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經濟轉軌中的財政公共化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10日 10:01 中國財經報

  編者按:上期《思想廣場》刊載了呂煒教授《市場化進程與公共財政的范圍》一文,主要分析了公共財政在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發展路徑和不同模式選擇。本文將對經濟轉軌國家對財政職能的定位和公共財政的范疇選擇進行分析。

  現代市場經濟總體上具有國家干預的特征。在正常演進的市場經濟中,政府干預經濟活動的范圍基本上同“市場失靈”的范圍相適應,政府—市場的邊界有一個歷史形成和發
中行新上網抵債資產 理想系列寫字樓熱租中
無線精彩 無線雅典 走入香港夢想之都
展的過程。而在轉軌經濟中,由于市場是通過體制轉換來建立,沒有自然形成的過程,人們的觀念、市場制度的建設、經濟發展水平、轉軌中的體制關系等因素,使情況又更為復雜一些。

  向市場機制的過渡并不意味著政府從經濟活動中完全退出,而是政府管理經濟職能的轉變,即在體制轉換過程中,如何使政府職能處于恰當的位置。另外,在經濟轉軌過程中,作為改革的設計者和主要推動力量的政府,對市場形成本身起著重要作用。

  對俄羅斯和東歐各國的考察

  1989年以來,波蘭、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以及俄羅斯等原蘇聯國家和東歐各國先后制定并實施“向市場經濟過渡”綱領和計劃。在財稅體制轉軌方面,主要是通過改革使國家財政向公共財政轉化,縮小原有的財政范圍和規模。重點是兩個:一是財政作為政府行為不再直接干預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二是國家調控宏觀經濟的方式由以直接行政方法為主,轉向以間接經濟方法為主。

  但在實際執行中,這些國家的情況遠比預想差甚至完全相反。這是因為“休克療法”的核心是政府從傳統資源配置方式中迅速退出,這一步驟主要通過大規模的私有化和自由化來完成。但政府退出的結果并不是預期中的市場配置效率,而是產出的大幅下降和企業經營狀況的持續惡化。

  政府迅速退出

  導致財政能力大幅下降

  在轉軌國家中,企業曾經是國家收入的主要來源,改革初期這些國家對大量的國有企業進行了私有化,國家對這些企業失去控制就意味著失去了對財政收入的控制。另一方面,財政支出比重的迅速下降意味著政府基本放棄了對經濟的調控。在這種新自由主義的影響下,國家最大限度“離開”的結果是經濟的大幅衰退和持續的通貨膨脹。

  以俄羅斯為例,1992年1月關于價格自由化的總統令生效,標志著以私有化、自由化和市場化為基本方向的經濟轉軌開始。在隨后的一年內,政府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規模從資源配置中退出。配合政府管理經濟職能的放棄,財政范圍不斷縮小,財政支出大大削減。這種過快退出帶來了兩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一是轉軌過程中經濟危機與財政危機形成對峙局面,導致穩定經濟與穩定財政的措施相互矛盾。如果采取穩定經濟、遏制生產下降的措施,則必須運用政府手段擴大投資;如果著眼于解決財政危機、壓縮預算赤字,則要求大幅削減政府支出,減少國家投資。二者的不相容性使穩定經濟和穩定財政這兩個目標不可能兼得。

  在這種矛盾下,俄羅斯政府采取了優先穩定財政貨幣的緊縮政策,但在短缺和衰退的背景下,必然導致國內經濟情況的進一步惡化。同時,緊縮財政政策還造成企業稅收負擔過重,稅額竟占企業利潤的70%,而政府為追求無赤字預算又竭力壓縮國家集中生產性投資,結果整個經濟缺乏投資主體和投資熱情,社會再生產過程的循環和周轉條件被全面破壞。經濟運行從此進入漫長的恢復中,到2000年俄羅斯的GDP總量仍然只相當于1990年的64%。

  二是形成了轉軌過程中的制度真空,使轉軌失去了應有的駕馭。“休克療法”的失敗除了目標設計上的脫離實際,其實施的路徑一開始就排斥和否定政府在轉軌中的作用,否定政府在市場制度形成中的作用,一味地追求理想市場條件下的理想結果,即只要讓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就可以達到經濟的均衡發展。結果導致了新舊制度銜接上的制度真空,引發資源的非法配置,財政無法實施有效的干預。與此同時,政府在宏觀調控方面和保護本國經濟方面軟弱無力,經濟衰退還引發了社會動亂和政治動蕩。

