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詩文密碼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30日 04:10 中華工商時報 | |||||||||
筆者集得一個詩文密碼鎖,黃銅質,長10厘米,高4.5厘米,有5個刻有漢字的轉環(環內有一缺口)套在鎖身上,依次旋動轉環,讓各環上的缺口使鎖鼻通過(即對好詩文),然后旋動轉環,就可鎖好。如要開鎖,則仍要旋到各環缺口可使鎖鼻通過(即對好詩文)。本鎖的楷書詩文為白居易的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鎖的兩側各有一個鑄造的獅首(見圖)。經和數位藏家共賞,將其定為清晚期之物。
查《簡明漢語詞典》,鎖為:“安在門、箱子、抽屜等的開合處或鐵鏈的 環孔中,使人不能隨便打開的金屬器具,一般要用鑰匙才能開。”中國古代用木頭做成猛獸首和鬼形來威嚇小偷,是象征性的鎖。鎖鑰最早產生于何時,筆者多方查找資料未果,但唐代杜甫有詩云:“長安布衣誰比數,反鎖衡門守環堵。”可見1200多年前就有鎖鑰了。現在能見到的最早古代鎖鑰實物僅到明代。 詩文密碼鎖形式雖多樣,但都是利用分別刻有漢字的幾個轉環套定于鎖身上,只有旋動轉環拼成一句暗定的多字俗語或詩句(即讓鎖鼻通過),方能打開。如有的暗定對句是“和梅竹貴定”、“雙捧壽喜”、“黃金萬兩”等等,被稱為“古時中國式密碼鎖”。這種鎖的工藝、造型的講究還表現在文字有楷、草、行、隸、篆,書法韻味十足;其兩端小小的平面上又裝飾有獅首、虎面、佛像、福壽葫蘆等,使尋常鎖具融入了藝術細胞,因而富有美感,這都優于現代的數字密碼鎖。 (30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