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倒逼銀行業隨需應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24日 03:39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國際金融報記者 沈娟 發自上海 一家美國銀行為獲得同一位富裕客戶,各業務部門的重復花費加在一起,可能達到1500至2500美元不等。而一家隨需應變的銀行,應該花費一次就能贏得一位客戶 通過出售銀行資產和將資產轉化成證券出售的方法來降低風險,副作用是將銀行和客
銀行曾經依賴風險債券化、收入多樣化和兼并收購創造更大價值,但是這些戰略已經開始產生負面效應 “隨需應變的銀行”應運而生,這一概念是指,銀行的業務流程要實現在整個公司中的端到端集成,并與主要合作伙伴、供應商及客戶流程相集成,從而使銀行可以快速應答任何客戶需求、市場機會或外部威脅 如果銀行向隨需應變運營方式轉變,成本降低,業務增長將在各個方面體現出來 伴隨中國加入WTO和外資銀行的進入,國內銀行和金融企業正面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同時,利率市場化步伐的加快、國家監管改革制度的出臺、銀行治理機構的改造與國有銀行市場化的趨勢,迫切要求銀行準確衡量并最大限度地降低經營成本,提高對客戶需求的響應效率與服務靈活性,同時增強企業抵抗風險的彈性。 在這樣的背景下,銀行業該如何構建隨需應變的架構來應對復雜的環境?面對中國銀行業的困惑,來自IBM業務咨詢服務部IBM商業價值研究所的報告一定程度可以解決銀行業的的困惑。 對于隨需應變的銀行架構,近日,IBM大中華區副總裁兼金融服務事業部總經理秦尚民說:“所謂隨需應變的銀行是指,銀行的業務流程要實現在整個公司中的端到端集成,并與主要合作伙伴、供應商及客戶流程相集成,從而使銀行可以快速應答任何客戶需求、市場機會或外部威脅。” 布滿荊棘之路 IBM商業價值所的金融服務行業小組在對銀行業的盈利方式分析后指出,20世紀90年代,銀行依賴三條主要戰略為股東創造價值。一是風險債券化,轉移股東風險,將絕大部分股東貸款和股東賬戶上的其他資產轉成債券發售;二是收入多樣化,即通過額外非利息收入擴大股東收入基礎;還有一項就是兼并收購,通過并購擴大規模,從規模經濟中獲益。 這三條戰略最初成果顯著,但后來不但不能帶來更多收入,還產生了負面效應。通過出售銀行資產和將資產轉化成證券出售的方法來降低風險,副作用是將銀行和客戶的距離拉得更遠。銀行推出各種收費服務,雖然增加了收入,卻和培育客戶忠誠的初衷背道而馳。經過了十年的兼并和收購,銀行業形成龐雜的機構、程序和系統,大大影響了銀行運營效率和財務業績。 但是,銀行業進行這些變革,基本沒有觸動其傳統企業結構,即產品制造部門決定銷售,而且內部制造的產品更受重視。在這一結構內,即使處于業界領先地位的銀行也不能再減低成本了,客戶區分不出銀行的優劣。 隨著價值在價值鏈上不斷轉移,許多銀行苦苦掙扎,想要確定哪些業務領域最為重要,出路何在。 顆粒狀組件結構 銀行都在尋找自己新的方向。可以肯定的是,未來銀行的能力將得以釋放。 技術的發展能減輕企業重組的摩擦,金融機構進行跨各個產品線之間的運作將更為容易。協作能力的發展,有利于公司推進流程共享的理念,用顆粒狀組件為基礎的結構,取代最初以職能為基礎的結構。 IBM的專家認為,這是銀行和銀行業走向隨需應變的根本所在。 具體來說,在以組件為基礎的結構中,銀行業務劃分成自主管理且相互依存的各個部分,可以自主進行自身優化,從為整個金融機構帶來更多價值。企業的顆粒結構使企業對環境變化作出更快反應,隨需調整結構。這一企業設計中,各職能部門由相互依存的組件構成,提供企業總的運行框架,而不是具體產品。銷售定位到目標客戶,通過以客戶為中心的渠道提供各式各樣的產品,目標是增強客戶忠誠并吸引客戶更多投入。制造能力的使用次數增多,也就使運營實現了企業范圍內的規模經濟。 業績增長點 銀行向隨需應變運營方式的轉變過程中,銀行的業務將在很多方面呈現出增長點。而這正是銀行擺脫過去那三種已經不能為股東創造價值的業務增長方式,讓銀行尋找到發展的方向所在。 專家認為,由于隨需應變銀行將固定成本向可變結構轉換,他們就有機會降低其成本收入比。一家普通的美國銀行的效能比率在55%至60%之間,而一些大銀行已經將這一比率降至不到50%。如果一家銀行能將成本收入比降到業界最佳水平,那么回報是顯而易見的。 全世界的銀行都只吸收了他們客戶全部潛在收入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幾乎每年都流失了相當數量的客戶。但是,由于隨需應變銀行重視細分客戶群,服務完善,能更好地應對客戶的需求,所以有可能解決客戶流失的問題。保住客戶,特別是優質客戶也是銀行的重要經營之道。 在一些銀行中,某些高成本、高頻率的流程,如貸款發放或開立賬戶,可能在多達十種不同客戶業務部門之間重復操作。隨需應變銀行著眼共同的流程,盡力消除重復操作,利用其整合的、虛擬化的信息技術基礎設施,以分享共同的業務流程。這也必將節省很多成本。 同樣,以往由于缺乏部門間共享的客戶信息,一家美國銀行為獲得同一位富裕客戶,各業務部門的重復花費加在一起,可能達到1500至2500美元不等。而一家隨需應變的銀行,應該花費一次就能贏得一位客戶。在這一項操作中,銀行的成本能夠再次被降低。 《國際金融報》 (2004年08月24日 第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