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解讀) 金融改革開放步點加快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07日 08:01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 |||||||||
最近,金融業改革和開放的消息不斷。特別是8月3日,銀監會公布修訂后的《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放寬外資銀行市場準入標準,簡化外資金融機構市場準入程序,以促進外資金融機構合法、安全、健康地發展。 在此之前,我們注意到,繼新橋持股深發展17.4%之后,匯豐又收購交行19.9%的股權。去年末,國務院向中行和建行注資450億美元。今年6月10日,建行發布公告,將以分立的
另一方面,渣打參股光大銀行的談判也在積極進行,渣打堅持要求持股比例要在15%以上。由于按照國家規定,中資銀行向境外投資者出售股權最高不能越過25%,否則銀行將由中資變成合資。目前,亞洲開發銀行和光大控股兩家境外投資者,已分別持股1.90%和21.39%。要滿足渣打的要求,光大銀行外資持股比例必然超過25%。光大和渣打已就收購價格初步達成一致,每股定價1.6元左右。為了留住渣打,光大將與銀監會溝通,申請特許權;或者爭取不再把光大控股算作外資股東。 在銀行改革開放緊鑼密鼓的同時,資本市場上也是消息頻傳。保險資金直接入市談論很久,始終未能破題,現在,保險公司獲準投資可轉債算是開了個頭,盡管保監會有暫不得轉股的規定。近日,證監會和國資委又推出了以股抵債的試點,一方面試圖解決大股東侵占上市公司巨額資金的問題,另一方面,試圖解決上市公司股權分置和國有股的流通問題。 什么是一個好的金融體制?其宏觀標準是必須有一個健全的金融體系和金融結構,即不僅要有一個有效的銀行系統,而且要有一個獨立而有效的資本市場體系。其微觀標準是要有一個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我國金融體制尚不健全,這次宏觀波動和宏觀調控進一步暴露了其存在的重大弊端,顯示投融資體制的改革已刻不容緩。盡管有種種不足,發改委準備了五年的投資體制改革終于出臺,金融體制再造將大踏步前進,而銀行改革則是重中之重。這是因為我國目前仍然以間接金融為主導,去年全年銀行信貸投放2.99萬億,而證券市場直接融資不過2000億左右,占不到7%。由于國有銀行壟斷尚未打破,部分銀行的經營行為存在很大扭曲:一是官員點貸;二是私人騙貸;三是銀行亂貸,不問資質債信,不考慮還款保證。于是,貸款集中流向壟斷行業,流向大客戶,一般行業和中小客戶告貸無門。本來我國銀行業的不良資產就已不少,今年5月24日,標準普爾發布最新信用評級報告稱,中國內地銀行業的不良資產率達40%,再加上此次宏觀調控,又可能形成新的不良資產。如果再看看資本市場,接管南方證券,閩發證券出問題,德隆遇上資金鏈斷裂的麻煩,還需要大量資金善后。不僅如此,主板市場的遺留問題成堆,中小企業板推出不久,也出現了江蘇瓊花隱瞞2500萬委托理財不予披露的誠信危機。可見,我國金融業潛藏著很大的危機。盡管由于投資渠道太少,實際利率為負,老百姓仍然把錢往銀行里存,銀行一下子還不會發生流動性危機,但這種安穩的日子還能維持多久呢?因此,我們的改革既要有緊迫感,也要盡量減少改革措施的失衡和負面影響。比如,建行分拆,部分上市,如何避免現行資本市場上母子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是一個大問題。又如,以股抵債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是,面對侵占上市公司577億元的巨額欠款,這一舉措能否就此全部化解?更何況是市場定價和微觀決策,還是像當年國有股減持一樣,是政府定價和宏觀決定,有可能成為試點成敗的關鍵。更重要的是,金融對外開放的步子很大,這是對的,但對內開放的步子太小,或者說尚未真正起步,為什么不能給民間資本以國民待遇呢? 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利率市場化是題中應有之義,而且非常關鍵。從目前來看,利率調整又陷入了兩難處境:雖然隨著美聯儲升息我們有了提高利率的空間;但是,一方面,由于經濟景氣回落,再升息可能對下一步經濟發展不利。另一方面,上半年的通脹率3.6%,存款實際利率為負,貸款實際利率只有1.71個百分點,能得到貸款就有利益,這無異于刺激了企業的貸款需求。更何況提高利率并不能消除因利率管制而導致的投資和經濟波動。有人說,企業對利率變動不敏感,國有企業是如此,民營企業卻不是這樣;壟斷行業也許不敏感,但市場化程度高的行業卻相當敏感。須知,利率高低對投資活動有著重要影響。在利率市場化的經濟中,如果其他條件不變,經濟低迷時期,資金需求不足,供給相對增加,導致利率水平走低,企業融資成本相對降低,投資規模將會增大,最終導致經濟走向復蘇;而在經濟高漲時期,由于資金需求增加較快,導致利率水平走高,使企業融資成本提高,就會抑制企業投資,阻滯經濟過熱。這時,該機制是自動實現的。但我國投資資金利率是受管制的(如銀行存貸款利率),利率生成機制不能反映資金供求的變化,削弱和抑制了利率對市場主體的信號作用和引導作用。在經濟高漲時期,由于管制利率低于市場均衡利率,導致資金需求過度、投資和經濟過熱,引發通貨膨脹;而當經濟不景氣時,由于管制利率高于均衡利率,導致資金需求不足、投資低迷,從而加劇通貨緊縮。利率管制已成為加劇經濟波動的重要原因。本次宏觀波動就是證明。雖然現在我們已經擴大了利率浮動空間,但仍是管制利率,不是市場利率。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使利率真正由資金供求決定,真正反映市場供求關系,并自動成為平抑投資和經濟波動的重要政策工具。上海證券報張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