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闡釋):“北航事件”與“底線正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19日 09:41 金羊網-民營經濟報 | |||||||||
李文釗 近日,廣西一位考生今年高考高分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錄取后,卻被要求先交10萬元,否則就拿不到錄取通知書。這一招生丑聞被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曝光后,立即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有評論者認為,“北航事件”危害教育公平,而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線,自然人們會關注這一事件。不過,我的解釋是,“北航事件”之所以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最為根本的原因是此事件違背了社會的道德底線,侵蝕著整個社會的“底線正義”。 應該說,財富和正義一直是人類社會孜孜不倦追求的雙重目標。財富是個體意義上的,每個人都希望擁有更多的財富,過上體面的生活,需求得到更多滿足。正義是集體意義上的,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公平對待,擁有公平機會,需求得到公正滿足。不過,資源是稀缺的,并不能夠滿足人類社會這兩個層次的追求,并且正義和財富之間經常發生沖突。 從理想狀態來說,一個社會應該是每一個人都能夠通過自己的能力獲取財富,實現自己的目標,與此同時,給予社會能力較差者以最低程度的補償,使他們能夠獲得一些“基本物品”。也就是說,社會強者財富追求和目標實現,不僅不會妨礙社會弱者財富追求和目標實現,反而會為他們提供有利的環境,這就是“結果正義”。不過,一個社會很難達到這種狀況。 于是,人們開始從“結果正義”轉向“程序正義”。也就是說,在這樣的社會,并不要求所有的人都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但必須擁有追求目標和財富的機會和權利。在這樣的社會,存在大家共同遵循的規則,這個規則是按照游戲自身屬性制定的,具有公正性,得到所有的人贊同。拿高考招生來說,人們希望這樣的現實,即每一個學生憑借自己的能力,決定上大學的資格,考試決定是否能夠擁有上大學的權利以及大學的層次。這事實上是一種純粹“程序正義”,不過,非規則因素總會影響規則的實施,使得這些規則存在某些“例外”。 這樣,人們開始從“純粹程序正義”轉向“部分程序正義”。也就是說,在這樣的社會,每個人既可以通過能力來追求目標和擁有財富,從而實現自己的理想;也可以通過關系來追求目標和擁有財富,從而實現自己的理想。后者不是按照能力遵循規則行事,而是通過各種關系影響規則行事。拿高考招生來說,人們接受這樣的現實,即有些學生通過自己的能力考上大學,有些學生通過各種關系以金錢交易的方式獲得上大學的資格。不過,人們再也不可能進行讓步,即任何財富獲得和目標追求,不是遵循規則,而是基于關系來獲得,這事實上成為人們的道德底線,或者說“底線正義”。 而“北航事件”正是在侵蝕整個社會的“底線正義”,這就是說,一個考生無論你有多大能力,考取多高考分,最終都需要通過關系和金錢來獲取上大學的資格。這事實上意味著一種基于能力的規則被完全拋棄,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基于關系和金錢的規則。很顯然,在這種規則之下,一個有能力的人士沒有任何機會去追求財富和實現目標,改變自身處境,造成社會的剛性結果,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社會不存在任何流動性。 如果連教育這種改變命運的“底線正義”都受到侵蝕,則意味著整個社會正義的基石受到侵蝕,那么,這個社會的整個正義體系也將崩潰瓦解。而正義的崩潰瓦解,最終也會影響整個社會財富的積累,導致社會財富的崩潰瓦解。一個社會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維護“底線正義”,遵循部分“程序正義”。(曉航/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