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萬美元到手e龍短期無心上市?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03日 13:14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劉釗 北京報道 去年底攜程(CTRIP)赴美上市后,唐越曾對媒體表示e龍也將加緊上市步伐。 然而,在新近得到一筆6000萬美元的投資后,唐越對記者說:“近期對e龍上市問題,我們將不做任何評論。”
攜程轟轟烈烈的納斯達克之行募集了7560萬美元資金,而e龍此次私募所得與之不相上下。考慮到私募成本比上市低了很多,唐越滿意之余特別強調,融資完成后,e龍將更專注對公司長期業務的發展,而不過多地執著于短期業績。 有分析認為,此次融資有助于緩解e龍在攜程上市后受到的擴張壓力,另外,納斯達克中國概念股的低迷,也是促使e龍改變上市計劃的原因。 攜手IAC 三年前,唐越曾放言:“未來的某個時刻,如果讓我與Barry Diller(IAC/InterActiveCorp總裁)見面談一下,他肯定會與我們合作。” 那時,e龍公司只有350人,唐越和他的團隊剛剛完成從Mail.com手中的回購。 2004年7月26日,唐越當年的“預言”終于變為了現實。 經過對中國旅游市場近一年的考察后,IAC宣布投資6000萬美元,買下e龍30%的股份。未來,該公司旗下的IAC旅游公司(IAC Travel)將負責管理對e龍的投資。 IAC Travel是世界最大的在線旅游產品分銷商。 “e龍公司對中國市場未來的策略和看法,與我們高度一致。而唐越與他的管理團隊對中國旅游產業發展變革的獨到眼光更是難能可貴。”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IAC旅游公司亞太區總裁Barney Harford毫不掩飾對即將進入中國市場和與e龍合作的期待。 在回答“為什么選擇e龍,而不是攜程(CTRIP)作為進入中國市場的合作伙伴”這個問題時,Barney Harford表示,除了考察團隊和公司戰略以外,IAC在挑選伙伴時還重點關注“公司增長潛力、價格和股東結構”等因素。 “而且,我們非常善于幫助位于第二的公司成長為行業第一。”BarneyHarford說。 基于雙方對發展中國旅游產業的“志同道合”,IAC此次對e龍公司做出了2億美元的估價,并保留全部管理團隊。 據了解,作為交易的一部分,IAC還收購了e龍公司部分的認股權證,這意味著,未來一定的條件下,IAC在e龍占有的股份可達51%。 在剩余的股份中,e龍的創業團隊究竟還占有多少,唐越不愿意透露。但是,他表示,除了IAC,e龍的團隊還是控制著大部分的股權。 2001年,唐越以300萬美元從Mail.com手中回購e龍時,共募集到了1000萬美元。當時,除e龍的創業團隊之外,主要有一家美國的投資機構和一家香港的投資機構。 2002年,e龍宣布盈利后,曾著手回購了部分股東的股權。 2003年8月,老虎科技基金和藍山基本風險投資曾聯合向e龍投資1500萬美元,雖然不知道占有多少股權,但是經過此番稀釋,應該不超過10%。 如此計算,e龍團隊應該還擁有30%多的股份。按照目前的估價,如果未來e龍成功赴美上市,團隊的身價將具備很高的增值空間。 對于e龍現在與未來的價值變化,唐越也不愿做任何評價。他說:“目前的2億美元只表示,IAC愿意以這個價錢買,我們也愿意以這個價錢賣。離開了買賣雙方,任何估值都是沒有意義的。” 歷史重現? 7月30日,e龍與IAC投資合作的簽約儀式在北京高調舉行。 紅地毯上,合作雙方微笑頻頻,熱烈的氣氛不禁讓人聯想起四年前的一幕。 2000年3月,e龍以2300萬美元現金和價值6800萬美元的股票為價,將100%的股權出售給另一家納斯達克上市公司Mail.com。唐越和管理團隊同樣繼續保留,負責e龍的日常運作。 Mail.com收購e龍后,迅速將其重組成為更大的公司Asia.com。在“做大、做上市”戰略的指導下,唐越和他的團隊也在近乎瘋狂地擴張。資料顯示,e龍當時將分支機構開遍臺灣、香港、新加坡甚至泰國,在業務上更是通過收購涵蓋了系統集成、無線互聯、企業咨詢和商務旅行、城市消費等方面。 2000年底,股價大跌的重壓之下,Mail.com不得不宣布退出包括e龍和Asia.com的所有非核心業務。 雖然此時e龍正在為泡沫期間的盲目擴張付出代價,但是,唐越還不甘心就此放棄一手創立的企業。他覺得只要拋棄原來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以中國市場為基礎找到核心業務,e龍還是有前途的。 正是出于對e龍未來的信心,唐越組織自己的團隊向母公司Mail.com提出回購報價。 本來,唐越以為一切盡在掌握,就等著簽協議了。2001年3月12日,正在過生日的唐越突然接到Mail.com傳來的消息,有人比他們報出了更高收購價。 