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進內地后進跟著先進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30日 20:04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周穎、郝遠超 除了安利、雅芳、玫琳凱等少數直銷企業得到政府的“轉型”許可外,許多在海外知名的外資直銷企業,因為進入中國時間較遲或者尚未進入,沒有獲得“轉型”的資格。他們更加垂涎中國市場,在政策尚不明朗的情況下,他們如何選擇參照體系和關注焦點?雅芳、安利成風向標
“雅芳獲得直銷試點許可”的消息令許多在直銷“門外”徘徊的外資和臺資直銷企業陷入無盡的思考和猜測之中。“我們并不太關注雅芳到底有沒有拿到首張直銷牌照,而是關注雅芳的這種經營模式,這對我們進入中國市場也許是最好的一種范本。”一臺資直銷企業的老板表示。 現在,許多“門外”的直銷企業正想盡一切辦法打探有關直銷法規的內容和取向。7月10日,在北京舉行的由臺灣代表團組織的包括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80多家外資企業的一次非官方的醫藥產業研討會就目的性極強。 “說是研討會,實際上到會的這些企業,90%以上的都是在本地從事保健品生產的直銷企業,我們來的目的就是想了解關于直銷立法的有關規則。”一位臺灣企業代表告訴記者。雅芳和安利就是我們的直銷風向標 直銷法規還沒有出臺。不過,很多外資企業現在都把眼光瞄向了雅芳或安利,這是因為在一定程度上,他們有著很大的示范作用。 “如果雅芳真的是第一家拿到了執照,我們會認為內地是認可了雅芳的這種店鋪直銷的方式。那么,到內地從事直銷的話,我們要改變原先的策略。在我們看來,雅芳或者安利,無論是哪一家首先獲取執照,對于我們都有借鑒意義,或者說可以當做風向標。畢竟,這兩家企業是在內地做得比較成功的。”一位準備進入內地的臺灣直銷業老板表示。 臺灣久久健康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曾麗卿告訴記者:“進入內地的直銷市場,當然要看雅芳或安利是如何經營的。如果他們的經營模式是不允許的,恐怕有關方面早就禁止他們經營了。” 這種聲音其實有一定的代表性。臺灣美商愛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資濟時表示,“一定程度上內地將來采用的直銷模式,可能安利和雅芳具有代表性和可拷貝性,因此在頒發執照之前,我們都會按著他們的模式申請。”看不透未來的政策只能靜觀其變 “但是我們還有一種擔心。”新加坡一家直銷業的總裁對記者說,“我們擔心的是直銷業的準入門檻過高或過低。過高的話,可能有資格進入的企業很有限,市場又會處于壟斷地位,甚至可能出現很多地下非法傳銷。但如果準入門檻過低的話,可能又會導致無序競爭,甚至可能出現有些企業為了取得執照而采取其他手段的情況,這對于直銷的發展都是不利的。我個人傾向于店鋪專賣店和連鎖店的形式,但不知道中國最終的法規如何規定。” 或許是這種原因使然,很多外資直銷企業由于看不透未來的政策,所以更多的是持觀望態度。 臺灣康富國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秦偉則表示:“內地的直銷市場不宜一下子完全放開,可以選擇試點城市,否則如果出現一窩峰地涌入直銷市場,對市場也未必是好事。” 但同時林秦偉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內地對于準備加入直銷的企業是什么樣的審批方式,這關系到企業進入直銷市場的時機。 據悉,在我國臺灣地區的直銷市場是報備制,日本和美國把直銷市場當成一般公司對待,而馬亞西亞需要審批制。直銷模式不應以一方為重 近來各種直銷、傳銷的新聞不斷,各種敏感問題隨之接踵而至,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直銷研究專家,北京商業管理干部學院副院長楊謙教授。 記者:種種跡象表明,正在進行的直銷立法工作極有可能以外資直銷企業的營銷模式作為立法的范本。造成本土直銷企業在立法中普遍失語的原因是什么? 楊謙:此種說法并不準確。直銷的模式不是內資外資的問題。開放的直銷模式應是世界直銷協會提倡的,并且為世界各國法律所許可的直銷模式。我認為有些所謂的直銷模式有著極強的金字塔計劃的傾向,這種模式也是外資帶入的。因此,根據中國的國情,也許有些在海外可以實行的直銷模式,也不宜允許在中國內地開展。 記者:“98禁令”之后,中國直銷企業一直身處敏感地帶,在學習國外直銷經驗的同時,有否建立有中國特色直銷模式的可能? 楊謙:中國特色直銷模式的提法未必正確。當然,中國企業學習國外企業的經驗,也必須逐步吸收消化。我認為,中國企業在發展特點上最有優勢的是熟知中國文化。直銷的發展離不開對直銷人員的教育。如果一味照搬國外直銷企業的文化理念,就必然產生水土不服。因此,中國企業應該注重結合我們的文化內涵打造自己的文化理念。中國的直銷企業,如果按照世界直銷業的規則來做,前景是非常好的。 記者:中國直銷企業如何才能在本土市場上與外資巨頭抗衡? 楊謙:中國直銷企業要與外資巨頭抗衡,必須抓好產品、營銷、服務、文化四個要素。這幾個要素不能整合好,就無法與巨頭抗爭。與外資直銷企業的競爭,中國企業起跑就晚了。在這種時候,容易產生的就是急功近利的行為。企業往往只注重某一方面的策略,這樣做只可能發展一時。 記者:直銷是不是也面臨推倒重來的問題,直銷開放將派生哪些風險和挑戰? 楊謙:直銷開放之后,如果說有風險的話,我認為主要在三個方面:一是社會認同。在中國,直銷的認同實在是太低了。1998年禁止傳銷后,直銷和傳銷就是一對說不清、言不明的概念。即便是正式開放,我相信社會對直銷的認同也是有很大差別的。直銷行業如果得不到社會的認同,發展的艱難可想而知。 二是政府管理。直銷是一個不太容易管理的行業,在中國特殊的國情下,會產生一些其他國家和地區不會出現的情況。所以,如何能夠加強管理使直銷沿著法制的軌道發展,這的確是一個挑戰。直銷市場涉及到直銷管理機構、直銷主體(直銷企業及直銷從業人員)及直銷受眾,三者之間是個相互作用的連鎖關系。如果國家的監管跟不上來,直銷會使公眾失去理性,從而干擾正常經濟秩序,誘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三是企業發展。即便開放,在中國直銷也不會是一片坦途。一方面企業必須按照管理的規定調整策略;另一方面相對于開放前,競爭會更公開化,也會更激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