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老板———從回收塑料瓶開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30日 10:33 金羊網-民營經濟報 | |||||||||
紡織和收集塑料瓶,表面看來是截然不同的行業,但新加坡一位紡織商人偏偏把再生塑料做成了大生意。 新加坡一位普通貿易與出口商介紹說,他就是一邊從事本身的各種買賣,一邊協助由父親傳下來、妻子打理的新加坡刻強成衣制造廠出口服裝,而偶然發現中國商家對再循環塑料有需求的。
原來,紗廠可利用經處理的熱塑性環保塑膠產品PET(聚脂)為布料原料。于是,盧應權和妻子開始收集其它工廠視為工業廢物的PET塑料,再從香港買了小機器攪碎,把半成品賣給紗廠。“單單收集了轉賣,是不夠賺的,因此得‘加工’了才賣。” 當時,塑料是免費的,“只要開車去載就行了”,所以盧應權曾有一個裝滿集裝箱的加工塑料賺取1萬元(新元,下同)盈利的記錄。 盡管塑膠有上千種,成分和耐熱程度不同,但他說,采購商為了要供應商提供它們需要的再循環塑膠,都愿意傳授相關知識和經驗給供應商。“我們跟香港買家和歐洲商人學習。” 經常為進出口業務“周游列國”建立國際網絡的盧應權,眼見塑膠再循環生意越做越大,決定找從事鋼鐵業的兒子幫忙。他透露,兒子原本每月有一萬多元的收入,加入他的公司時,最初卻只得2000元薪金:“可他愿意做,可能覺得這行有前途吧。”于是,兒子和父母聯合創立了公司。 公司從一個羽毛球場的面積,擴展到目前的大約4個足球場,員工從15名增加到約70名。目前,其塑料年再循環量約3.6萬噸,單單新加坡廠的14架機器,就能每月處理2000噸的塑膠廢料。公司有意把產量提高1倍,如今正在訂購6到8架新機器。(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