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風險高坡車貸被迫剎車(曝光·關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10日 03:40 人民網-市場報 | |||||||||
盧東華 個人汽車貸款是面對廣大自然人的消費信貸,由于有著良好的經營效益和市場預期,因而受到銀行和買車人的歡迎,車貸人成為銀行的黃金客戶。然而,車貸業務好景不長,就從巔峰隕落下來,被不少銀行踩了“急剎車”,甚至完全中斷了車貸業務。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從4月開始,連續3個月汽車產銷均處下跌態勢,而因過多壞賬導致的緊縮的汽車消費信貸無疑是銷量下跌的主要因素。今年僅有10%的新購汽車能從銀行得到貸款,而去年這一比例為30%-35%。 隨著汽車消費貸款量的增加和時間的延長,汽車消費貸款的風險大量顯現,不良率逐漸上升,有的已經達到10%以上,高的甚至達到了30-40%。車貸已成為危害銀行資產安全的新風險源。 一位在工商銀行基層網點的客戶經理認為:汽車經銷商將經營風險正轉嫁給銀行。以該行為例,個人汽車消費貸款均采用間客式貸款流程,即客戶首先與汽車經銷商簽訂購車合同并交首付款,由汽車經銷商擔保,銀行受理貸款申請,經過調查借款人資信情況,審批、簽訂合同等一系列程序放款至汽車商賬戶。這種貸款方式促使汽車經銷商借助銀行汽車信貸,提高汽車銷售的數量,增加盈利,但就汽車信貸風險來說,對汽車經銷商的影響僅是存放在銀行的那部分償付保證金,而保證金的數額與汽車消費貸款余額相差甚遠,所以絕大部分的購車壞賬隨著購車人的汽車貸款轉嫁到銀行的身上,銀行代替汽車經銷商承擔了不良貸款的風險。原來同銀行一起承擔風險的保險公司由于落實保監會通知精神而撤出了保證保險領域,致使全部的車貸風險落到了銀行的身上,加大了汽車貸款風險。 一家建設銀行個人消費貸款中心的主管認為:目前車貸風險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信用風險。所謂信用風險,是指借款人不能按期足額歸還消費貸款本息的風險,它跟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和還款意愿息息相關。任何一個借款人都有信用風險,但是,不同的借款人,其還款能力、還款意愿不相同,那么其信用風險度也不相同。有的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可能因為收入來源、各種收益性資產的受損而導致無力償還到期貸款,這里面存在不可抗拒的因素,也存在還款意愿較差的問題。當前由于我國沒有建立統一的個人征信體系,個人的信用狀況完全依靠自然人的實際履行,沒有任何參考依據和控制手段,個人信用觀念淡薄,即使借款人出現貸款違約情況,由于信息不對稱,借款人通過跨行申請,原來的違約銀行也無法阻礙借款人、保證人的信用活動,這種狀況使銀行失去了對借款人、保證人的信用考察和控制,這是個人汽車消費貸款中的最主要的風險。同時,由于汽車的活動范圍較大,借款人活動不定,從而造成目前最難控制的貸款風險。二是擔保風險。所謂擔保風險是指由于擔保的方式、擔保的能力等方面給貸款的安全造成的風險。目前汽車消費貸款是以借款人所購車輛作抵押,再由借款人提供另一個自然人作保證,汽車經銷公司提供全過程的保證擔保,似乎這樣的貸款安全系數已經很高,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一旦借款人違約,保證人的擔保責任追究是非常困難的,按照法律“物保優于人保”的規定,必須要對借款人的抵押物處置完畢以后,剩余的債務由保證人承擔,現實的問題是處置抵押物會遇到種種困難,比如車輛出現事故尚處在理賠過程中;再比如借款人和抵押的車輛一同消失等,都會形成擔保實效不能落實。目前,雖然有些汽車經銷公司提供每期的履約墊款,但是,汽車經銷公司大多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上級行要求評級要達到AA信用等級,許多經銷公司難以達到這個標準,同時,即使達到了,他們又有多大的擔保能力,能夠承擔多大的風險責任,都是個現實問題,如果再出現類似于保險公司退出履約保證保險市場一樣的結果,汽車消費貸款的風險就全部落在了銀行頭上,這也是銀行望而止步的重要原因。 中國銀行一家營銷部門的經理在經過幾年的車貸實務操作后,也深刻感受到汽車消費貸款所面臨的風險。他說:由于各種汽車的推陳出新和更新換代加快,市場競爭十分激烈,汽車價格呈下降趨勢。目前銀行規定自用車貸款最高額一般不超過購車款的80%,營運用車貸款最高額一般不超過購車款的70%。進口車價大幅下降必將沖擊國產車市場,國產車價格也會出現明顯的下降。面對汽車如此高的折價率,存在著抵押不足的風險。另外,銀行還面臨車貸“假按揭”風險。銀行與汽車經銷商之間沒有強而有力的約束機制,沒有規定購車首付款收據樣式以及首付款存入銀行結算戶,銀行無從確認首付款的真實性,這無疑增加了借款人與汽車經銷商聯合進行“假按揭”的風險變數。由于貸前、貸后管理疏漏,也讓借款人有機可乘,帶來車貸風險。 農行“自揭”目前其車貸存在的六大問題:一是從內部管理上沒有建立起與個人消費貸款要求相適應的信貸管理體制,一些分行不同程度存在著“私貸公用”的現象;二是在對客戶的選擇上,層次相對較低,造成營運性車輛貸款占到全行汽車貸款的40%以上,加大了營運車輛的還款風險;三是在對經銷商選擇上把關不嚴,在經銷商評級、授信、準入退出等管理上,缺乏系統完善的制度辦法;四是過度依賴保險公司發展汽車消費貸款,部分行在業務開辦前期失去了把握客戶準入條件的主動權;五是汽車消費貸款管理環節多、內控不到位;六是電子化系統存在較多問題。而業界認為,隨著農行的“隕落”,車貸“寒流”還會持續。 《市場報》 (2004年08月10日 第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