  普京提出“俄羅斯思想”

  這種轉軌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動蕩和貧困一直延續了多年之后,才引起各方的反思。1999年底,普京總統提出“俄羅斯思想”,重新強調國家在政治、經濟體制建設中的作用,即通過政治上建立強有力的國家政權體系與加強中央權力,保證俄羅斯實現市場經濟的改革。在這種思想指導下,1999年俄羅斯經濟出現復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4%;2000年在全球經濟出現頹勢的情況下,俄羅斯經濟反而爆出亮點,經濟增長率達到9.0%,投資比上一年增長了近20%,外匯儲備達到300億美元,全年的國際收支差額達到10年來最高值約600億美元,通貨膨脹率被控制在21%以內。2001年和2002年,俄羅斯的經濟增長速度也保持了5.0%和4.3%。

  中國樣本的分析

  從實踐來看,我國將建立公共財政框架作為新時期財政改革的重要目標,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用不斷增強、財政改革不斷深化而逐步認識和明確的。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財政職能被定位為生產建設型——財政代替企業成為社會投資主體,成為社會再生產的主要構成要素。這一階段財政運行機制的基本特征是以低價收購農副產品和低工資為基礎,以企業利潤上繳為主要的財政收入形式;在支出機制上大而寬,在管理機制上高度集中。因此,經濟運行的好壞直接取決于財政投入產出的效果,經濟運行的矛盾也直接反映為財政收支的矛盾。

  我國財政公共化的改革是與市場化進程相銜接的,在漸進的過程中可明顯劃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財政通過逐步退出傳統的資源配置領域推動經濟運行機制的市場化,以存量縮小的方式體現自身職能向公共化內涵的轉變。

  我國從計劃向市場轉軌有一個比較長的量變積累期,時間跨度大致是從1978年到1992年。這期間就轉軌而言,是要在打破舊體制約束的同時引入新體制的活力,并使新舊體制配置資源的能力和范圍發生此消彼長的變化。因此這一階段的經濟運行同時包含了改革與發展兩個主題,財政活動范圍的界定十分復雜。一方面財政作為計劃體制下資源配置的樞紐必須被打破,以便讓體制外的資源能夠尋求自發組合的方式,這就是我們講的財政放權讓利的過程。

  另一方面,在配置方式的轉型過程中,財政必須繼續承擔確保社會經濟基本穩定的任務。這時的財政既要主動推進改革,又實際承擔著改革所帶來的損失和成本,收支矛盾加大,平衡能力下降。財政的角色是多重的,財政與經濟的關系也比較混亂、復雜。由于市場機制尚在形成中,市場與政府的關系界定還不清晰,財政的職能也缺乏清晰界定的前提和基礎。

  因此,這一階段總體上是一個傳統資源配置方式逐漸被削弱、瓦解的過程,這種被削弱、被瓦解既表現為財政在經濟增長中地位和比重的下降,也表現為財政體制內部分權化過程中,中央財政地位和比重的下降。嚴格地講,財政在這一階段屬于被改革的對象,其體制變動既來自于改革的壓力,也來自于對維持基本平衡能力的底線的死守。

  但是,這種漸進退出所帶來的制度變遷效果是積極的,既推動了市場機制的逐漸形成,又保證了經濟的穩定增長。與俄羅斯相比,我國財政支出占GDP的比重雖然也呈下降趨勢,但這種趨勢是平滑的、漸進的。

  另一個支撐這種漸進退出的證據是在這一階段長期保持的財政對國有企業、居民等的各種政策性補貼。這些補貼在總量縮減的同時起到了結構性補償的效果,對于價格改革和國有企業經營起到了穩定器的作用。

  第二階段:財政通過自身改革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財政體制框架,逐漸將財政公共化的目標定位于彌補市場失靈,同時在這一過程中以增量拓展和存量結構性調整,繼續完成傳統職能的退出和對改革進程的駕馭。

  1992年我國確立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改革目標,在此以后的過程中,我們在實踐中逐漸突破了市場化初期將市場經濟等同于無政府、將政府等同于“守夜人”的極端、古典思想的束縛,對財政地位及職能的認識也就更深入了一步。即經濟體制轉軌、傳統資源配置方式的轉換、財政按傳統方式配置資源能力的削弱,并不應該等同于財政地位的被削弱。

  1994年我們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工商稅制和分稅制財政體制的改革,第一次真正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建立新的財稅體制框架。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提高了中央財政收入占全國財政收入、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這兩個比重。“兩個比重”的提高增大了財力安排上總體的回旋余地。

