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調控政策應做微調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30日 09:04 中國經濟時報 | |||||||||
記者李慧蓮 單羽青 楊明煒 見習記者洪壘 7月29日北京報道 今日于此間舉行的“2004年上半年中國市場形勢分析和下半年預測報告”研討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今年以來國家實施的一系列宏觀調控已取得明顯效果,但基礎并不牢靠。針對這種情況,下半年的宏觀政策趨向是,在堅持總體調控力度不放松的前提下,對調控政策進行適時適度微調。這種看法得到多位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孫曉郁在致辭中說,今年以來,中央針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突出問題進行了適時調控,取得明顯成效,經濟運行中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現在社會各界都非常關心未來宏觀經濟的走勢及其宏觀調控的政策趨向,也非常關心重點調控行業的市場運行狀況,想了解未來市場供求情況和價格走勢。要很好地回答這些問題,不僅要加強對宏觀經濟運行和市場總體狀況的跟蹤研究,而且要加強對經濟發展影響較大、矛盾比較突出的一些重要產業的市場供求狀況和發展趨勢的深入分析和跟蹤研究。只有通過長期的跟蹤研究,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場發展的客觀規律,及時發現市場運行中的新情況、新特點,并在對市場狀況客觀分析的基礎上準確判斷市場供求的發展趨勢,更好地為政府宏觀決策和企業的投資經營活動服務。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謝伏瞻做了題為“從本輪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因看宏觀調控的著力點”的演講。從需求與供給兩個方面,謝伏瞻分析,本輪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因在需求方面表現為,消費結構升級帶動產業結構升級、城鎮化加快和外需增長強勁;而從供給方面看,則主要表現在外資大量流入、貨幣和貸款急劇增加以及低成本的土地供給和低工資的、無保障的農村勞動力供給。如果上述因素得以合理利用,本輪經濟增長本可不偏離正常軌道的。但實際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過快,原材料價格上漲過猛,煤電油運全面緊張等問題卻都是國民經濟運行中深層次問題的表現形式。 謝伏瞻指出,2004年我國經濟過熱的表象之后存在著兩點政策性原因:一是貨幣過量供給,而政策工具的運用存在兩難選擇;二是低成本土地支撐的城市化進程過快,超出了現階段發展水平和部分行業、部分產品的支撐能力,使供求結構失衡。綜合判斷當前宏觀經濟運行的主要風險,不是通貨膨脹,而是投資與消費的比例失衡,過量的無效投資導致的不良債權所隱含的金融風險及其對宏觀經濟穩定的威脅,和宏觀調控政策工具選擇的制約。 他認為,下一步宏觀調控的著力點應該側重在以下四個方面: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完善匯率形成機制,提高銀行微觀機制適應宏觀調控要求的能力,降低匯率政策與利率政策的選擇矛盾;加快財政體制改革,理順中央與地方財政之間的關系;加快計劃與投資體制改革,提高規劃和年度計劃的科學性,從而提高經濟運行和資源配置的效率;加快壟斷性行業改革,理順價格機制,在電力等能源短缺部門中,充分運用價格杠桿,調節目前煤電油運的緊張狀況。 謝伏瞻同時提醒,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正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下半年在“防止反彈”的同時,也要防止出現投資增速下降過快帶來的不良效應;革除目前經濟發展中的不健康因素,促進經濟健康協調發展,需從體制方面找原因,從改革中尋找出路,宏觀調控需注意統籌兼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軍擴研究員在題為“調控效果明顯,基礎尚不牢靠”的主題演講中,集中介紹了該所系列報告的核心觀點:2004年二季度以來,宏觀調控對經濟運行的影響逐步顯現,投資增幅回落已接近正常水平。但主要以行政辦法來遏制固定資產投資膨脹存在兩個問題:一是缺乏彈性,如果持續時間過長,對正常的投資和發展容易造成較大傷害;二是“治標多、治本少”,較少觸及導致投資膨脹的深層原因,一旦行政手段放松,就存在反彈的可能性。因此,短期內行政控制辦法尚不宜大幅度放松,但應在堅持總體調控力度不放松的前提下,對調控政策進行適時適度微調。 張軍擴強調,在采取嚴厲的行政辦法基本遏制了投資和信貸膨脹的勢頭之后,應當把工作的重點逐步轉向關注和解決經濟運行的深層問題,以便為長期的持續穩定發展奠定基礎,包括保護、規范和引導地方政府的經濟行為,加快國有經濟特別是國有銀行的改革和體制創新,從制度上調整收入差距,協調好投資與消費的關系。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教授在演講中認為,下半年經濟工作應該穩定和落實中央已經確定的各項政策措施,并根據經濟運行的變化適時加以完善,真正把著力點放到加快結構調整、深化體制改革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上來,更加注重加強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更加注重擴大消費需求,更加注重推進改革開放,更加注重運用市場機制和經濟、法律手段解決經濟生活中的問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任興洲研究員在發言中認為,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指數偏高,達3.6%,但是,具體分析可見,糧食和食品價格上漲是CPI上漲的主要原因,占88.6%,去年價格翹尾因素影響較大也是重要原因,今年新漲價因素只有一點幾個百分點。工業消費品價格仍呈下降趨勢,表明上半年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向下游產品傳導并不明顯。她認為,預計全年CPI價格總水平同比漲幅將在4%左右。這一水平雖然突破了年初確定的全年價格調控目標,但是總體上看仍是在經濟可承受的范圍之內,尚未有全面通貨膨脹的危險。下半年宏觀政策的基本取向應以保持CPI總水平基本穩定為目標,防止價格的大漲或大落。 本次研討會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主辦,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匯川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協辦。會議發布的《2004年上半年中國市場形勢分析和下半年預測系列報告》對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市場總體形勢及糧食、能源、鋼材、房地產、乘用車、服務等重點市場形勢都做了分析和預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