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遭遇油價之憂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23日 09:02 中國經濟時報 | |||||||||
苗迎春 受各種因素影響,近期以來國際石油價格一路攀升,紐約商品交易所9月份原油期貨價格在8月19日一舉突破每桶48美元,達到48.70美元,創下1990年以來的歷史新高。根據歐佩克秘書處19日公布的消息,該組織七種市場監督原油一攬子平均價18日突破每桶42美元,達到42.07美元,也創下了歐佩克單日油價歷史的最高紀錄。
油價高漲:美伊戰爭后遺癥 對于此輪油價上漲,綜合分析人士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供求缺口效應。隨著世界各國經濟快速復蘇,對石化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據國際能源署的報告,2002年至2004年,全球石油消費量增長360萬桶,2005年全球石油需求將達到每天8400萬桶。今年第二季度,美國對石油的需求增加了3.5%,為1999年以來的最大增幅。根源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的預測,今后20年美國國內石油進口將不斷上升,2020年進口石油約占美國石油消費的75%。而中國在過去10年,石油消費增長了一倍,從1993年的每日291.3萬桶增加到2003年的每日598.2萬桶,占全球石油消費比例從4.4%上升到7.6%,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號石油消費國。與石油需求快速增長相對應的則是石油供應國生產擴張能力的不足,歐佩克11名成員的生產能力每天只有3200桶左右,其中沙特的石油日產量為950萬桶,伊拉克石油的最高日出口量僅為180萬桶。同時,世界石油市場還面臨著俄羅斯因為尤科斯事件的石油減產,日出口量在250萬桶的委內瑞拉國內局勢仍然不穩,所有這些會使國際市場失去8%的石油供應。不斷增長的石油需求以及“對將來石油供應的不安”對國際油價市場造成了較大沖擊,成為國際油價不斷攀升的重要原因。 二是“恐怖溢價”效應。美伊戰爭并沒有結束依然混亂的中東局勢,恐怖活動接連不斷,伊拉克戰場美軍傷亡日益加重,石油出口管道不斷遭到破壞,巴以和談愈來愈迷惘,尼日利亞和蘇丹政局不穩,就連美國國內的安全警報也是不斷升級。所有這些,都增強了人們對國際油價能否回落的擔心,有人估計當前國際油價中“恐怖溢價”占到20%左右,高達5-10美元。 三是美元貶值效應。自2002年3月布什政府推行美元貶值政策以來,美元對歐元、日元等主要貨幣匯率一路下跌,石油出口國換回的美元資產也大幅縮水。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在“幣值溢價”作用下,大部分石油出口國樂意看到油價上漲。 四是投機拉動效應。在各種因素不明朗的情況下,國際投資資金惡意炒作需求日增的形勢,增強人們對國際石油市場供給緊張的心理預期,從而在國際油價上漲獲取豐厚利潤。據近期路透社的一份調查顯示,分析家們估計投機因素使美國市場的原油價格上漲8美元左右。 其實,上述原因分析都只是看到了問題的表面。盡管各國的石油需求隨著經濟復蘇而有所增加,但當前國際石油市場的總供給依然是大于總需求的,按理說不至于出現如此快速的油價上漲。筆者以為,這一切都應歸因于美伊戰爭,換句話說,當前國際油價上漲是美伊戰爭的后遺癥之一。伊拉克出口石油量的大幅度減少,以及人們對未來世界格局走勢的判斷迷惘,使世人不得不對國際石油市場的明天表示關注,推動國際油價上漲的“非理性市場行為”只是這一關注的適度反應。 油價上漲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根據經濟學原理,油價上漲往往會導致一國通貨膨脹上升,產品的輸入成本增加,使得原有的貿易平衡被打破,同時導致需求降低,投資支出以及稅收減少,從而造成財政赤字的增加,推動該國利率的上揚等。但是由于各國對石油的需求大小不同,因此油價上漲對世界各國經濟的影響也不相同。那些石油成本在本國國民收入中占有比重較大、對石油進口依賴程度較高的國家所受影響會明顯大于其他國家。就整體而言,經合組織和非經合組織成員的研究結果都表明,油價上漲對全球經濟的總體影響是負面的,也就是說,石油進口國因油價上漲而遭受的損失超過了歐佩克和其他石油出口國因油價上漲而帶來的經濟利益。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油價在一年內若上漲15美元,將使世界經濟增長率減少1個百分點,相當于損失3000億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 就目前的情況看,油價上漲已經開始影響到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增長速度。美國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率只有3%,大大低于許多人估計的4%以上的增速。8月中旬美國整體消費信心下滑,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僅為94,低于7月份的96.7和6月份的95.6,私人消費支出從一季度4.1%增幅放緩為1.0%,由此拉低經濟增長速度,使美國7月份的新增就業人數僅為3.2萬人,大大低于分析人士普遍預計的24萬人左右。