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商”突破 要過兩重關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22日 10:30 中國經營報 | ||||||||||
    日前召開的“首屆蘇商高層論壇”上,全國工商聯主席保育鈞直言,“蘇商”處在“蝌蚪變青蛙”的過程中。這可以說準確描述了“蘇商”的處境——舊模式遭遇挑戰,在新形勢下如何突破與超越的壓力日益增加。改革開放20多年來,蘇州民營經濟從鄉鎮經濟起步,從“小打小鬧”起家,到目前每100個常住人口中有17人在私營企業上班,每100元稅收中26.9元由民營經濟貢獻,每100元社會固定投資中有28.5元由民營經濟完成,民營經濟總量規模已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據今年上半年統計數據顯示,與北京、上海、深
    憑借著地處長三角的區位優勢,憑借著外向型經濟的強力帶動,憑借著蘇南模式所奠定的制造業基礎,蘇州民營經濟正處于向更高臺階邁進的關鍵時期。其中既有傳統優勢,也有阻礙前進的掣肘:強大的外向型經濟和雄厚的制造能力,使企業太多地沉迷于勞動密集型生產,產業結構并不均衡;特有的穩健和矜持,使蘇州的企業平穩發展,但同時卻少了一份創業的激情與沖動,由于缺乏開拓意識,市場機遇屢屢被外來者捷足先登;在新一輪宏觀調控措施遏制投資增長過快勢頭的情況下,民營企業在土地、資金上受到的影響更甚于國企及外企。為此,蘇州民營經濟要想跨越發展,必須過好這樣兩道坎:     一是配角努力變主角。目前,蘇州外資企業紛紛將自己的研發中心遷來蘇州,對于技術方面的配套要求,也將日益提升。而蘇州民企現在從事的配套加工,大部分還是停留在下游、處在邊緣部分,靠搭順車、傍名牌生存,還有相當一部分只是為外資企業產品提供產品包裝、印刷。真正進入到核心部位,或者提供的配套產品具有相當技術含量的企業所占比例并不高。要想從配角變成主角,必須加入技術,進行創新,擁有自己的技術知識產權。以企業的綜合實力和整體競爭力,以及員工的素質水平,去引領新的市場。     二是大塊頭要有大智慧。長期以來,鄉鎮企業賦予的制造基礎和現成的市場,讓眾多民營企業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勞動密集型企業,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這種粗放型的經營方式帶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許多企業普遍感到擴建缺土地,在建項目缺手續,企業運作缺資金。但宏觀調控要抑制低水平重復建設,改變經濟增長方式,促使經濟健康持續發展。要使“大塊頭”有智慧,就要使勞動密集型企業向資產密集型(多數情況下是技術密集型)企業轉變,增加民營企業產品的附加值。如開辟蘇州市知名企業形象展示一條街;理順改制老字號商標等無形資產權屬關系;引導有一定規模的民營養殖戶和農副產品深加工企業創立、培育自主品牌;鼓勵知名企業辦理涉外商標注冊,以品牌拓展國際市場。     拿來主義與跟進戰略是蘇州成功的經驗,這里凝聚著吳商的三大特點:精明、穩健、善學。但穩健也是一把雙刃劍,它使蘇州的民營企業規避了許多市場風險,同時也失去了市場的先機。     編輯點評:沉迷于低成本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及穩健與矜持所導致的缺少創業激情,使蘇商發展缺乏開創性,固然道出蘇商的弱點,但由配角變主角,大塊頭要有大智慧,也是中國企業界集體需要努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