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如何走出盛衰循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15日 15:56 《財經時報》 | ||||||||||
中國31個省級行政區域中,有24個沒有足夠的電力來滿足需求。但在兩三年后,這個問題可能會走向反面:數十座嶄新的發電廠將競相懇請客戶光顧。產生此狀況的根本原因就是規劃不善,而且定價狀況更糟。 20世紀90年代初,由于工業需求急升,帶來投資建新電廠的浪潮。到90年代中期,電力消費增長開始崩潰,導致電力過剩,以及新裝機容量的缺乏。如今,我們又回到了周期
中國2000年草擬的第10個五年計劃涵蓋2001年至2005年,它預測電力消耗的年均增長率為6%,然而在該計劃的前3年期間,實際的年均增長率幾乎是預測數字的兩倍,達11.8%。 計劃制訂者未能考慮到電力消費的波動性。工業用電占中國電力需求的3/4,而所有消費量有1/4(以及過去兩年需求增長的1/3)來自四大行業:鋼鐵、鋁(資訊 論壇)、化工和建筑。所有這些行業都由大型國有企業主導。這意味著,電力需求主要由易波動的國有企業投資周期所驅動,而不是由更穩定的消費需求增長所驅動。 另一個問題是電力定價。形式上,國家專責規劃的部門發改委,既制定了向最終用戶收取的零售電價,也制定電力分銷商向電廠支付的批發電價。省級物價局有權批準價格變動,這種變動通常出現在發電廠與分銷商簽訂的電力批發合約上。民用電價保持在較低水平,很大程度上由人為的工業用電高價來交叉補貼。其結果是,中國的工業電價遠遠高于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的平均水平。 此外,當電力需求猛增時,發電廠無法提高價格,除非政府授權提價。國家發改委已批準今年提高電價,但增幅小得可憐,幾乎不足以促使電力消費者減少其用量。 這樣造成的最終后果是,中國電力行業的經濟效益與它們應有的水平恰恰相反。在一個正常的市場上,當需求高企時,發電企業通過提高電價而獲得豐厚利潤;再到供應過剩時期,它們用這些利潤來為新電廠的建設提供資金,當需求高峰再現時這些新電廠就能發揮作用。在中國,發電廠無法在需求暢旺時獲利,因而在供應過剩時期只能靠關閉未使用的產能來保持現金流,而不是為下次需求高峰儲備產能。只有當災難降臨時,新電廠才得以建設。 因此,只要中央計劃繼續控制電廠建設和電價制定,這一不良的盛衰循環就將持續下去。 據《中國經濟季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