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城市個性及其培育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05日 09:06 中國經濟時報

  城市個性表現為城市某些構成要件的專有性或顯著性。這些專有性或顯著性就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在城市化浪潮中,就是城市的生命力和競爭力所在。成熟的城市個性,具有多重性和多元發展的特點。城市個性多元發展,才能形成城市內涵的豐富性和巨大潛能。城市個性如同人類的個性一樣,不能倉促“打造”,只能自覺培育與涵養。培育城市個性必須堅持承續與創新的統一。

周旋于幾個男人間的她 斗三國與眾將一拚高下
美女啦啦隊招募中 財富之旅誠邀商戶加盟

  肖來青

  無論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推進過程中,還是在地區(國家)經濟發展戰略中,城市總是處在一個個戰略節點上,其作用是支撐和推動性的。而要使這種作用發揮得更好,加快城市化進程就成為必然。在人們普遍具有這種共識并由此產生的城市化浪潮中,城市與城市的競爭也就不可避免。這種競爭不僅表現在可以量化的實力上,更表現在不可量化的個性特色上。

  城市個性:

  城市生命力和競爭力之所在

  所謂城市的個性,不是指城市與農村的區別點,而是指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區別點。這種區別點不在于城市的細枝末節的不同,而在于城市主要構件上的差異。一般來說,個性鮮明的城市,在主要或重要構件上往往有其獨特性(專有性)或顯著性。而正是這種“人無我有”或“人有我最”的東西,形成了城市無窮的魅力和賴以恒久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我們向往和憧憬一個城市,很大程度上是為這座城市物質和文化的獨特個性所吸引。在巴黎,我們時時為其高雅浪漫的具拉丁氣息的個性風格所陶醉;在羅馬的黃昏,目睹臺伯河的靜靜流淌和即將為暮靄所吞沒的古羅馬廢墟,我們為其載滿歷史蒼茫感的個性風格而感動;在威尼斯,你處處可以呼吸到剛朵拉小舟挾著亞德里亞海腥風撲面而來的熱情;在維也納,一草一木都洋溢著貝多芬、莫扎特的音樂華章。就國內來說,北京的大氣、上海的時尚、西安的古樸、蘇州的精致,千百年來,魅力永存。

  城市的個性是城市獨特的、持久的內涵。有個性的城市,才是有特色的城市,有魅力的城市;也才是有生命力和競爭力的城市。就全局而言,城市走個性化發展之路,才能形成城市間的相互協作共生的良性發展局面。城市的個性愈鮮明,其對周邊城市的協作互補作用便愈強,也就愈容易產生出個性化的經濟和個性化的人文,而它們又反過來進一步提升和豐富城市的個性。但是,在推進城市化進程中,我們也看到與這種認識相反的現象,這就是多年以來我國一些城市一直存在的盲目模仿的通病:城市的規劃建設不是在城市的個性特色上做文章,而是中小城市模仿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模仿國際化大都市,追求最大的廣場、機場、劇院和超高建筑。這種情形正如一位專家的比喻:一個中小城市建一個特大的廣場或劇院,就像一個打著赤腳的農民穿著一身筆挺的西裝一樣,怪難看的。一些大城市,過分追求建筑的華麗氣派,結果就像俗氣十足、打扮妖艷的貴婦。城市特有的審美價值和旅游價值喪失殆盡,城市的個性特征一天天從人們的心目中淡化和消失,城市的生命力與競爭力就徹底葬送在盲目效仿中。

  中國城市“同質化”嚴重,是不爭的事實,也是國內外專家的普遍看法。德國建筑學會會長漢派爾在看過中國的城市建筑之后,感慨萬千:“現在我駕車從北京外圍向內時,我不知道自己有哪里?我可能是在邁阿密、新加坡或在法蘭克福,所有的高層建筑都是一個樣,沒有各自的特殊的個性,只有從寫的字上我才能看出是在中國。這不是一個好的未來。我到過上海等其他中國城市,我認為中國的城市正地發展中一步步失去自我。”漢派爾的這番話,應當成為我們的警策。

  城市個性的多重性與多元發展

  跟成熟的人物一樣,成熟的城市,其個性特征也大都表現為多重性和多元化發展。人們總有這樣的經驗:成熟的城市個性鮮明、強烈、豐富、穩定。這其中的“豐富”二字,即指城市個性具有多重性或多元性特征。就是說,一座城市,可以同時在空間形態、經濟形態和文化形態諸方面具有自己突出或獨特的個性特征。對于城市的個性,還可以從城市與城市的關系及其在一定區域的功能上,區分為區域中心城市、衛星城市、旅游休閑城市等;至于城市格局和建筑風格,更可千姿百態、各具特色。而生態城市、信息城市、學習城市、法治城市、衛生城市、文明城市等,都不屬城市個性的類別,而是每座城市都應力求實現的目標。

