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長三角圍剿地面沉降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02日 05:56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長江三角洲是我國地面沉降最嚴重的三大地區之一,近年來長江三角洲地區雖然部分沉降中心的沉降速率逐漸下降,但沉降范圍迅速擴大,且有連成一片的趨勢

  三地聯合治理沉降有著必要性和迫切性,但因行政轄區的限制,地面沉降監測各自為政,給區域地質災害整體防治帶來不利。在2003年9月啟動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地面沉降監測網絡建設的基礎上,以長三角地區地面沉降監測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為主要內容的區域聯動機制
蔡依琳演唱會票價1元? 法拉利版奧林巴斯現身
海納百川 候車亭媒體 財富之旅誠邀商戶加盟
又悄然啟動,有力地推動了三地聯合狙擊沉降之患的進程

  7月21日,上海市地面沉降監測網絡竣工總結會上,上海市房地局副局長張阿根提出,通過長江三角洲地面沉降監測聯席工作制度,推動長三角監測工作一體化發展。這表明上海市在防治地面沉降問題上已從長三角整體上考慮問題,也表明新建立的長江三角洲地面沉降防治區域聯動機制在悄悄的發力。

  上海市房地局地質環境和勘查管理處處長張先林7月27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長江三角洲、華北平原和汾渭地塹中的主要城市,是當前我國地面沉降三大區域。其中,長江三角洲的地面沉降最為嚴重,沉降區在區域上已有連接成片的趨勢,成為跨省(市)的區域性地質災害。

  上海、浙江和江蘇三省市息息相關,建立地面沉降監測區域聯動機制很有必要。經過長時間努力,經過國土資源部出面協調,聯動機制終于有了結果。不久前上海召開了長江三角洲地區地面沉降防治工作座談會,國土資源部有關司局以及江蘇、浙江、上海、北京、天津等11個省市國土資源系統約120名代表參加,啟動了長三角地面沉降防治區域聯動機制。會上上海、江蘇、浙江三地簽署了《長江三角洲地區地面沉降監測區域協作聯席會議制度》以及《長江三角洲地區地面沉降監測信息通報與發布協議》兩個文本。協議的簽署標志著長江三角洲地區地面沉降防治工作區域聯動的實質性啟動,成為我國第一個從各自為政走向區域聯合治理地面沉降的典范。

  據悉,長三角地面沉降最嚴重的上海、蘇錫常等地區都已經先后建立自己的地面沉降監測網絡,通過立法等形式,限采、禁采、回灌地下水、治理污染等手段,使一些地區沉降速度趨緩。但是三省市之間直到2003年9月才建立統一的的地面沉降監測網絡,信息隔絕、網絡重復建設、資源浪費現象等大量存在,影響了治理沉降的效果和進程。

  “長三角地區地質條件差不多,如果能聯合起來治理地面沉降問題可以達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夠取得好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以前長三角地區地面沉降防治實行行政分割,資金浪費、技術重復以及信息隔絕等現象大量存在,給區域地質災害整體防治帶來不利。”張先林說。

  長三角地面沉降防治區域聯動機制的啟動開始了突破區域局限,三地一盤棋考慮地面沉降治理的有益嘗試。《長江三角洲地區地面沉降監測區域協作聯席會議制度》以及《長江三角洲地區地面沉降監測信息通報與發布協議》兩個文本的簽署,標志著三地合作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

  江蘇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劉聰在座談會上指出,防治地面沉降必須加強區域合作。他認為長江三角洲地區盡管行政上分屬不同省份,但在區域地質上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區域內地面沉降發生歷史、所處階段各不相同,但其在地面沉降的機理、主要原因等方面是一致的;防治工作盡管各地有不同做法,但有一些共同的原則。因此建立地面沉降協作制度很有必要。通過區域協作,可以互相借鑒一些行之有效的技術措施和行政管理措施,讓以后的工作少走彎路。

  聯動機制的內容包括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監測網絡一體化制度、監測工作標準化制度、監測信息共享制度和信息發布規范化制度等。

  在信息發布規范化方面,暫定浙江江蘇的數據匯集到上海房地局,經過分析整理后上報國土資源部,然后由國土資源部在指定的媒體上統一發布。

  聯動機制的建立對今后的長江三角洲區域地面沉降治理的影響被人們看好。張先林認為,聯動可以實現三地優勢互補和信息共享,在共同協商、積極合作、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實行公益性地面沉降勘察、監測和防治信息的交流、共享與發布,有利于三地的可持續發展。作為全國第一個地面沉降防治區域聯動機制,無論成功與否,它都將作為一個模式對全國其他地區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提供借鑒意義。

