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高油價可能把經濟帶進“漩渦”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23日 09:54 財經時報

  中國對外貿易繼續快速增長,7月進出口總值999.8億美元,直逼千億美元大關,創月度進出口總值的歷史新高,比去年同期增長34%。

  同時,貿易逆差規模進一步收窄。今年前4個月,中國進出口連續逆差,累計達到107.6億美元,逆差持續月份之多、逆差額之高,是1994年人民幣匯率并軌以來的第一次。隨著宏觀調控政策成效逐步顯現,5、6、7月出現21億、18.4億和2.30億美元的順差,1~7月
中行抵債資產網上營銷 精彩手機賽事全攻略
雅典猜猜猜千元懸賞 大型休閑游戲燃燒戰車
累計貿易逆差48.7億美元。

  高價多進問題須解決

  在貿易逆差正被逐步扭轉的時候,新的壓力又出現了。7月底,原本走向趨穩的國際原油價格突然攀升,給中國剛緩解的逆差局面增添了新的壓力。

  8月3日,紐約原油市場電子交易系統中的美國輕質原油價格突破44美元;8月13日,紐約市場原油價格更一舉突破46美元,有分析預計,全球油價短期內就有可能達到每桶50美元的歷史新高。已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的中國,身不由己地卷入了全球油價“漩渦”。

  1998年以來,中國原油的進口價格彈性都接近或大于1。例如,1998年和2001年,國際原油價格分別下跌32.1%和13.8%,中國原油進口量則分別下降23%和14.2%;2000年和2003年國際油價分別上漲57%和15.8%,中國原油進口量分別增加92%和31.3%。

  中國目前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石油儲備制度,不能實現在國際油價走低時多進口,國際油價走高時少進口,因此,油價上漲使中國多支付大量外匯,財富轉移效應非常明顯。

  例如,2000年和2003年因油價上漲,導致中國分別多支付59.5億美元和30.6億美元的外匯,分別占進口額的40.1%和15.5%。

  貿易平衡壓力增大

  隨著國際原油價格上升,帶動了中國原油進口量和進口價格逐步提升,導致貿易平衡壓力也隨之提高。

  上半年,中國原油進口額151.7億美元,增長57.4%,由于價格因素影響,進口凈增加17.45億美元,占進口增量的31.5%;上半年進口原油累計貿易逆差144.8億美元,其中,受進口、出口價格變化影響,貿易逆差增加了近17.28億美元。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國際原油價格高企,中國貿易逆差壓力將減少25.3%。

  對于今年全年進口原油預計將達到1.2億噸的中國來說,下半年還有6000萬噸原油需要進口。由于國際原油價格高企,將直接導致下半年中國外匯損失達25億美元以上,給貿易平衡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進而拖累全國GDP增幅的提高。

  國家信息中心有關專家計算,今年平均每桶原油價格估計為每桶37至38美元,與去年相比上漲達10美元;國際原油價格上升,將直接導致中國全年外匯損失88億美元,拖累GDP下降0.7至0.8個百分點。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亞洲首席經濟師陶冬最新的一份分析報告說,中國將是國際高油價最大的承受者。

  外貿區域結構失衡加劇

  出口市場集中、進口來源地集中以及貿易順、逆差集中等貿易不平衡問題,導致了涉外經濟摩擦加劇

  今年以來,中國外貿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國際市場環境的好轉,導致對主要貿易伙伴貿易實現全面快速增長。在總量實現平衡的條件下,中國對美國、歐盟、香港等傳統順差來源的順差規模持續擴大,而對日本、韓國、東盟、臺灣等傳統的逆差來源的逆差規模則進一步增加,導致與主要貿易伙伴的貿易摩擦。

  2004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復蘇和增長勢頭加強。前7個月,歐盟繼續保持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雙邊貿易總額達960.1億美元,增長36.5%;日本列居第二,雙邊貿易總額達929.7億美元,增長28.2%;美國第三,雙邊貿易總額達919.5億美元,增長35.3%。

  在其他7個主要貿易伙伴中,中國與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等雙邊貿易總額的增幅均超過45%。

  但從貿易順差的結構看,今年上半年,中國對美國和歐盟的順差高達452.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17.5億美元;而對日、韓和東盟和臺灣的逆差合計高達637.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25.7億美元,其中對日、韓和東盟的逆差提高50%以上。

  中國外貿區域性結構不平衡,一方面因為中國出口產品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市場集中在美國和歐洲,在東盟等地市場份額較小。

  另一方面,周邊國家或地區對中國的投資導致貿易轉移效應日益明顯。日、韓和東盟等制造業的出口市場長期以來主要集中在歐美。隨著這些國家的產業轉移逐步加快,制造業出口加工基地也由本土轉移到中國,來自投資主體國的大量原材料、零部件經過在中國加工組裝后進入歐美市場,從而導致中國對歐美的貿易順差和對投資主體國的貿易逆差同時趨于擴大。

  此外,中國經濟發展所需的原材料、技術含量較高的機電產品、化學產品,也是中國與亞洲主要國家貿易逆差原因之一。在國內資源相對匱乏的條件下,產業發展對來自海灣和南美、澳大利亞等的資源性產品的進口也會明顯上升,這種趨勢今后仍將會長期持續。

  2003年,中國與前10大貿易伙伴的貿易,占中國外貿總額的83.7%;出口占總額的86%,其中55%又集中于美國、歐盟、香港地區三大市場;進口占總額的81%,其中43%集中于日本、歐盟、臺灣省三大市場。

  出口市場集中、進口來源地集中以及貿易順、逆差集中等貿易不平衡問題,導致了涉外經濟摩擦加劇。2003年,國際上針對中國的反傾銷和保障措施立案59起,涉案金額約22億美元,創歷年最高。今年上半年國外對中國出口商品發起的反傾銷案件共26起。

  因此,一方面,中國必須進一步推進貿易多元化進程,在鞏固傳統產品市場和地區市場的同時,有選擇、有重點地加強一些產品和對歐盟和新興市場的出口;同時,在充分利用世貿組織磋商和談判機制的基礎上,應加快自身立法,制定有針對性的應對方案。






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千張即時奧運圖片報道
UC音頻直播奧運賽事
奧運場館瘦身風波
北航招生丑聞
機動車負全責遭質疑
北京地鐵美食全攻略
二手車估價與交易平臺
購房租房經歷征文
新浪連載:70派私人史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