  城市個性的多重性或多元化發展,既滿足了城市居民對物質和精神的需求,又為城市自身持續穩定發展創造了條件。這是因為,在城市多重或多元個性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在長期的互動和互補中形成一種有機的組合。這種組合本身又是一種特定的(或個性化的)、穩定的結構;在這種結構中,城市的任何一種個性特征都更為穩健,它們更不容易因外部影響或沖擊而消逝。相反,個性單一化發展的城市,特別是憑藉某一產業形成單一個性的城市,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卻時興時衰,波動很大,有的甚至一蹶不振。當然,同一城市的多重個性,不一定具有同等的市場價值和競爭優勢。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城市個性的市場價值和競爭優勢,常常出現此起彼伏的現象。此時某一個性更受市場青睞,彼時另一個性更具市場誘惑力。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它是人們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使然,也是市場競爭規律使然。個性多元化發展的城市,由于“元”與“元”之間有相互彌補和相互牽動的作用,就不至于在市場競爭中喪失優勢。應當說,豐富的城市個性,就是豐富的城市資源。但在現實中,一些城市的決策者、管理者和經營者對此并不在意。他們常常忽視個性的多元化發展,而取個性單一化之道,雖然有時也產生了風暴般的轟動效應,但總難走出大起大落的發展怪圈。出現這種情況,我想除了某些領導者決策草率之外,恐怕還有知識缺乏的原因。我們常常從媒體或會議上看到一些城市圍繞一座城市的個性在爭論:你說這是它的個性,他說那是它的個性。爭來爭去沒有結果。出現這種爭論,就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城市個性具有多重性。

  城市個性多元發展的意義,不僅在于城市自身的穩定發展上,還在于它對區域經濟及社會發展的影響上。人們常常看到,個性多元化發展的城市,不僅對城市內部的凝聚力要遠遠大于個性單一化發展的城市,而且對周邊地區經濟社會的吸引力和輻射力也要遠遠大于個性單一化發展的城市。這期間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個性多元就是資源多元、能量多元、優勢多元,因而它對周邊地區的吸引力和輻射力自然就是集合式的了。而“集合”的巨大效力不僅因為量的增加,還因為能的良性互動。與此相反,個性單一就是資源單一、能量單一、優勢單一,當然,它的吸引力和輻射力之有限也就可想而知了。

  正因為如此,我們在張揚城市個性的鮮明性、強烈性的同時,絕不能忘記張揚城市個性的豐富性、多元性。一座城市,只有當它具有鮮明而豐富的個性時,才能更具影響力、生命力和競爭力。

  承續與創新結合,

  培育城市個性

  鮮明而豐富的城市個性是如何形成與發展起來的?不同的社會地歷史階段有不同的因由。中外歷史證明,現代工商業城市,起源于傳統的商業城鎮,即農業時代的城鎮。在農業時代,城市是一個“自然”的歷史演進過程,是歷史的積累過程。它沒有預設的發展目標,沒有政府的強制推進(政治性、軍事性城市除外),只有因“自然”選擇而形成的個性化特點。就是說,農業時代的城市個性是“自然”發育而成。目前,世界范圍的國際化大都市,幾乎都是這種自然選擇的結晶。由于中國長期處于農業時代,因而中國的城市個性基本上屬于自然發育而成,許多城市都深深打上了“自然經濟”的烙印。工業時代開啟了城市發展的新階段。巨大的工業企業的存在和發展需依托城市條件,資源集聚和高效率生產又使工業城市“像閃電般迅速成長起來”,城市發展進入了“城市化”時期。因自然發展而形成的城市個性,在這一階段演化為城市的同質化發展,城市出現了驚人的相似。用工業化的思維建設和發展城市,城市由“自然”的演進過程變成了“快速”生產的過程,由“個性化的成長”變為“共性化的制造”。所以,我們看到:工業時代的城市較少個性,即便有個性也多屬急功近利“打造”而成(如同制造機器)。由于它缺乏本土的歷史與文化根基,城市個性非常脆弱,常常一夜之間就消失掉,尋不回。信息革命的出現對城市發展的影響由于時間短,尚無明顯的結果。但信息革命揭示出的一些深刻變化,對未來城市的發展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信息的高度密集,使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也使城市的運行加速,城市科技化、現代化成為必然;同時信息的快速交流,又促使城市發展走兼容并蓄之路;而信息化又讓人們產生求新求異的心理。