同時,受國際油價上漲的影響,美國能源進口大幅增加10.8%,使6月份的貿易逆差達到558.2億美元,今年前6個月的貿易逆差總額達到2877億美元,遠遠超過去年同期逆差額。油價攀升推動美國國內消費物價上升,成為美國通貨膨脹近來較快上升的主要原因,也迫使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在經濟增長放慢時仍要提高利率。如此種種不良表現使美國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增添了眾多不利因素。 對于70%以上依賴進口的歐元區12國來講,高油價對其剛剛開始的經濟復蘇也帶來了嚴峻挑戰。油價走高不僅直接導致企業生產成本上升,利潤減少,而且還將抑制歐元區消費需求增長和該區物價上漲,加大通脹壓力。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歐元區今年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率為0.5%,比第一季度略有下滑。而歐盟委員會預測,今年第三和第四季度歐元區經濟增長率可能將在0.3%和0.7%之間,歐元區經濟復蘇的步履仍然顯得十分艱難。 日本是石油進口大國。面對不斷攀升的油價,日本政府表示,日本經濟已步入以出口增長為起點的“良性循環”的軌道,應該能夠經受得住高油價帶來的沖擊。但如果油價長期走高導致全球經濟疲軟,日本經濟可能面臨出口萎縮而遭受打擊,同時,通貨膨脹壓力也將進一步加大。 而另一個石油消費大國日本的經濟增長也受到油價上漲的影響開始減速。根據日本政府8月13日公布,由于公司投資和個人消費開支減少,日本第二季度GDP增長按年率計為1.7%,遠遠低于市場預期的4%和今年首季的6.6%增幅。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測算,如果原油價格在35美元以上保持下去,日本GDP增長率將下降0.4個百分點。 此外,受原油價格上漲的影響,嚴重依賴進口石油的東南亞國家、韓國、印度等國普遍出現了通貨膨脹加劇現象。據統計,7月份,韓國和菲律賓的消費價格指數比去年同期分別上漲了4.4%和6%,均為3年來的最高漲幅。印度7月份的消費價格指數比去年同期上漲了7.5%左右。物價的上漲將迫使這些國家不得不考慮提高本國利率以抑制通貨膨脹,而這又將對投資和消費支出帶來影響,從而影響經濟的平穩增長。有分析師預測,如果油價達到每桶50美元,亞洲地區2005年的經濟增長率將比原來預計的下降1.1個百分點;即使石油價格回落到每桶40美元,明年亞洲經濟增長率仍會比原來預料的下降0.8個百分點。 警惕中國需求危險論 作為已經上升到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的中國來講,2003年進口原油超過9000萬噸,消費量達到約2.5億噸。今年預計總消費量將達到2.9億噸,對外石油依存度也將由2003年的37%,上升到今年的43%,2005年有可能達到50%以上。如果高的石油進口度,首先會影響到中國外貿的總體平衡,增加中國外貿逆差的可能性。有專家表示,今年我國僅原油這一種產品的進口就將造成3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而凈出口作為拉動GDP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油價將拖累全國GDP下降0.7至0.8個百分點。 同時,進口石油價格的上漲也將會影響到下游產品價格的上漲。對于以原油為主要原材料的企業而言,“最明顯的行業將是航空、汽車這些成本受油價影響最敏感的行業,其次,如農業、農業機械以及一些以石油作為原材料的制造業,都會受到成本上升、毛利受擠壓的影響。”由此導致中國7月份的通貨膨脹率攀升到5.3%,達到7年來的最高水平。如果通脹壓力繼續加大,中國人民銀行將不得不考慮采取加息措施,刺激政府利用緊縮政策加大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力度,從而對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產生影響。 總的來講,油價上漲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弊遠遠大于利,中國不希望國際油價上漲,也不是國際油價上漲的主要推動者。中國雖然消費巨大,但是卻無法影響石油的國際貿易定價,中國實際上成為高油價的最大承受者。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前國際油價上漲的各種因素分析中,已經明顯出現了將其歸罪于中國因素的苗頭。不少國外媒體開始肆意夸大中國的石油需求,指責中國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長導致了當前國際油價的不斷攀升,“中國需求危險論”已經成為“中國威脅論”的另一個翻版,在中國想辦法解決自身能源需求問題的同時,必須對新一輪攻擊中國的論調保持高度警惕。(作者單位:武漢大學商學院世界經濟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