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良:一雙布鞋圓了致富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30日 10:33 金羊網-民營經濟報 | |||||||||
想賺錢,不一定非得做高科技不可,其實,財富的奶酪往往就在自身所處的優勢里,關鍵是你能否去發現,只要你勤動腦,勇于面對困難,敢于創新,那么,誰也別想動你的那一份奶酪。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有機會去成就自己,你留意到了,采取了行動,就會成就一番事業。只要發揮自己的長處,抓住屬于自己的那一塊奶酪,你就能成功。
黃國良雖然只是一個貧苦的農民,但他能從一雙小小的布鞋里發現商機,并從中找到一條創業致富的途徑,最終不但成功致富,也因此成就了一番自己的事業。 黃國良出生在湖南省臨武縣農村,父親早逝,母親臥病不起。為了拉扯大4個弟妹,黃國良挑起了家庭重擔。因生活所迫,黃國良與同村人一道去廣東東莞,在一家建筑工地做小工。 在工地上,每天收工,黃國良總要把腳洗干凈,穿上母親給他做的布鞋,軟軟的,暖暖的,那感覺真是好極了。工友們見黃國良那么喜歡布鞋,都圍過來要試穿一下,第一個試穿布鞋的工友穿上布鞋后就不肯脫下來了,他問黃國良還有沒有,他們要買幾雙,黃國良拿出包里剩下的兩雙布鞋,送給了兩位工友。 幾年后,黃國良回鄉結婚,生了小孩,生活的重擔壓得他時時都想著發財致富。一次,黃國良在縣城的集市上溜達,無意間發現很多城里人正在搶購鄉下人用手工制作的布鞋。黃國良想,妻子的手藝不錯,也能做出漂亮的布鞋。看著那熱鬧的生意場面,黃國良的心怦怦直跳,一個農家苦孩子的致富夢從此開始。 當天,黃國良花了500元買了4捆嶄新的布匹,妻子連續做了三天三夜,一雙雙結實的布鞋把房子堆得滿滿的。第四天,他們挑著鞋興致勃勃地趕到集市,找了一個很打眼的攤位坐下來,可是生意卻很清淡。光顧的幾個人也左挑右選,說他的鞋不好看,款式不好,鞋的尺碼不符合標準,穿起來不穩腳……黃國良只好把鞋原封不動地挑回家。一堆嶄新的鞋轉眼變成廢品,所有的積蓄化為泡沫,夫妻倆心如刀絞。 黃國良想起了顧客說的話:“不好看,款式不好,尺碼不符合標準,穿起來不穩腳……”他開始明白城里人的消費心理:不僅滿足于有鞋穿,而且要好穿好看。第二天天沒亮,他就起床跑到縣城去。他逛遍了縣城大大小小的布鞋攤位和經營布鞋的商店,仔細觀察鞋的款式,鞋面用怎樣的布,鞋底怎么衲…… 為了直接與消費者打交道,了解消費者的需求,黃國良決定去做營業員。他對一家專賣布鞋的店老板說:“我幫你站一周的柜臺,一分錢工資都不要,你只管我的一日三餐和住宿就行!” 一周后,他對消費者的需要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黃國良回家后把那一堆廢布鞋搬出來,拆開,然后把學到的手工藝進行實踐。他又投入1000元購買布匹等原材料,先試做了40余雙,拿到集市,不到兩天,布鞋就被一搶而空。緊緊捏著手中沉甸甸的一疊鈔票,黃國良禁不住熱淚盈眶。 從此,黃國良的信心更足了,資金投入不斷增長,而且技術越來越熟練,由原來每天做5雙增加到14雙,做工也越來越精細。因款式齊全新穎,做工精細,他很快搶占了縣城的大部分市場。價格最高時賣到12元一雙,遇到生意高峰期一天就可凈掙上千元。幾年下來,已積攢了好幾萬元。