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誤區限制企業認識奧運(專家訪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27日 03:58 人民網-市場報 | |||||||||
王文韜 弓琳 “目前奧運經濟已經成為北京今后幾年面臨的最重要的機遇,企業要正確認識和把握這一開拓市場、發展自己的難得契機,同時更要糾正在認識上的3大誤區。”北京市發改委委員盧映川21日在由北京市國資委主辦的“國企改革發展論壇”上,給與會的幾十家北京國企老總提了個醒。
北京奧運經濟戰略現在已經啟動,據此前北京市發改委的估計,包括投資需要和消費需求在內的奧運商機將超過3萬億人民幣。但就在國內外眾多企業“垂涎欲滴”、“摩拳擦掌”的同時,更有許多企業卻感到“無從下手”或“望而卻步”。對此,盧映川認為,這是由于對“奧運經濟”認識上的誤區所致。 首先是有許多商家將“奧運經濟”等同于北京奧組委的市場開發計劃。他說,包括選擇贊助商、特許加盟等奧組委的市場開發計劃確實是“奧運經濟”的一部分,但奧運經濟絕不僅于此,而是有著更為廣闊的內涵,它包含了注意力經濟、品牌經濟。具體地說,它是借著奧運會的舉辦,把注意力集中,創造一種獨特的市場環境,以促進要素的流入聚集,同時促進原有資源的活化。 其次,許多中小企業錯誤地認為,“奧運經濟”只是大企業的“豪門盛宴”,他們自己很難參與其中。盧映川說,事實上,從“奧運經濟”的發展實踐來看,很多中小企業就是靠著奧運異軍突起、一舉成名的,其中著名的飛利浦公司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他還舉例說,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期間,就有一位零售商憑借五色冰激凌創造了銷售奇跡。因此,在“奧運經濟”的機遇面前,中小企業在某種意義上可能更有優勢,特別是有些服務領域會給中小企業帶來大量的市場機會,關鍵在于如何創意、開發和利用。 而將“奧運經濟”僅僅視為奧運場館建設和體育用品市場需求,或者只是舉辦期間短短的十幾天的市場需求則是在認識上較為普遍的第三個誤區。盧映川認為,“3萬億市場”的概念,不但從時間上涵蓋了“奧運前經濟”和“奧運后經濟”,而且從空間上,它為很多產業領域提供了分享這塊巨大“蛋糕”的市場商機。 他說,目前第28屆雅典奧運會正在進行,而當中國接過奧運會旗時,北京將成為未來4年的焦點,而這也正是我們企業開始“零距離”面對奧運經濟,大展拳腳的時候了。 《市場報》 (2004年08月27日 第二十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