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寶瓜分小金庫 直面中銀香港信任危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10日 13:00 21世紀經濟報道 | |||||||||
劉金寶參與瓜分“小金庫” 和廣北直面中銀香港“信任危機” 最后截稿 本報記者 何華峰 香港報道
劉金寶“總管”被停職 真的是劉金寶的后遺癥:劉參與了瓜分“小金庫”行為。在調查劉時,他舊時的兩位副手kk中銀香港副總裁朱赤和丁燕生也露出了馬腳。 繼8月3日中銀香港宣布朱赤和丁燕生因涉嫌挪用資金做私人用途而被停職以后,8月6日凌晨,中銀香港又一次發(fā)出通告。此份通告證實,前總裁劉金寶也正在接受內地司法機關調查,理由和朱與丁一樣,也是“涉嫌未經授權而將合并前成員行控股股東所擁有的某些資金分配作個人用途”。 “有關事宜是在劉金寶于2003年5月調回中國銀行接受調查過程中被發(fā)現的。”通告稱。 張德寶,一個新的名字也出現在通告中。他是劉金寶當時的“總管”kk前總裁辦公室總經理,也因同一理由牽涉在這一集體腐敗案中,接受內地司法機關調查。張德寶已于今年4月調回中國銀行總行任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 2001年10月,在原中銀集團香港十二行中十家銀行的基礎上重組而成的中銀香港正式成立時,劉金寶就任總裁,而張德寶是總裁辦公室總經理,他可能是最接近劉金寶的人。 一位知悉中銀香港重組的銀行業(yè)人士推測,劉金寶、朱赤和丁燕生涉嫌挪用的,可能是參與重組的十家成員行的不記在帳上的資金。當時的成員行都有一些資金可以自行支配,不記在帳上,叫做“福利金”、“福利會”或者“康樂委員會”,類似內地單位的“小金庫”,這些錢的來源是買賣股票、賣保險等一些代理性業(yè)務的回扣。大的銀行有幾百萬港元,小的銀行也有數十萬元,總數可能上千萬元,但不會過億元。 而香港的媒體報道,涉及的資金大約有3千萬港元,當時劉金寶向朱赤、丁燕生、張德寶等人表示,不如私分這筆錢,當作獎金慰勞大家重組上市的辛苦。眾高層論資排輩分錢,多則數百萬元,少則幾十萬元。 有“信任危機”嗎? 中銀香港現任總裁和廣北是在8月2日下午才接到通知,得知朱赤和丁燕生被停職的。和隨即作了快速反應,于翌日凌晨發(fā)出了正式通告告知公眾。在周五凌晨,中銀香港又發(fā)出通知,告知劉金寶和張德寶的最新消息。 去年5月,劉金寶出事,和廣北正是在危機中赴任的。沒想到一年之后,劉金寶的后遺癥再度觸發(fā)危機。 對和廣北來說,未來的幾周會是艱難的日子。盡管有不確切的消息,中行總行已經派小組到港協(xié)助處理,但和廣北會是直接面對員工、股東、監(jiān)管當局及媒體的壓力承受者。 和廣北的當務之急,是平息媒體和投資者的壓力。 在媒體方面,中銀香港先期已經做到及時溝通、實時發(fā)布信息,比去年劉金寶事件發(fā)生時有所進步。而最難過的一關,會是即將召開的中銀香港中期業(yè)績發(fā)布會,屆時和將直面媒體的拷問。目前,匯豐、渣打和東亞銀行已經公布了中期業(yè)績。 在投資者方面,中銀香港已經重申,劉、朱、丁、張四人的事發(fā)生在中銀香港正式成立前,與目前中銀香港的資產、負債和經營業(yè)績無關且沒有影響。 為了讓投資者確信,中銀香港董事會屬下的稽核委員會與獨立非執(zhí)行董事已展開調查,確認上述事件對該公司沒有影響。另外,香港金融管理局也已此事展開調查,中銀香港表示會積極配合。 在外界壓力得到緩解之后,和廣北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是重建信任。他將面對中銀香港空前的“信任危機”,一部分來自員工內部,另一部分來自監(jiān)管當局。 一位銀行業(yè)人士說,中銀香港有1萬多員工,現在士氣低落,“整個(劉金寶時期的)最高層幾乎一網打盡,那么員工還可以信任誰?銀行本身是經營信用的機構,而自身又發(fā)生信用危機,員工怎么對客戶解釋”? 對于香港監(jiān)管當局來說,中銀香港屢屢出事,雖然不會影響到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但是也令其飽受批評,甚至危及它的威信。 不過,香港署理財政司司長馬時享8月4日在廣州參加一個活動時說,中銀香港事件不是監(jiān)管的問題,他相信所有公司包括金融機構對其員工的操守都要注意,也不認為這會影響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據記者了解,香港部分人士對內地派出高級管理人員缺乏信心。香港金管局的一位高級官員甚至抱怨,以后不要派內地高級官員來了。 劉金寶本人派自內地,他有兩位副手派自內地,兩位副手請自香港,還有一個助手派自內地。目前只剩香港的副手林炎南一人清白。有人甚至稱之為“全軍覆沒”。 禍兮福所倚。如今,舊瘡一次性挖去,和廣北可能發(fā)現他的道路反而更開闊。 而對中國金融業(yè)來說,中國銀行紐約分行和中銀香港頻頻出事,可以讓內地監(jiān)管部門看到,海外上市和海外監(jiān)管對中國銀行業(yè)的“殺菌”作用。 一位銀行業(yè)人士分析,中國讓金融機構去海外上市,最主要的目的不是集資,而是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如果不去海外上市,沒有這些丑聞的教訓與代價,是建立不了現代企業(yè)制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