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減速還不夠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29日 09:06 中國經濟時報 | |||||||||
本報記者 單羽青 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師史蒂芬·羅奇在最新發(fā)表的“馴服巨龍”全球經濟調研報告中指出,中國經濟目前正處于由白熱化向較為可持續(xù)的增長軌道過渡的關鍵時刻。他深信,中國領導層將會成功地克服難關。因為“巨龍如走錯方向,損失將非同小可”。
在報告中,羅奇著重對“中國經濟是否已經實現(xiàn)軟著陸”、“固定投資增長”、“緊縮措施”、“中國對全球其他地方的經濟活動的影響”、“中國宏觀經濟調整”等方面進行了闡述。 經濟減速才剛開始 羅奇指出,中國經濟的減速才剛剛開始。目前最新的一個說法是經濟“軟著陸”可能即將到來。這實在是“錯得不能再錯”。中國經濟仍以強勁和不可能持續(xù)的速度繼續(xù)擴張。政府當局對調控措施的執(zhí)行不能掉以輕心。不然的話,過熱的中國經濟將帶來足以破壞穩(wěn)定的“硬著陸”風險。 他認為,中國第二季的GDP增長(+9.6%)較預期為低是引起混淆的直接原因。表面看,9.6%的同比增長不僅比第一季度的9.8%輕微下降,更明顯低于市場預期的10.5%至11.0%的水平。但不論是按什么標準,9.6%仍是一個極為快速的增長率,比中國最近20年平均GDP增長水平高出0.5個百分點。其次,最新的GDP預測數(shù)據(jù)可能低估了實際的增長情況。這不單是計算質量令人懷疑,而且隱蔽了工業(yè)活動的影響。 此外,近期一些工業(yè)的發(fā)展趨勢也演繹了一個有別于GDP數(shù)據(jù)的故事:工業(yè)產值6月份16.2%的增長,比今年前兩個月高峰期的19.4%稍有下降,但仍大幅高于過去10年的10%趨勢增長水平。同時,能源發(fā)電增長僅輕微地從5月份的16.6%回落至6月份的14.3%。 他強調說,工業(yè)產值比數(shù)需要下降至8%—10%的區(qū)間,然后停留在這一區(qū)間最少6個月,才可以正式宣布經濟“軟著陸”。“從這個角度看,中國減速充其量只完成了約25%。” 國內經濟信號不一 羅奇表示,其他一些數(shù)據(jù)也造成了對中國經濟減速程度判斷的模糊不清。例如,在固定投資方面,從今年1—2月份高峰期的53%增幅降至5月份令人驚訝的18.5%。固定資產投資是中國最有可能出現(xiàn)泡沫的方面,而政府通過行政手段緊縮投資的舉措顯然已經奏效。盡管如此,銀行借貸增長——導致投資泡沫的主要“元兇”僅僅稍微下降;按年同比信貸增長,從3月份的20%回落至6月份的16.3%,仍遠高于10—12%的趨勢增長水平。同時,中國的通脹壓力似乎有點緩和。盡管消費物價指數(shù)已上升至5%關口,大部分增長仍然集中在農業(yè)產品。在批發(fā)層面,價格增長的步伐也明顯放緩:由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企業(yè)物品價格指數(shù)連續(xù)兩個月下跌,按年同比由5月份的9.4%進一步降至6月份的9.3%。工業(yè)產值增長6月份維持在16%水平,雖然比年初的19%有所回落,但仍高于“軟著陸”所要求的8-10%目標水平。 對世界的影響還未顯現(xiàn) 羅奇認為,中國沒有對全球其他地方的經濟活動產生多大影響,是中國經濟減速不夠的另一個證明。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國的進口增長(最能反映中國對世界其他國家的影響力)持續(xù)有力的前進所致。輸入中國的外國制造產品6月份大幅增加,按年同比增長達50.5%,高于2003年創(chuàng)下的40%紀錄,對其他的全球主要工業(yè)活動指標產生相關影響。對工業(yè)商品價格而言,特別是對2003年中國在全球總消耗量增長中占25%—30%的金屬價格來說影響重大。自7月中旬以來,商務日報的金屬指數(shù)表現(xiàn)持平,雖下跌1%,但仍比2003年前半年的基本水平高出約50%。同樣,受中國增長周期影響重大的全球船運業(yè)務是仍然相對穩(wěn)定的另一個行業(yè)。雖然波羅的海干貨指數(shù)(BalticDryIndex)在2-6月間顯著回落,7月大幅上揚,但該指標的最新指數(shù)仍相當于2003年初兩倍的水平。 他說,中國蓬勃的生產力已成為全球經濟供應方的主要動力源頭。目前,這股強大的動力仍然完好無損,商品價格和船運活躍程度沒有受到絲毫影響。“當中國的工業(yè)活動更果斷地開始放緩時,它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可能十分巨大。” 緊縮措施將會繼續(xù) 根據(jù)各種公開言論,羅奇判斷,中國政府不會過早宣布宏觀調控取得勝利。另一方面,假如中國在行政主導的減速政策上有所退縮,金融和投資泡沫將肯定會導致悲劇收場。 對于仍然過熱的中國經濟而言,目前是處于順勢下滑的關鍵時刻,仍存在的顯著風險就是世界金融市場對中國可能“硬著陸”的估值。從近期H股的交易表現(xiàn)看,年初至現(xiàn)在,香港上市的中國企業(yè)H股表現(xiàn)比2004年1月份新高低出19%,便是對這種可能性的暗示,世界似乎總是認為中國正徘徊在“硬著陸”的邊沿。 羅奇認為,這是將問題夸大了。這次宏觀調控是中國在最近的10年間第四次面對的宏觀調整,正如頭3次的最終實現(xiàn)“軟著陸”那樣,預期這一次的結果會相差無多。 “我的結論是,白熱化的中國經濟才剛剛開始向較為可持續(xù)的增長軌道過渡。基于這一結論可以推斷,世界還沒有感覺到中國減速帶來的任何嚴重影響。我認為,這些影響仍然很可能發(fā)生。但我們無需過分夸大這個過渡帶來的影響。中國在過去25年取得的成就非同一般,是植根于對改革的堅定不移和日益精明的宏觀經濟管理團隊。現(xiàn)在,中國正處于邁向繁榮的漫長道路上的另一個岔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