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招生丑聞背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22日 11:32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欒國磊 實習記者 馬程乾 張杰 北京報道 8月中旬,正值暑期的北航校園顯得格外平靜,然而一場招生丑聞將這所著名大學推到了輿論風暴的中心。在北航廣西招生索賄事件被曝光后,對事件的討論和關注已遠超出了事件本身,西安科大等一批高校也爆出此類事件,這塊曖昧的遮羞布已被揭開。
“事件暴露出整個招生流程缺乏有效的監督和透明,公立大學面臨轉軌期的尷尬處境”。“不足為怪”是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科研管理處處長陳如平的第一反應,“這對招生工作是件好事,如何使整個招生過程走向更加規范,從這點來說,北航事件意義十分重大”。 招生程序漏洞 記者幾經周折聯系到一位以國防定向生身份進入北航的學生。 “你必須有足夠的能量,”他說,“首先聯系到了定向單位,然后父母托了一位‘能人’從省招辦把檔案提出來,同時搞定學校方面有關人員,這樣就被錄取了”。他對本次北航事件的看法是,對龐洪冰今年在廣西的10萬開價感到過分,而北航遭遇此事實屬倒霉。“現在大家都把矛頭指向了北航,但這是整個招生程序的問題,包括學生家長、廣西考試院都拴在一根線上”。 北航校長李未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本次事件中龐洪冰收取的55萬元均來自國防定向生。而據陳如平介紹,這只是整個招生過程中的一個可被利用的漏洞,定向生本是國家為了照顧特種行業、特殊區域所采取的傾斜性政策,錄取線可比投檔線低20分,但實際上定向生指標成了不少企業和個人轉買轉賣的“商品”。 這次事件中的李姓考生是屬于增招。由于今年北航在廣西的提檔線是758分,李姓考生只有752分并未達到,但后來北航決定在廣西增招兩名,她才有可能得到機會。據介紹,國家有關政策規定,根據每年考生的報考情況,學校會在規定招生名額之外,有2%的機動指標進行補招,由校級領導聯席會議決定,但這種決定,“現實中往往流于形式”。 還有一種情況更為嚴重,即“點招”,也叫“選擇性計劃”,上線人數沒有達到學校要招的數量,可能出現生源不足,這時學校可以和地方招生辦聯系,讓其推薦合格的考生,有時學校招生人員也參與其中,而這時學校通常要收取一定數額的費用,根據各個學校的規定而數額不等,可能以贊助費、擴招費等名義出現。 陳如平介紹,比如,去年河南省在招生結束以后,出現了超過2萬人沒有被招上,只好組織補錄。 “這2萬多人里肯定存在點招并涉及收費,不過并不是每個考生都有點招的機會,因為點招意味著分數線可能降低30分”,陳如平表示。 按照目前的招生流程,招生部門根據各地錄取分數在網上進行錄取工作,避免了人為的一些操作,但在調檔的時候按照超出招生計劃的10%到20%的比例調檔,因為可能會有品行、身體等與學校規定不符的考生存在,而學校也會根據第一次錄取的狀況作出調整,從而在第二次錄取的過程中出現以上幾種可被利用的漏洞。 普遍現象背后 據一位地方招生辦的領導介紹,現在的招生狀況與以前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相關的規章制度和程序都在向公開和符合人們需要的方向逐漸地轉變,以前招生中的提檔、錄取、調整等全是地方招生辦和高校招生人員手工操作,這幾年實現了網上錄取,可能被人為操作的機會已經大大減少。同時,“地方招生辦的權力也已經大大削弱了,雖然在地方教育系統里還算肥差”。 與此同時,高校招生的自主性比以前有所發展了,而且近幾年國家實行了擴招政策,這是這次北航事件的一個重要背景。 陳如平認為,北航事件中有三方面問題值得反思,整個招生過程缺乏監督,招生人員行為缺乏監督,存在明顯的漏洞,在新聞監督和社會監督下才東窗事發;再者在教育審計方面,教育經費“體外循環”;第三是權責平衡的問題,“目前對于招生人員應該用法律加以約束和制裁,對相關領導應實行問責制”。 有專家認為,事件的原因之一是目前市場化的手段已經滲透到教育領域,中國的教育市場已經形成,但目前十分不規范,過去公立學校不能從事的一些市場化的行為,現在得到認可,而目前有關部門沒有劃分哪些行為可以市場化,哪些不可以。目前國家已經在28所大學進行自主招生的試點。一方面,有關宏觀教育部門想控制,但另一方面,大學也在爭取辦學和招生的自主權,這是轉軌時期的一個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