  因此,從實際效果來看,財政體制對市場化進程的適應與配合是積極的,但是財政體制在某些方面的過渡性特征也是明顯的,突出表現在財政職能的界定和各級財政的關系界定上,并導致財政在支持經濟發展的方式上缺乏明確的界定,財政收支結構和范圍還不盡合理;財政在支持其他事業發展方面的職能界定還不清晰。這些過渡性特征仍然對經濟社會發展構成體制性的約束。

  在隨后的近十年中,我們的認識和實踐又經歷了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對新時期市場—政府的關系作了新的界定,明確提出要在完善財稅體制的基礎上,“完善財政政策的有效實施方式”。伴隨這一過程,我國在稅制方面的改革(如所得稅分享、稅費改革)、支出結構的調整(增加對社會保障、教育、科學等的支出)也在漸進推進中。

  總體而言,中國的經濟改革是在政府主導下進行的。為了能夠充分利用已有的組織資源,保持制度變遷過程中社會的相對穩定和新舊制度的有效銜接,政府在改革出臺的時機、步驟的把握、利弊的權衡、變遷進程的調整等方面都起著決定性的組織和領導作用,財政也為推動制度變遷掌握著資源配置權限與范圍的進退尺度,在市場培育和市場彌補兩方面發揮作用。

  中國政府在轉軌中的作用以及財政政策的效果也越來越受到國際組織的肯定。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和瑞士國際管理與發展研究院每年組織和公布國際競爭力評價,轉型國家國際競爭力比較要素及排名中,中國以26名的高分排列在所有轉軌國家的第一位。在對政府作用進行評價時,中國在6個大的方面、30多個指標綜合排名轉軌國家第一位。

  認識公共財政范圍的基本看法

  通過對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和轉軌國家公共財政發展模式的探討,本文對如何認識公共財政范圍有以下幾個基本看法:

  財政活動的范圍是圍繞政府與經濟的關系展開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這一問題轉化為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市場的私人特征和效率原則決定了財政的公共特征和公平原則。二者構成了資源配置的兩種方式和兩種價值取向。因此研究公共財政的隱含前提是市場經濟背景,首要內容是這一背景下動態的政府—市場關系,也就是說,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決定了政府職能的邊界,并最終決定了公共財政的范圍。

  在這樣的認識下,公共財政的研究既是一個理論命題,更是一個實踐框架。一種經濟運行只要是以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基礎方式,其財政模式就必然應該是公共性質的或趨向于公共化的。只是囿于市場發育程度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其公共財政的進展程度以及與其配套的職能、體制、管理系統會有很大的不同。

  財政在作為一個經濟范疇的同時,也是一個政治范疇,既要強國富民,又要治國安邦。財政通過收支活動進行的資源配置,從方式上講不是以價格波動和市場出清來進行,而是通過政治程序來完成;從目標上講不僅局限于經濟增長和效率最大化,還有特定的國家利益和目標。因此不同的國家性質和政治制度使公共財政的內容和形式更為復雜。再加上社會、歷史、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同一個公共財政命題下,實踐框架呈現出多樣性和特殊性。

  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關于政府職能強化、財政活動范圍擴張的案例至少有兩種類型:一是市場過弱、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條件下,政府干預以彌補市場功能的不足;二是市場經濟發展到高級階段,市場機制運行的內在矛盾深化,需要政府進行一定的替代和矯正。

  對于轉軌國家而言,公共財政建設有著與成熟市場經濟國家完全不同的歷程。西方的公共財政是在市場形成與發展過程中、在政府財政活動中自然形成的;轉軌國家的公共財政則要在經濟體制由計劃向市場轉軌過程中、在政府職能轉換中、在傳統計劃型國家財政的基礎上、通過政府的主動安排和作用來形成。不論轉軌路徑如何選擇,財政公共化的內涵事實上都包括兩個步驟:一是以財政傳統職能的退出推進市場化的形成,二是以逐漸生成的市場機制界定和規范財政活動的范圍。因此財政公共化與經濟市場化的契合情況直接決定著轉軌的績效。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亞洲杯精彩視頻集錦
球迷關注亞洲杯決賽
雅典奧運FLASH演示
趙薇鄒雪糾紛
廣州新白云機場圖片集
二手車估價與交易平臺
健康玩家健康游戲征文
話題-上海與城市榜樣
可愛淘《狼的誘惑》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