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電視風暴驟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19日 08:00 中國經濟時報 | ||||||||||
    兩個前鋒     立秋前兩天,創維將2004年彩電業的平板風暴推向高潮。     8月5日,創維集團在廣州宣布,將通過新技術、新產品和新價格的“三新”手段在國內電視行業掀起“平板風暴”。活動中,創維將液晶電視的價格統一下調
    就在同一天,TCL也宣布大幅下調液晶電視價格:32英寸液晶下調到17000元,降幅達到30%,其它15、17、20、23、30英寸等液晶電視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調,降幅達20%以上。與創維表示降價是“向洋品牌叫板高端市場”的直率不同,TCL將其降價意圖解釋為“此舉將使目前充斥市場的非標準液晶電視加速淡出市場”。     TCL多媒體事業部的一位負責人解釋,目前國內液晶市場魚目混珠出現許多非標準的液晶電視——非標準尺寸及非TV液晶專用屏的液晶電視,這些液晶電視以低質低價擾亂市場。TCL大屏幕液晶的降價,正是凈化液晶市場、擊退非標準液晶電視最有效的方法。     其實,梢早于或稍晚于創維與TCL兩位先鋒,其他國產彩電品牌也有小規模降價或其他方式的價格戰:8月2日,熊貓電子在南京宣布將一款27英寸液晶彩電由12998元下調至9999元,另一款32英寸液晶電視的標價則由2萬元以上下調到12999元;立秋之后,康佳與海爾則分別以“技術”牌和“服務”牌對市場上的平板電視風暴跟進,康佳宣稱已成功地整合研發出被稱為“數字原動力”的DSP2數字技術處理方案,并率先在數字電視的產業鏈中實現了全程數字化;而海爾則以“3A產品、3C融合、三全服務”為支撐,發力平板市場。     離“金九銀十”的彩電銷售旺季尚早,眾國產彩電企業紛紛下手平板電視,雅典奧運會是其提前開戰的契機,一如前幾年利用世界杯足球賽賣背投、賣大屏幕彩電。     三個幕后     順藤摸瓜,眾多國內彩電企業突然在平板電視市場沖沖殺殺的背后,是液晶電視上游——面板供應領域三大聯盟的悄然形成。     7月15日,三星與SONY共同投資的合資公司S—LCD在韓國正式成立,明年上半年開始月產6萬片第七代面板。     8月,傳聞日立、松下、東芝將合資在日本興建LCD新廠,主要生產第六代液晶面板。     隨著這兩個企業聯盟的建立,全球液晶面板供應領域將出現三足鼎立的局面:三星與索尼陣營,日立、松下、東芝陣營,以及此前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供應商之一的夏普。     有了充足的面板供應,有面板供應商之間的充分競爭,平板電視的“仗”才能打得轟轟烈烈。     一干日韓系企業不惜花血本進入液晶面板供應領域,全球企業對液晶電視即將進入爆發性增長期的預測是其行動的動力。     據全球知名市場調查公司數據顯示,2003年,中國國內等離子需求量為6萬臺,液晶為4萬臺,平板電視需求量合計為10萬臺。夏普、康佳和創維是該市場三大霸主。時過一年,又有30多個品牌進入液晶電視領域。據松下預測,2004全年國內平板市場的需求量將從2003年的10萬臺躍升為50萬臺。其中,液晶將首次以5倍的增速超越等離子的3倍增速,成為平板電視的領頭羊。松下更預計2005年,國內平板電視的需求量將突破200萬臺。平板電視的利潤率遠超CRT電視,加上如此高速度的市場增長,液晶電視成為眾品牌盯緊的目標是必然。     所以,就在國內幾家傳統電視生產企業摩拳擦掌之時,國外彩電企業也忙活起來,三星、LG、松下、夏普等紛紛不惜成本在中國建立生產線,并在中國市場大規模地推出一系列平板電視:7月底,一向在國內安于“等離子老大”地位的松下突然發力液晶,一口氣推出了20、26和32英寸三系列液晶新品,松下(中國)家電銷售社總經理繁實建史甚至表示,松下未來要超越夏普,以20%的占有率雄霸液晶市場;8月9日,三星宣布今年底將在華再推42英寸液晶;全球液晶霸主夏普也表示將于8月中旬大規模推出37、32、26和20英寸四系列7款新品。     與本土品牌大張旗鼓打價格戰的直截了當不同,外資品牌仍然緩一節拍,以推新品的方式在中國市場亮相,保持其“技術”形象。     眾多紛爭     今年稍早外資品牌29英寸顯象管彩電跌破2000元大關,當下創維等國內彩電企業將液晶電視價格拉低,將兩者聯系起來,便會發覺中外彩電兩股勢力已進入了貼身絞殺戰。外資彩電品牌自1996年在中低端彩電市場敗給國產品牌后,一直憑借技術和品牌優勢退守國內高端彩電市場,而洋品牌29英寸彩電集體大跳水,預示著外資品牌想在低端市場卷土重來。而創維們發起的“平板風暴”,則表明國內彩電企業放棄了在低端市場與洋品牌的“糾纏”,繞到洋品牌的身后,在高端彩電市場做文章。中外品牌開始互相在對方的主陣地“攪和”。     不過,現在的問題是,由于國內廠家目前并不掌握平板電視的核心技術,關鍵部件仍在日、韓廠家手中,與后者爭奪平板電視市場,勝算幾何,目前尚無法斷定。對此,國內企業也心知肚明,一致選擇了以擴充產能增加自己競爭力的策略,并且把有限的資源用在能夠為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點上,而在企業組織結構、營銷渠道、宣傳策略等方面,國內彩電企業都潛意識地向平板電視方向傾斜。     不久前,康佳東莞生產基地一條全新的液晶電視生產線建成投產。據悉,新建成的液晶生產線可生產全尺寸液晶電視,包括57英寸超大屏幕液晶電視,最大生產能力達到每天1500臺單臺生產周期僅為18秒。     在小屏幕液晶時代并未占到先機的TCL,欲在大屏幕時代占據絕對領先地位的野心已經顯露出來,喊出了“大屏幕高位出發 ”的口號。與湯姆遜建立合資企業之后,TCL產能將達到3000萬臺以上。8月5日,TCL集團(資訊 行情 論壇)股份有限公司與成都高新區在國際會展中心正式簽署投資協議——首期投資1.5億元在成都建設TCL數碼工業園。據悉,率先進入工業園的是彩電生產項目,屆時TCL將引入在全球具有領先水平的高端數字高清彩電快速生產線,單班單線日產彩電將達2000臺。     早在2003年10月,創維集團就在深圳設計建造了我國第一條大規模的等離子彩電生產線。而來自創維集團內部的消息稱,公司有意在2-3年內將其建成中國最大的平板電視研發生產基地,從而使創維一舉成為國內最大平板電視制造商。     縱便如此,一些業內人士還是給出了不太樂觀的看法:平板電視時代是技術進步的結果,但是中國企業卻是被動進入的。在平板時代,由于外資品牌大量使用中國的生產要素,所以外資品牌彩電的價格與本土彩電的價差鴻溝已被填平。這一舉動也為外資品牌平板電視的快速進入鋪平了道路。對本土彩電來說,平板時代的到來,在帶來巨大商機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如果國內企業在一二年內沒有建樹的話,我國平板電視市場有可能成為外資品牌的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