  江浙滬地調院開展的“長江三角洲(長江以南)地區環境地質綜合研究”成果表明,20世紀70年代以前,城市地區的紡織業發達,但能源緊缺,故大量集中開采地下水用于紡織廠的空調降溫,導致城市地區嚴重的地面沉降。80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中城市周邊地區的鄉鎮企業興起,使整個區域成為水質型缺水地區,促使地下水開采量的急劇增加,誘發的地面沉降目前已成為以城市為中心的區域性地質災害。至90年代末,有面積近10000平方公里的范圍累積沉降已超過200毫米,并在區域上已連成一片,最大累積沉量超過2500毫米。尤為嚴重的無錫因不均勻沉降,還引發了14處地面坍塌和地裂縫地質災害,局部地區已形成長數千米、寬一二百米不等的地裂縫帶。

  說到防治地面沉降中重視高新技術,就不能不提長三角洲地面沉降監測網絡建設。按照國土資源大調查的總體部署,江蘇、浙江和上海三省(市)歷時3年,完成了“長江三角洲地區地面沉降專項調查”和“長江三角洲地區地面沉降監測網絡規劃研究”。在此基礎上,2003年9月9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在北京召開長江三角洲與華北平原地面沉降調查與監測方案論證會,標志著長江三角洲和華北平原地面沉降監測網絡建設已正式啟動。

  據悉,長江三角洲和華北平原地面沉降監測網絡建設將分別在統一規劃設計、統一數據平臺的基礎上,建立統一的國家級地面沉降監測網絡、地下水動態監測網絡、自動化數據采集與傳輸系統、GPS高精度水準測量網絡和地面沉降監控中心等。按照計劃,長江三角洲和華北平原兩大地面沉降監測網絡將于2006年完成。建設高水平的區域監測網絡離不開高新技術的采用。

  地面沉降作為一種地質災害有一定的地質原因,比如構造因素的控制、松軟土層的存在等,但主要原因是人類活動。過量開采地下水,已被學者們公認為引發地面沉降的“罪魁禍首”。

  張先林介紹說,長三角地區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的開采過量,不過近年來市政工程和高層建筑對地面下沉造成的影響在呈上升趨勢,上海在這方面的表現尤為明顯。

  長期以來,過度抽取地下水成為長三角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長江三角洲地區地面沉降在時序上與地下水的開采基本對應。因開采地下水所導致的地面沉降最早發生于上世紀20年代初的上海市區,并在五六十年代造成嚴重的災害,八十年代,江蘇蘇錫常、浙江杭嘉湖地區地面沉降日趨嚴重。

  隨著長三角各地區陸續實施地面沉降綜合調控措施,地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也得到科學有效的管理,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采取限采、禁采地下水和回灌地下水等措施,嘉興、寧波、上海等沉降中心的沉降速率趨緩。特別是上海嚴格控制地下水的開采,而且加大回灌量,地面沉降得到較好的控制。到上個世紀90年代,上海地面沉降有效控制在年均10毫米左右。

  上海制度建設方面走在前列,成效顯著。上海市先后制定了《上海市深井管理辦法》、《上海市取水許可制度實施細則》、《上海市地面沉降監測設施管理辦法》等法規、規章。目前正在制訂《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辦法》,把經過實踐檢驗的成功經驗以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

  上海市還建立了統一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體制和靈活的運行機制,統籌考慮城鄉排澇、蓄水、供水、用水、節水、污水處理及地下水回灌,積極探索并建立權威、高效、協調的水資源管理體制。

  除了控制地下水開采,上海還大力控制高樓的過度建設。2003年底上海市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審議了《上海市城市規劃條例修正案(草案)》。在此修正案草案中,首次寫入了增加公共綠地、增加公共活動空間、降低建筑容量、控制高層建筑,以之作為上海市新一輪城市規劃的指導原則。如果修正案草案得以通過,這將是中國地方政府首次以地方性法規的形式確定控制高層建筑的原則。

  《國際金融報》 (2004年08月02日 第十五版)






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亞洲杯精彩視頻集錦
中國互聯網統計報告
饒穎狀告趙忠祥案開庭
影片《十面埋伏》熱映
范堡羅航展 北京樓市
手機游戲終極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戲征文
環青海湖自行車賽
《誰是刀郎》連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