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結構偏離宏觀調控目標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02日 10:26 財經時報 | |||||||||
企業資金周轉困難 仔細分析今年以來的金融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在信貸投放總量得到控制的同時,信貸投放結構與宏觀調控的意圖存在一定矛盾;用于流動資金的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少增較多,用于投資的中長期依然多增。
因此,貸款出現少增基本上通過大幅壓縮短期貸款與票據融資來實現。短期貸款主要用于當前生產;票據融資使用去向不是很明確,但屬于中小企業常用的融資方式。 貸款收縮首當其沖的是面向中小企業的貸款及企業正常流動資金貸款,而大企業、大項目的中長期貸款不僅未被壓縮,反而出現相當幅度的增長。這顯然不正常。 此前,發改委把“基本建設貸款繼續多增和貸款結構不合理問題仍比較突出”,列為當前經濟發展中的五大突出問題之一。發改委指出的五大問題是:投資增幅仍然偏高,投資結構不合理的問題還比較明顯;基本建設貸款繼續多增,貸款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仍比較突出;煤電油運供求關系依然相當緊張,電力迎峰度夏形勢嚴峻;價格總水平上漲壓力依然較大;糧食供求總量和品種結構矛盾依然比較突出,糧食庫存下降較快。 國家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手段嚴控信貸投放的意圖是,既要遏制投資過快增長,又不傷及消費需求;既能抑制鋼鐵、電解鋁、水泥、房地產等行業的過快投資,又要支持農業和服務業加快發展。 但在信貸緊縮的背景下,貸款在向中長期貸款傾斜,不利于對固定資產投資的調控;企業得不到流動資金的支持,現有的生產能力難以得到充分發揮,企業效益必然下降。消費信貸難度上升,不利于擴大消費需求。 據報道,企業紛紛反映資金周轉出現困難,一些基層銀行對民營企業的貸款能收的幾乎都收了,有些把流動資金貸款挪到在建項目貸款上;浙江一些地區企業為保證生產,不得不以10%以上的利率從民間借貸。 應對商銀進行窗口指導在目前的金融管理體制和商業銀行經營體系下,對商業銀行進行窗口指導,是貨幣政策和信貸政策主要實現渠道之一。 首先,中國的國有商業銀行還沒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他們在中國的銀行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占據了存、貸款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其行為會對貨幣政策的實施產生很大的影響。 前幾年,國有商業銀行在風險硬約束下表現出明顯的惜貸現象;2003年以來,在政策沒有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信貸投放大幅度增長,這說明中國商業銀行信貸行為的市場理性化水平還沒有明顯提高,有必要通過窗口指導達到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 其次,中國在1998年已經把貨幣政策調控模式由直接調控模式轉變為間接調控模式,但間接調控的機制基礎還比較薄弱,貨幣政策的有效性不強,有必要通過窗口指導提高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最后,貨幣政策的優勢在于總量性調控,但對于商業銀行在信貸行為方面存在的一些結構性問題,不可能完全依靠立即通過經濟手段解決。那么就有必要在適當的時候采取一些窗口操作。 然而,銀行監管職能從央行分離后,央行的貨幣政策獨立性有所提高,但失去對銀行的直接監管職能,商業銀行也就不用再對央行“言聽計從”,以前可以有效控制信貸數量和投向的“窗口指導”效力被打折扣。這一點,從央行去年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信貸業務管理的通知》“121號文件”的執行和效果可見一斑。 因此,貨幣政策需要監管政策配合,央行應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制定相應的信貸政策,對商業銀行進行窗口指導,引導金融機構的投資行為;同時需要銀監會的積極配合,加強對商業銀行貸款的監管,以保證信貸政策的落實。 貨幣信貸總量調控適度 新緊縮政策不宜出臺 在不能改變人民幣匯率體制的情況下,必須有效控制外資的流入,減少外匯占款渠道對貨幣政策的影響,最大限度地發揮貨幣政策的作用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 財經時報 祝寶良(執筆) 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堅持了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實行差別存款準備金率制度及再貸款浮息制度;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通過發行央行票據,實行公開市場操作回收基礎貨幣;對金融機構實行窗口指導,限制對鋼鐵、電解鋁、水泥等“過熱”行業的貸款。 為配合貨幣政策的實施,銀監會也嚴查過熱行業、地區的貸款,并全面清理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在建、擬建項目已發放或已承諾發放的固定資產貸款。 在固定資產投資和部分過熱行業生產增長過快的勢頭得到遏制、貨幣信貸增幅明顯回落的情況下,應進一步觀察已經出臺的貨幣政策的作用,不必急于調整利率,不宜進一步緊縮貨幣政策,允許市場和企業對貨幣政策信號有一段消化調整期;在不能改變人民幣匯率體制的情況下,必須有效地控制外資的流入,減少外匯占款渠道對貨幣政策的影響,最大限度地發揮貨幣政策的作用。 年初以來,貨幣供應量增長勢頭高位趨穩,進入5月,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速出現明顯下降。6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16.2%,增長幅度比上年末回落3.4個百分點;狹義貨幣供應量(M1)同比增長16.2%,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4.1個百分點。 由此,廣義貨幣和狹義貨幣增幅已處于央行制定的17%左右的調控目標內。 6月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為24.2萬億元,同比增長17.1%。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為22.97萬億元,同比增長18.2%。1~6月人民幣各項存款增加2.2萬億元,同比少增1786億元。 金融機構外匯各項存款余額為1511億美元,增幅與去年同期持平,上半年各項外匯存款增加19億美元,同比多增加15億美元。其中企業存款增加46億美元,同比多增加60億美元,居民外匯儲蓄存款減少52億美元,同比多減少67億美元。 人民幣貸款同比增速在2003年8月末達到23.9%這一最高值后,開始逐步回落。今年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同比增速呈下降之勢。截至6月,人民幣貸款同比增速已連續10個月下降。 6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同比增長16.7%。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比去年同期增長16.3%,增幅比去年同期減緩6.8個百分點,比上年末減緩4.8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末減緩3.8個百分點,比上月末減緩2.3個百分點。 金融機構外匯貸款余額為1346億美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24.6%,上半年新增外匯貸款156億美元,同比多增加8億美元。 上述情況表明,去年以來過快的貸款增長已得到有效控制,目前貸款總量增長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