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市盈率還是低點好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20日 09:00 證券時報 | ||||||||||
    新上市的蘇泊爾(資訊 行情 論壇)一不留神創了個記錄,12.21元的發行價成了其上市首日的最高位,幾乎所有認購者都全線被套,這也是1996年以來的頭一遭。除此之外,今年還有20多家新股跌破發行價,合計占今年上市新股總數的近30%。     這個比例確實相當驚人。一只股票跌破發行價,可能還是偶然現象,要從市場和公司去找原因。如此多的新股紛紛走軟,就有必要從發行制度的角度來探究一
    在現行制度下,發行價并不是經過充分市場詢價后得出的結果。按照目前市場上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新股發行市盈率一般在20倍以下、18倍左右。好公司也好,普通公司也罷,發行價大概都是以差不多的市盈率倍數乘以上一年的每股盈利。事實上,新股發行后按總股本攤薄后的市盈率會更高,再考慮到在IPO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通常傾向,實際市盈率還得往上走。     要是在以前也就罷了,反正股票不愁發不出去。可眼下“新股不敗”神話已經成為歷史,深滬股市不斷下跌,平均市盈率也只剩下了20多倍,發行市盈率再居高不下,出現跌破發行價的現象也就不稀奇了。     從成熟市場的經驗來看,主承銷商通常會傾向于壓低公司的發行價格,以便讓他的客戶們風險小一些,錢多賺一些,因為下次再承銷還得靠他們來捧場。不過在國內,主承銷商卻缺乏這種動力與條件,市場時機如何,投資者接受不接受,好像也很少有人考慮。而且在市值配售的環境下,主承銷商一般沒什么包銷風險,跌破了發行價也只是面子上有點難看罷了。因此,他們往往愿意發行價定高一點,多收點承銷費,自然也不會有什么動力去盯緊上市公司調控上市前利潤的行為。     值得關注的是,以較高的價格水平發行新股,上市公司可以輕易融到大量資金。錢多了未必就是好事,有些上市公司就拿著錢亂投項目,要不就到處去委托理財,或者擱在銀行閑著。由于預期一次能融到的資金規模巨大,有些公司還會想辦法拼湊項目、編造報表,一次上市圈到的資金,就夠他們揮霍好久。     筆者以為,如果能夠對發行機制進行改革,讓發行市盈率水平再多降一點,對市場會更有好處。其中最直接的好處就是,發行后的公司每股凈資產中,來自公眾股東的投入比例可以相對低一點,投資者也可以獲得更多回報。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一次融入的資金規模小,這部分來之不易的資金得到善用的概率也會大一些。     如果與此相配套,對再融資規則也進行改革,可能還有進一步的效果。假如能通過系列改革,把上市公司的一次融入巨資,改成小額多筆的融資方式,對于規范上市公司運作也頗有意義。按照經濟學的觀點,在一個有效的多次博弈環境下,交易雙方會比較容易達到誠信、交易費用較低的狀態。上市公司如果必須要通過多次融資才能夠滿足其持續發展需要,自然會考慮誠信對待投資者,注重給他們的回報,否則其后續融資計劃將無從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