1993年秋天,黃國良從縣城坐汽車回家,在車上,一個中年人和一個青年人在談論廣東建筑工地的事,中年人說:“你不知道,我帶過去的兩雙布鞋自己穿都沒穿,就被那個四川人搶去了,他們非常喜歡我們的布鞋。”青年人說:“我也一樣,我媽給衲的布鞋他們非常喜歡,還問我家里有沒有,要我多帶一些過去賣給他們。”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黃國良回想起自己在廣東打工的那一幕,他腦中忽然靈氣一閃:何不運一些布鞋去廣東賣?對于建筑工地上的打工仔來說,這種布鞋既便宜又實惠。而且全村人大都做布鞋,可就是沒有一個人把它當作一項產業來做。 反反復復想了好幾個晚上后,他動員全村人做鞋子,并表示自己要全部買下。 兩個月后,黃國良租了輛微型面包車,把買來的鞋子往廣東方向運。一車布鞋不到兩天銷個精光。除去所有的開支,黃國良凈賺了2000元。 之后,黃國良又上了幾次廣東賣布鞋,掙了不少錢。 一天一位廣東老板打來電話:“聽說你的布鞋賣得很好,你明天能不能過來,我想看看他們生產的布鞋。”黃國良放下電話,背上幾雙布鞋就往廣東趕。當他把鞋遞過去,那位老板哭笑不得:“你們的布鞋,怎么沒有鞋底!” 原來,這位老板要求的布鞋是帶有橡膠或塑料做鞋底,雨天穿上去也不濕腳。而黃國良的樣品鞋還是農村傳統的“千層底”鞋,只適合室內穿。 黃國良一直想給傳統布鞋作點改進,可就是不知從何處下手,這位老板的一名話提醒了夢中人。然而憑自己目前的設備和技術,根本不可能生產出那種帶底的布鞋。黃國良到處打聽有關布鞋的情況,他得知在浙江溫州已有人大規模生產這種布鞋。 黃國良到浙江溫州找到了那家鞋廠,他發現那家鞋廠既生產布鞋,又生產皮鞋,但生產布鞋的工藝非常簡單,鞋面只是一層布面,鞋底是塑膠制品,穿到腳上雖然輕,但不暖和。怎樣才能學到給布鞋上塑膠鞋底的技術呢? 黃國良發現這家鞋廠打出“招學徒”的啟事,他高興萬分,前去應聘,由于有做布鞋的經驗,他輕松被錄用了。 打工期間,黃國良做完自己的鞋子,就幫其他工友粘膠、踩底。黃國良心里清楚,自己多做一雙鞋,回去就多一點成功的機會。黃國良還利用做鞋的機會,和工友們聊天,知道了做鞋機的價格和生產廠家,還知道機器設備的優缺點,在將全套技術掌握后,黃國良果斷辭職。回到家中,黃國良拿出所有的積蓄,添置機器設備,準備擴大生產規模。回鄉辦廠的事被鄉政府、鄉農村信用合作社的領導知道了。1996年7月,鄉政府領導和鄉農村信用合作社領導來到黃國良家,決定把黃國良的鞋廠當作重點企業來開發,鄉農村信用合作社還專程送了5萬元貸款,予以重點扶持。黃國良生產的新布鞋供不應求,當年盈利10余萬元。1998年,黃國良利用當地政策提供的種種優惠,建起了一座面積達700余平方米的廠房。取名為南強鞋廠,至此,黃國良真正告別了傳統農家作坊式的生產,開始把做布鞋當做一項事業來進行經營。 在市場變化多端的今天,黃國良不敢松懈。針對一些消費者反映,如果布鞋既能保暖,又能透氣就好了,黃國良參考了許多書籍,設計了一種手工制作的保暖式拖鞋。他以橡膠鞋底為底,中間襯以厚厚的海綿,海綿上方粘貼棉布襯墊,在棉布襯墊上方植以皮毛或棉絨,使人穿上去既暖和又透氣。新產品一出來,立即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如今,黃國良還在郴州市馬家坪市場設立了產品代理。通過批發商,他的布鞋已走出國門,遠銷泰國、緬甸、越南等國家。黃國良也已從開始創業時的白手起家,變成了名副其實的百萬富翁。(蘇達)(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