  因此,可以想見,現代城市一方面要在兼容并蓄中走向現代化,一方面又要發掘和展示自身的個性,以滿足人們求新求異的心理需求。許多人會把兼容并蓄“簡化”為仿造甚至“克隆”。因為這樣省事得多(信息化為克隆創造了條件)。然而,克隆的隨意性,意味著克隆自身的貶值。既不要克隆別人,又要避免被人克隆,這才是信息化對城市發展的重要啟示。據此啟示,筆者認為,城市個性的發展,必須既保持自身歷史文化傳承(不易被人克隆),又要大膽拓展和創新。即是說,城市個性既不能完全任其“自然發展”,又不能倉促“打造”,而只能積極地培育。克隆技術雖然發展很快,據說已經達到克隆人的先進程度,但是,它能克隆人的肉身,卻無法克隆人的文化內涵。在高科技時代,發達國家的城市建筑也許能夠被克隆,但含有鮮明深厚的地域精神文化的城市個性卻永遠無法被克隆。(正因為如此,筆者在此論及城市個性發展時,力求避免使用“打造”、“鑄造”、“塑造”之類的詞語,而使用“培育”一詞。)

  培育城市個性,必須擯棄盲目克隆的陋習。因為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千城一面”尷尬的出現。有些城市不是根據自身條件的限制和本身發展的需要,進行富有特色和個性的城市規劃,而是中小城市模仿大城市,大城市模仿國際化大都市,人為地過度開發建設,大事鋪張和奢靡浪費。不是以尊重和保障市民的生活發展權利為前提,而是滿足于表面上轟轟烈烈,結果變成脫離社會發展現實的短期行為。城市建設不是在特色和個性上做文章,而是在“大”與“高”上相互攀比。

  培育城市個性,必須注重維護好歷史傳承。城市的內在支撐點主要在于其特殊的環境,離開城市的歷史和文化,城市個性就無從談起。現在許多城市開發商為了賺取更大的利潤,推倒了很多含有特殊文化遺產的古跡,這也無形中毀掉了城市個性賴以存在的載體。我們應當記住中國古建筑研究專家彭守仁老先生的那句話:“城市發展應該從過去的歷史中走來,城市是各代歷史的展現,有過去現在而且相互包容的對比。”

  培育城市個性,還必須注意從物質載體與人文內涵的結合上拓展和創新。這里有兩層含義:

  一是要處理好城市個性的物質載體與人文內涵的關系。城市個性的物質載體與人文內涵應是一個和諧的統一體。城市個性不是孤立地表現在外在的物質載體上,而是更內在地表現在城市的人文內涵中。實踐和事實證明,只有這樣的城市個性,才能賦予城市各種外在物質載體以內在的生命力和競爭力,而且這樣的城市個性,愈是源遠流長,其城市的內在生命力與競爭力愈加持久和強烈。通過它,不僅可以看一個城市的容貌和神韻,感受到一個城市的底蘊和歷程,更為重要的是,這樣的城市個性,能夠極大地促進人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質的提高,優化城市環境,提高城市品位,增強城市的創造力、吸引力和輻射力。

  二是要處理好承續與創新的關系。在城市個性這個系統中,承續與創新是相互依存的。沒有承續,就沒有根基;沒有創新,就沒有了城市的生機與活力,沒有了城市的未來和希望。沒有個性化的承續和創新,也就是沒有了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我們說城市個性要保持歷史文化傳承,并不意味著把歷史的東西,不分精蕪,全盤托出,而是要在承續中揚棄,在承續和揚棄中拓展與創新。優良的城市個性是承續與創新的統一。我們在強調承續城市個性的時候,并不排斥對現代先進文化的吸收,否則,這種城市個性就會變成封閉僵化的古董。應當說,一座城市的個性,既是歷史的,又是現代和未來的。因此,既要重傳承,又要重創新。

  (作者系湖南省懷化市委政法委副書記、湖南大學經濟研究中心兼職教授)






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亞洲杯精彩視頻集錦
中國互聯網統計報告
饒穎狀告趙忠祥案開庭
影片《十面埋伏》熱映
范堡羅航展 北京樓市
手機游戲終極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戲征文
環青海湖自行車賽
《誰是刀郎》連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