回購突生波折,要想超過這個新報價,僅靠e龍管理層的力量已經不夠了。但是,唐越不想放棄。 第二天,唐越動用了他早年做投行時的老關系,順利得到了一位美國聯邦投資公司的朋友的資金支持。據說,這位美國投資人與唐越相交頗深,“何時需要錢,盡管說話”。 出于分散風險的考慮,當天晚上,唐越又給一位回國后認識的中國投資人士打了電話。 “我們的通話非常簡單,我就說想把e龍買回來,他問我需要多少錢,我說幾百萬吧,他說,你讓我考慮一天,明天給你答復。”在唐越的印象中,第二天,這位朋友約他到香港見面,兩人吃了一頓飯,投資就此談成。 就這樣,唐越用了三四天的時間,募集了1000萬美元,并迅速提出新的報價,還搶先付了30萬美元的定金,最終以300萬美元的價格成功回購了e龍。 以2200萬美元售出,一年后又以300萬美元回購,唐越可以說是“空手套白狼”。因為,當時e龍幾乎沒有什么盈利。 唐越擁有的投行的從業背景,以及他在投資界深厚的人脈資源,這讓他在對企業發展的看法和操作手段上顯得與眾不同。他說:“資本運作就是公司發展的一種手段。只要公司的目標能實現,股東的利益能最大化,公司是誰的,占有股份的多與少都沒什么關系。” 做實主業 “e龍是在回購完成后,才確立自己的核心業務的。”唐越并不否認,此前e龍幾乎沒有明確的盈利模式。 1999年,唐越帶著100萬美元回國創業時,他的想法就是“做一個網站,然后到美國上市”。 唐越說,他當時對做網站并不了解,但是,當時的經濟大環境下,“只要做出一個網站來,就有人投資,就能上市。” e龍開始做成了一個城市消費信息網站。雖然,唐越也意識到只憑內容是無法盈利的,必須有具體的服務項目。但是,在網絡烈焰的炙烤下,e龍只顧著擴張,根本沒工夫思考。 2000年的時候,在e龍“城市生活信息”網站的一次推廣活動上,唐越結識了一位機票代理機構的老板,他當時正為e龍的活動提供禮品。 “當時,我覺得機票代理、定房服務什么的內容,與‘城市生活信息’是可以聯系在一起的。”唐越就以幾百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這家票務中心。 2001年,e龍被回購之后,唐越開始將原來那些盲目擴張的業務都一一砍掉,只保留了三塊業務:商旅服務,e龍卡銷售,還有網絡廣告和收費信息服務。 經過半年多的經營,e龍在商旅服務上的收益占到公司收入的50%以上。2002年初,e龍對外宣布,公司2001年實現銷售收入3億元人民幣,并開始盈利。 此時,“以酒店預定為主,機票為輔” 的商旅服務內容漸漸成為e龍的核心。在這以后,e龍建成了大規模的呼叫中心;與各大銀行、企業合作推出聯名卡;2004年初,又在40個城市建立了機票服務網絡。所有的投資計劃都圍繞著推廣在線旅游服務產品進行。 目前,酒店預定代理費收入已經占到e龍總收入的60%以上。據唐越介紹,最近9個月內,e龍的機票業務發展的也很快。按計劃,幾年后,酒店與機票兩業務之間的比例將達到6:4。 唐越不愿意對外披露e龍最新的財務數據,但是,他介紹說,e龍的員工數量已從3年前的350人上升到今天的1250人,而e龍的業務增長速度比員工數量增長快得多。按這種說法,目前e龍的收入將是2001年的4倍以上,超過12億元。 雖然增長速度很快,但是,不可否認,e龍在產品的豐富性和技術手段上還有所欠缺。 2002年,有數據說,e龍酒店訂房數量是10萬間夜/月,當公司建成大規模的呼叫中心后,上升為50萬間夜/月。盡管如此,這一數字仍比IAC旅游公司旗下Expedia公司300萬間夜/月小得多。 Barney Harford在介紹IAC旅游公司與e龍的合作時說,在線旅游服務分銷中,旅游產品與關聯技術是同等重要的,好的技術手段可以幫助消費者不靠旅行社就享受到高水平的旅游服務。他說,Expedia公司就擁有世界先進的在線旅游服務技術,這種技術追求的目標與e龍的定位是一致的,IAC愿意通過e龍,把更好的技術和更多的旅游產品和服務帶給中國的消費者。 同時,他還強調,雙方可以共享國內外的旅游客戶和供應商資源,提升品牌形象、擴大市場份額。 上周一全球同發布的IAC投資e龍的新聞通稿引用了這樣的數據,“據研究公司Brean Murray稱,e龍是中國第二大旅游公司,市場占有率是競爭對手攜程旅行網(Ctrip.com International Ltd.)的大約一半。” e龍并不否認,攜程是其最大的競爭對手。攜程上市后,不但推出全方位個人自助游產品,還與旅行社合作,涉足休閑度假市場,擴張速度極快,一度給e龍造成很大壓力。 不過,攜程側重個人市場,e龍側重商旅市場,這一區別使兩者在短期內還有不小的獨立發展空間。 在唐越眼中,中國近6000億元的旅游市場中,在線旅游服務幾乎是剛剛起步。如今,得到了位于世界旅游市場第五、在線旅游市場第一的IAC旅游公司的鼎力相助,e龍公司的第二次擴張即將拉開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