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金融一體化能放大市場有效性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12日 09:15 上海證券報

    在科技進步和金融創新的推動下,金融一體化進程大大加速。金融市場的有效性,越來越取決于資源在各個市場之間的流動性。金融控股公司、跨市場衍生產品、創新金融工具等一體化組織和產品的發展,更是直接推動了金融業綜合經營和金融市場的發展。

    一、合理引導金融控股公司發展

中行新上網抵債資產 理想系列寫字樓熱租中
無線精彩 無線雅典 大型休閑游戲燃燒戰車

    金融控股公司是以控股公司形式存在的跨越不同金融領域的綜合經營集團。金融控股公司具有獨特的"集團控股、法人分業"架構,既帶來了綜合經營的協同效應,促進了資源在不同金融市場之間的流動,又滿足了分隔不同金融市場風險的需要,是國內外一些大型金融機構競相追逐的發展目標。據調查,國內至少有數十家企業集團形成了對兩類以上不同金融機構的控股地位或掌握了實際控制權。其結構大體分為三類:一是由非銀行金融機構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如中信公司;二是由銀行在海外設立的投資銀行類機構,如中銀國際等;三是企業集團形成的對金融機構的控股結構,如新希望(資訊 行情 論壇)集團、海爾集團等。但無論哪類機構,只是形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雛形,并非真正意義上一體化經營的金融控股公司,且產生的風險已初露端倪。比如利用"過橋貸款"在一級市場打新股、對控股股東及關聯企業過度貸款、同一控股股東下企業相互亂拆借等現象就比較突出。對金融控股公司的發展,我們應充分認識其兩面性,趨利避害,在政策和法規上加強引導。具體而言,以下領域應成為發展金融控股公司的突破點。

    第一,利用金融控股公司推進銀行改革和業務創新。比如在銀行改革中,設立控股公司就不失為一種方式。好處是:(1)推動銀行進行金融創新。比如基金及其它證券托管業務、信用卡業務、保理業務、汽車消費信貸業務等,就可通過分設子公司的方式獨立經營。其好處是既有利于這些新業務的較快發展,也可有效隔離這些新業務和傳統業務之間的風險。并且在這一過程中,還可引進國內外富有經驗的戰略投資者。比如,根據國外的經驗,由銀行本身發起設立基金管理公司,存在較高的道德風險,但借助子公司形式,銀行就可直接介入貨幣市場基金的發行和交易。(2)可將銀行的不良資產歸入單獨的子公司加以管理。這樣"好銀行"可以上市,"壞銀行"可變成專門的資產處置機構。(3)可將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分支機構,特別是基層機構的資產和負債歸入專門的子公司。這一做法的最大好處,是能夠增強基層機構經營的獨立性,從而更好地發揮其對當地中小企業融資的信息優勢和積極性。根據中國建設銀行的改革方案,建設銀行將分立為建行控股和建設銀行兩個法人機構,這就為形成綜合經營的建行集團預留了空間。

    第二,推動非銀行金融機構之間的綜合經營。證券、信托、保險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由于不吸收公眾存款,沒有銀行那么大的外部性風險。基于此,在政策上應鼓勵非銀行金融機構通過設立控股公司的方式開展綜合經營,允許其控股不吸收公眾存款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比如證券業務和信托業務在控股公司構架下即可實現綜合經營。保險公司也可控股信托投資公司,將保險資金通過信托的方式加以運用。包括證券、保險、信托、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以及其它形式在內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在金融創新和業務開拓方面,可以視條件設立金融控股公司。

    第三,對于實業資本控股金融機構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應堅決分離實業資本和金融資本,并從多方面切斷實業資本和金融資本在同一控制權下的關聯交易,否則由此形成的金融風險和道德風險會十分巨大。從絕大多數國家的情況看,實業和金融的混業是不允許的,法律上對金融機構持有企業股權或資產均作了極為嚴格的限定,即實業和金融一般不能處于同一控制權下,必須加以分離。

    二、引導資金合理有序流動

    金融一體化不僅催生了類似金融控股公司這樣的一體化組織,而且促進了資金在不同金融市場之間的流動。盡管我國實行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金融體制,但伴隨交叉金融產品和金融工具的創新,不同金融市場之間的資金流動,特別是保險資金、證券投資對銀行儲蓄的分流時有發生。

    1、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

    保險市場是最重要的金融子市場之一,保險資金的長期穩定性使其具備了資本市場機構投資者的獨特優勢。理論研究也表明:當居民的金融資產逐漸轉化為養老基金和人壽保險形式時,金融市場的品種、期限和利率結構都會發生深刻變化,表現為長期利率相對短期利率下降,企業直接融資的比率提高,資本市場相對貨幣市場發展更快。到2003年底,我國保險資金的運用結構是:銀行存款占52%,國債占16%,金融債券和證券投資基金僅占15%。隨著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的推進,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提高,保險資金的投資功能也須不斷完善。

