空集團得到的信息顯示,核心人物的集體退位并未引發(fā)企業(yè)的震動,各個航空集團對這次人事變動反應平靜,反而平息了此前的種種猜疑和不安。     東航的一位員工告知記者,這個結果大家普遍能夠接受。領導人從內部產生,對東航來說,保持了戰(zhàn)略思想的延續(xù)性。     此前,長城集團老總王之和三九集團老總趙新先被免職后,國資委“空降”了兩位繼任者而非提拔企業(yè)內部人員。如原中國電子信息產業(yè)集團副總經理陳肇雄接替王之,原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副總經理孫曉民接替趙新先。     在記者參加的8月13日“中央企業(yè)負責人會議”上,國資委黨委書記李毅中曾透露了中央企業(yè)高管人員調整的些許信息:“根據中央的統(tǒng)一部署,(國資委)會同中組部集中考察了53戶中央企業(yè)領導班子后備人選。在對后備人選表現(xiàn)進行真實客觀評價的基礎上,提出106名正職后備人選和315名副職后備人選,為選準配強中央企業(yè)領導班子,加強后備人才隊伍建設創(chuàng)造了條件。”     可見,三家航空集團的人事變動不是第一批,也不是最后一批。     深化民航改革     中國三大航空集團自2002年底實現(xiàn)了重組后,表面看來,國務院2002年6號文件規(guī)定的“民航體制改革”各項任務基本完成。但民航業(yè)從計劃經濟的傳統(tǒng)體制到市場經濟體制的過渡卻未徹底結束。     民航管理干部學院經濟管理系耿淑香副教授認為,民航業(yè)相對其他產業(yè),市場化程度仍然較低。一位民航業(yè)的觀察人士對記者表示,退位的三位老總,只是完成了三大航空集團重組的初期工作,下一步企業(yè)如何做大做強似乎更加艱巨,這落到了新一任領導身上。     三大航空集團的人事大調整似乎也體現(xiàn)了國資委這樣的思路,通過新生力量推進民航業(yè)改革力度。業(yè)內反映,三位新任老總的特點是思想都很開放,具有戰(zhàn)略眼光。     在東航內部人士看來,李豐華的經歷和精力都很好。李豐華出身南航,在南航就是“業(yè)務型領導”,進入東航擔任股份公司的總經理,也是主抓業(yè)務。而且李豐華是少有的愛學習型領導,經常研究國際航空運輸業(yè)的變化。     接觸過劉紹勇的專家也表示,探討一個問題的時候,劉會說:“你要再開放一下思想來想這個問題。”頗具開放思維。     有意思的是,現(xiàn)任東航老總李豐華曾經擔任過南航股份公司副總經理,而現(xiàn)任南航老總劉紹勇也擔任過20個月的東航股份公司總經理。這是否意味著在未來的競爭中雙方更加“知根知底”?     據記者從東航了解,劉紹勇2000年任職東航時,面臨的是部門冗員過多,而優(yōu)秀人才流失,以及決策分歧太多的問題。從而提出了文化創(chuàng)新、管理再造的思路。劉紹勇去職之后,繼任的李豐華基本上肯定了劉的診斷和策略。并在此基礎上,實行了扁平化管理等制度。     而且李豐華的到來,對東航的戰(zhàn)略調整影響很大。李對提升上海樞紐戰(zhàn)略地位和網絡的調整上貢獻頗多。2003年,民航總局和上海市政府確立了建設“上海航空(資訊 行情 論壇)樞紐”的方案,此方案成為民航總局與上海市的重點支持項目。上海作為全國的經濟中心和客貨運輸中心,航空運輸市場潛力巨大,也是目前中國成長最快的航空市場,國有航空集團與上海地方航空公司對上海市場的爭奪尤為激烈。     據此時機,李豐華有計劃地把各地分、子公司的運力集中到上海,這實際上是把運力向效益更好的航線上調配。2004年東航在上海市場的客運占有率達到了36.3%;比2002年的31%占有率大大提高。     新領導的難題     目前,三位航空集團新領導似乎正面臨一個“天空開放”的新時代,這意味著三大航空公司面臨的外部競爭會更大。7月24日,中美航權新協(xié)議正式簽署,根據新協(xié)議,獲準在中國運營的美國航空公司數量將增加一倍多,同時新協(xié)議也允許符合條件的航空貨運企業(yè)在中國建立貨運樞紐。這些規(guī)定都將使外國航空公司“切走”部分市場,對于中國的航空公司挑戰(zhàn)巨大。所以新協(xié)議簽署時還一度引發(fā)“天空開放”是否犧牲了國內公司利益的爭論。     耿淑香認為,如何在兼并重組后形成規(guī)模效益應該是三大航空集團新任領導人的重任。目前三大航空集團都面臨著重組后的資源整合問題,包括企業(yè)現(xiàn)有的運力、航線、航班、市場網絡、人力等資源等如何做到優(yōu)化配置。     東航的一位負責人告知記者,相比國航,東航和南航資源整合的步伐要慢。原因在于,國航還沒有上市,東航和南航作為上市公司,面臨內部關聯(lián)交易的問題,資源的整合,不能再用行政命令劃撥,要說服股東們,需要更完善的重組方式。從這一點來看,東航和南航比國航的資源整合來得更艱難。     熟悉南航的人士認為,南航股份、北方航、新疆航重組成新南航集團后,如何實現(xiàn)資本一體化和運行一體化就是原來的核心人物顏志卿的主要難題。目前南航的分公司、子公司過多,集團對其控制能力弱,影響運力的調配,也是目前資源整合的難題之一。     一位投資銀行的人士表示,未來,哪一家航空集團盡快形成合力,最早完成資源整合,把生產力撮合在一起,就意味著誰能在市場上占領先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