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鑒國外醫院產權改革經驗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14日 11:15 證券時報 | ||||||||||
    考察國外公立醫院產權改革的經驗對我國的醫院產權改革將大有裨益。     美國的醫院從社會角度可劃分為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兩類,由于醫療衛生商品化觀念的轉變以及政府衛生政策的調整,迫使美國的公立醫院向著私營化和營利性方面發展。由于盈利性醫院完全按照市場規則和公司制原則構建內部治理結構,政府對其
    英國衛生改革中,醫院由政府的附屬預算單位轉變為獨立核算的自治國有機構,并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醫院之間的服務競爭。政府不再直接向居民提供醫療服務,而是作為居民的代表,根據醫院提供醫療服務的數量和質量,向醫院購買服務。醫院在服務內容、人事管理、設備投入、資金籌措等方面擁有了更大的自主權。為了在市場競爭和供求談判中爭取主動,降低交易成本,醫院之間紛紛結成醫院托拉斯,在托拉斯內部進行產權融合和調整。醫院托拉斯從制度上把原來各自獨立的醫院捆綁在一起,醫院托拉斯成立董事會,負責醫院托拉斯的監督管理工作和非政治化的經營決策等。     在公立醫院改革方面,德國柏林市政府決定把10家公立醫院合并轉制為一家有限責任公司,由政府持有100%的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內部實際上是一種合作伙伴關系,各組成部分沒有獨立的法人地位。總體來說,該公司是非盈利性的,因此不用繳納公司所得稅,但其所有盈余不能分配,必須重新投入到公司建設和運營上。另外,為了分擔運營風險,該公司還成立了一些營利性的附屬子公司,這些公司必須照章納稅。     從以上各國國有醫院的產權改革經驗看,醫院作為具有法人組織結構的獨立實體,不僅要遵循私營公司法經營,還要服從私營公司必須遵循的競爭法和其他商業法,醫院使用資產負債表,同時模仿私營公司的財務結構轉讓債務和產權。這種醫院重組和企業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服務水平和服務效率,并有效地控制了醫院服務費用開支,這種模式就是醫院的所有權(國家所有)和經營權(私人有限公司)分離的體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