    為此,在政策上應支持保險資金以多種形式直接投資資本市場,逐步提高社會保障基金、企業補充養老基金、商業保險資金等對資本市場的投資比例。要培養一批誠信、守法、專業的機構投資者,使保險公司為主的機構投資者成為資本市場的主導力量。一是放開對保險資金直接入市的限制;二是鼓勵發展投資連接保險等交叉金融產品;三是鼓勵發展以保險為主業、兼有證券投資等功能的金融控股集團。也可將保險產品的創新和保險控股集團的發展相結合。

    2、為證券經營機構融資開辟多種渠道

    一是建立證券機構向銀行融資的合理渠道。綜觀其它國家的經驗,銀行向證券機構融資時的主要風險是:(1)證券市場波動對銀行資產風險的影響。即證券市場波動導致抵押證券資產和相應的銀行貸款縮水。(2)利益沖突問題。比如美國主導的監管理念認為:銀行經營證券承銷業務或向附屬證券承銷機構融資,存在發生利益沖突的可能。這方面比較經典的一個例子是所謂破產風險轉移。比如銀行通過向證券承銷機構或投資者融資,能夠將不良貸款的風險轉移給社會投資者。再比如銀行利用內部信息在二級市場上買賣證券,也能將證券風險轉移給社會投資者。

    上述風險可通過設立"防火墻"等制度加以防范。比如美聯儲Y條例等監管規定,就對銀行承銷證券業務所占比重、銀行對證券承銷機構以及證券投資者的融資作了限制。具體包括:(1)銀行承銷證券業務的比重,不得超過其證券子公司營業收入的25%。(2)銀行一般不得向證券承銷機構提供日拆性融資。(3)證券投資者向銀行融資用于二級市場投資,也面臨嚴格的平倉風險。而在我國香港香港的銀行在對資信良好的熟客提供證券抵押貸款時,也設置了嚴格的補倉或強行平倉界限。銀行以自有資金投資股票時,也不得超過其資本金的25%。

    我國證券機構現有的銀行融資渠道包括兩個方面:(1)銀行間市場的批發渠道;(2)銀行柜臺市場上的股票質押貸款。近幾年來,銀行間債券市場和同業拆借市場的發展,為證券機構、基金公司的短期融資發揮了重要作用。股票質押貸款規模很小,發展不夠順利。為充分發揮銀行間市場對證券機構的融資功能,建議研究將股票質押融資引入銀行間市場的途徑、方式及相應的風險管理辦法,即證券機構不僅可利用債券回購方式融資,而且能利用股票質押方式從銀行間市場融資。

    二是發展多種形式的集合理財產品,為證券機構融資創造必要條件。發展多種形式的集合理財產品,不僅可以開拓多元化的投資渠道,推進儲蓄替代,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而且能直接開辟證券機構的融資渠道。目前的集合理財產品除基金外,還包括證券公司的受托投資產品、信托公司的集合信托計劃、保險公司的投資連接保險、銀行的多方委托貸款等。在發展集合理財產品方面,應研究以下問題:(1)監管標準的統一問題。由于實行分業經營、分業監管體制,不同金融機構推出的功能類似的集合理財產品面臨不同的監管標準。為此,應研究統一的集合理財產品管理辦法,統一集合理財產品的監管標準。(2)應研究跨機構集合理財產品的監管問題。特別是對涉及不同性質金融機構聯手推出的集合理財產品,應在融資風險的防范上作出具體規定。(3)對各種形式的私募基金產品,應研究相應的規范辦法。

    三是研究對金融機構開放企業年金市場的具體辦法。國際經驗表明:企業年金是資本市場的主要投資來源,是穩定資本市場的重要力量。根據有關資料的測算,美國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共同基金來自企業年金的投資分別占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和三分之一。日本債券市場和共同基金的主要投資來源就是企業年金。我國的企業年金市場潛力十分巨大,投資形式單一,應研究通過多種形式的集合理財產品開辟企業年金市場的具體辦法。

    三、完善金融市場的監管協調機制

    隨著金融一體化的發展,應建立有效的監管協調機制。一是金融機構一體化的發展,比如金融控股公司的發展,就對監管協調機制提出了相應的要求;二是交叉金融產品的發展,比如集合理財產品的出現,就對監管協調機制提出了相應的要求;三是金融市場一體化的發展,比如銀行間市場功能的擴展,就對監管協調機制提出了相應的要求。為此,應加強對金融控股公司、交叉金融產品、交叉金融市場監管機制的研究,以推動金融創新和金融市場的協調發展。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金融新聞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亞洲杯精彩視頻集錦
球迷關注亞洲杯決賽
雅典奧運FLASH演示
趙薇鄒雪糾紛
廣州新白云機場圖片集
二手車估價與交易平臺
健康玩家健康游戲征文
話題-上海與城市榜樣
可愛淘《狼的誘惑》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