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發行 渠道困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02日 11:53 證券時報 | ||||||||||
    日前,民生銀行(資訊 行情 論壇)獲得基金托管資格,從而成為國內第九家獲得基金托管資格的商業銀行。這一則消息在基金業內引起了一番并不小的影響。根據一般理解,在托管銀行達到九家之后,最令基金業人士頭疼的基金銷售渠道問題又似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因此,民生銀行加入基金托管之列無疑會進一步提高基金發行速度。     從今年5月份以來的基金發行市場來看,發行困難除了股市低迷的重
    當然,基金發行并不能盲目追求規模,但是,太小的規模也難以充分發揮基金的優勢。事實上,以當前市況下,一些正在發行的基金所追求的規模也不過是15億到20億之間。無論是從基金公司盡快走出虧損泥潭還是在市場上樹立起碼形象的角度出發,上述要求其實并不過份。然而,無論是商業銀行還是券商渠道,其數量的有限性在眾基金公司的強烈需求下顯得有些蒼白無力。     在銀行與券商兩大渠道中,隨著基金發行不斷推進,一些深層次問題也開始暴露了出來。在銀行方面,盡管客戶資源是其最大優勢,但是,如何轉化這種資源依然是難題。據了解,不少銀行的管理層對基金代銷依然不冷不熱,以至于基金銷售的獎勵遲遲未能兌現,從而對員工積極性造成相當大的打擊。而在券商方面,專業性是其最大優勢,只不過在客戶資源日漸短缺情況下就無從發揮了。     從2001年推出開放式基金以來,開放式基金銷售在整體上仍然未能擺脫行政調控的手段。無論是銀行還是券商,均依照與基金公司的新疏關系以及利益談判情況來下一個銷售指標,然后通過層層分解的辦法實現這一數字。至于一些銷售情況極不理想的新基金,很可能是未能獲得一定數量的承諾。     造成上述情況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基金銷售渠道極為有限,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是“供不應求”,而且這一情況還相當嚴重。要想讓基金發行過程完全走向市場化,打破渠道“瓶頸”可謂刻不容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