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電荒的背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10日 07:10 商務部網站 | |||||||||
拉美電荒固然有自然條件的因素,但電力交易和投資領域存在的問題也是導致危機擴大化的重要原因。 在現代社會,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出現電力恐慌都不是什么稀罕事,這在發展中國家尤其突出。比如在廣大拉美國家,近幾年來就曾多次突發電力能源危機。今年6月,墨西哥城市政廳就曾在三個區實施拉閘限電,使得一直以為電荒不會降臨首都的該城居
上個世紀80年代初,拉美各國開始了開放電力市場的改革,多數國家的電力企業實現了民營化,電力系統實行了“縱向分開,橫向競爭”的改革思路,即電網中發電、輸電和配電環節分開,各自環節中充分引入競爭機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與此同時,改革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合理的部分,如定價機制、電力來源單一等。拉美電力危機固然有自然條件的因素,但電力交易和投資領域存在的問題也是導致危機擴大化的重要原因。 電費定價機制僵化的弊端 電費是反應電力市場供求變化的主要指標,但是考慮到電力同國計民生的重要聯系,部分拉美國家為防止電力價格出現巨大波動傷害消費者利益,特別制定了長期市場調控價格,這種價格通常反應了未來幾年中的平均電力成本,卻無法讓消費者同電力供應的動態成本掛鉤,從而降低了消費者在枯水期或用電高峰期等電力成本較高時節約用電的激勵效應,這種狀況在智利和秘魯尤為突出。 智利1982年完成了電力市場化改革,是拉美取消電力管制最早的國家。目前,占電力供應總量70%的民用電按市場調控價格供應,這種價格由成本價和傳輸價組成,其中成本價包括容量電價和電量電價,類似于中國發改委計劃在東北電網實施的“兩部制電價”。容量電價由政府對電廠固定成本審計后確定,電量電價則是國家能源委員會每6個月根據未來4年的電力平均邊際成本確定,通常這種價格反映了電力市場長期的供求趨勢,但無法體現突發事件,如干旱等,對電力成本造成的影響。 智利1998年經歷了上世紀最為嚴重的干旱,干旱立即在智利引發全國性電荒,其根源歸咎于僵化的電力定價機制。民用電是智利電力消費的主體,其市場調控價格反映了電力市場長期供求趨勢,卻忽視了偶然因素如干旱等造成的電力短缺和電力成本上升等。盡管政府此前為避免出現電力供應短缺,規定如出現突發電力短缺,發電或配電公司必須參照往年平均供電量對用戶做出差額賠償,從經濟學角度看,這種做法對那些認為斷電損失低于差額補償的小用戶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從而間接減少用電量,但是在干旱期間,這種機制卻難很好運行,因為政府同時規定,如果當年的旱情高于政府制定未來四年平均成本價格的旱情參數,企業可以不支付差額補償,如此一來,用戶由于無法得知電力供求的動態市場價格,節約用電的積極性并不高。 最近幾個月,秘魯出現持續干旱天氣,4月份主要水庫蓄水量較往年平均水平下降24.8%,而秘魯水利發電比例占發電總量的85%,電力供應量減少致使其動態交易價格(市場價格)由2003年5月的每兆瓦時20美元增加到今年5月的每兆瓦時100美元,而民用電力價格,即市場調控價格(秘魯電力定價與智利類似,調控價格為未來四年的長期平均價格)卻仍維持在25美元每兆瓦時。這就導致兩方面后果,一方面,消費者節約用電激勵減弱;另一方面,在動態發電邊際成本高于國家調控價格的時候,一些發電企業為減少損失不愿按調控價格把電賣給下游配電商,配電企業也就無從取得供電合同。為防止出現電力供應緊張局面,秘魯國有電力公司決定與本國配電財團按低于市場價格的調控價格簽訂供電協議,市場價格與調控價格的差額就變相成為國家提供給居民的補貼,此舉被認為是國家為消除電力市場短期失衡而采取的干預措施,盡管短期內可以緩解電力供應緊張局面,但長期來看,以高于成本價出售電力的國有電力公司勢必會遭遇財政困境。 電力投資體制性障礙的影響 “開源節流”是保證電力市場供應穩定的長期策略。完善消費者根據市場供求節約用電的自發機制固然重要,隨著經濟的擴張和電力需求的增長,“開源”的重要性也逐步凸顯。但是在部分拉美國家,電力行業投資仍然存在諸多體制上的障礙,如巴西的“計劃模式”和墨西哥能源部門的“零開放”政策。 巴西電力系統改革自1999年3月開始,2001年電力危機前完成。長期以來,巴西政府鑒于該國水利發電比重大分布集中的特點,采取了所謂的“計劃模式”,即國家電力系統運營中心根據電力公司預先簽訂的合同供應量對電力進行聯合調度和分配,從而達到電力供應的整體平衡。這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對電力資源的長期分配平衡使用起到了效果,但卻為電力行業的再投資埋下了隱患。政府規定,配電企業2002年之前的銷售電量應100%以預先簽訂合同的方式向發電企業購買,2002年之后,合同購買量每年遞減25%,直到2006年電力交易市場才可以完全放開,這種遞減合同購買量的方式能夠有序地引入競爭機制,但是,既然電力市場100%的供應已經由合同的方式確定下來,剩下的市場份額幾乎為零,新投資者進入市場的積極性必定大為降低。 2001年上半年,巴西中北部地區出現嚴重干旱天氣,主要水庫蓄水量達到近30年來最低水位,電力供應危機隨后而至。據統計,在20世紀80年代,巴西電力部門每年的投資都在100億美元以上,而90年代由于電力行業民營化進展緩慢和結構性失調,每年的平均投資只有40億至50億美元,導致電力需求增長速度年年超過供應的增長。專家認為,如果巴西電網輸電能力足夠強,南方未遭受旱災地區的發電量完全可以緩解中北部地區的燃眉之急。 墨西哥傳統熱力發電占發電量的73%,熱力來源主要是天然氣。但是近年來,天然氣和電力網絡基礎設施投資滯后,上游導致天然氣輸送量不足,下游導致電力傳輸能力不足,因此,墨西哥能源專家提醒,能源短缺危機很可能在墨西哥出現。在這種情況下,加速天然氣和電力生產基礎設施的現代化是解決墨西哥能源危機的當務之急,但墨西哥憲法中關于能源市場的“零開放”政策卻阻斷了國內外融資的渠道,從而使已經面臨財務危機的墨西哥能源部門無法取得急需的資金。 美國美林證券分析師卡洛斯?佩爾隆格指出,由于墨西哥憲法禁止能源部門開放,因此墨西哥能源部門的技術改造和基礎設施投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國家撥款,這些撥款多數情況下根本無法滿足需要,“未來5至10年,墨西哥政府只有通過大規模舉債為陷入困境的墨西哥聯邦電力委員會(墨國家電力公司)改造! 。ㄐ畔碓矗厚v秘魯經商參處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