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世界經濟形勢回顧與展望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27日 08:04 中國經濟時報 | ||||||||||
    2004年上半年,周期性、政策性和結構性因素合力調整使全球經濟復蘇態勢日益明朗。下半年世界經濟有望繼續保持增長勢頭,但不穩定因素仍存。     世界整體經濟形勢趨好,全球經濟復蘇態勢明顯     世界主要經濟體復蘇步伐加快。美國經濟運行良好,一季度環比增
    全球制造業全面擴張。跨國投資進一步加快,國際并購市場重新活躍和跨國貿易迅速增長等因素使全球制造業出現一段時期以來少有的良好發展勢頭。美國前3個月的ISM制造業指數均超過60,表明其制造業已進入持續擴張的快車道。3月一5月,英國制造業的產出和訂貨增長幅度創下了7年來最高紀錄。在出口拉動下,歐元區和日本制造業產出總體呈上升態勢,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制造業同比增幅較大。     區域和雙邊貿易大行其道。全球范圍內區域經濟一體化正在迅速發展。據世貿組織統計,截至今年1月,向世貿組織通報的各種區域貿易安排已達293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南亞7國簽署了自貿區框架協議,亞洲自貿區和東南非共同市場開始啟動,歐盟完成新一輪東擴,美國與中美洲5國簽署自貿協定,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正式組建統一經濟區。同時,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積極建立自己的貿易放射網,雙邊貿易談判明顯增多。     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個人消費開支和企業設備投資回升。1月份,世界經濟信心指數已攀升至近10年來的最高點。全球消費信貸市場日益活躍,國際金融企業大幅盈利,全球股市在整固中上升。由于減稅政策的刺激,美國個人消費開支一季度增長了3.9%,商品零售額3月份環比增長1.8%。日本個人消費支出繼去年第四季度環比上升1.2%后,1月份再度增長0.8%。日本大企業2004年設備投資計劃增加7.4%。在歐元區,長期拖累經濟增長的內需出現復蘇跡象,4月份商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的企業投資也略有提高。亞洲國家的個人消費開支以及商品零售總額出現不同程度的回升,企業設備投資顯著增長。     下半年世界經濟有望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但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依然很多     世界經濟的本輪復蘇也有一定脆弱性,諸多不利因素可能使世界經濟增長面臨潛在風險。     國際安全形勢可能影響市場信心,油價上漲可能制約全球經濟復蘇。地區沖突和恐怖主義活動此起彼伏,打擊了人們對經濟前景的預期。非傳統經濟因素影響擴大,市場不穩定性增加。上半年國際石油價格節節攀升,一度突破每桶40美元,創近13年來新高,增加了世界經濟的不穩定性。中長期看,重要產油區局勢動蕩以及地區性短缺和供應多元化導致的供求結構改變等都是易引起油價波動的重要因素。油價上漲使石油進口國開支增加,經常項目失衡,生產企業的成本提高,通脹壓力加大,個人消費被抑制,給一些國家維持低利率以刺激內需造成困難。油價上漲還將使全球經濟增長受挫,消費需求下降,對依賴出口拉動的國家造成嚴重沖擊。     通脹跡象凸顯,通縮壓力猶存,主要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的時機與力度具有不確定性。近幾年來,全球短期利率持續快速下滑,資金利用成本的降低促進了世界經濟較快擺脫低迷走向復蘇。但是,隨著經濟增長步伐加快,潛在的通膨壓力加大,各國開始重新審視寬松的貨幣政策。2至5月,美國消費物價指數從1.7%升至3.1%,歐元區通脹率從1.6%升至2.5%,亞洲和拉丁美洲許多國家消費物價指數也不斷上升。英國已果斷升息;美聯儲最終于6月底將聯邦基金利率提升至1.25%;歐洲央行目前持觀望態度。然而,如果利率上升的時機和力度掌握不當,將抑制投資和消費,打擊全球經濟復蘇勢頭。同時,統計數據也表明,當前全球生產擴張速度高于消費能力,未來經濟可能會出現大量無法轉化為消費的生產,世界經濟并未完全走出通縮泥潭。     主要經濟體存在一些深層次問題。美財政赤字屢創新高,2004年將達5210億美元,一季度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逆差又達到創紀錄的1449億美元。中長期看,巨額雙赤字將抑制美國國內消費和投資,影響美元匯率的穩定和國際資金的流向;日本經濟通縮壓力不減,財政狀況繼續惡化。日本國內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5年半以來持續下降,政府債務余額對GDP之比增至163.3%,銀行自身經營未改善以及新增貸款需求微弱使銀行不良資產率下降的可持續性受到質疑;因受《穩定與增長公約》對政府財政赤字不得超過3%的規定以及歐洲央行維持2%基準利率的限制,德、法、意等國無法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刺激經濟增長。歐元區失業率居高不下,嚴重妨礙消費需求復興。歐元漲勢過猛,對出口也不利。一些歐洲國家負債激增,德國目前國債總額已攀升至1.36萬億歐元,英國債務也直逼萬億英鎊。     匯率的過度和無序波動對世界經濟增長不利。去年年初至今,美元的實際有效匯率繼續下跌,且對歐元和日元比價的跌幅均接近10%。今年3至5月,受美國政府公布利好經濟數據和美聯儲可能調高利率預期的影響,美元兌各主要幣種匯價出現短期回升,但之后繼續溫和貶值;上半年,歐元區經濟的緩慢增長以及降息風險的完全消退推動歐元持續走高;日元在日本政府的大力干預下穩中有升。除經濟基本面和政策性因素外,貨幣資本的獨立性增強和大量快速投機性流動是當今國際貨幣體系不穩定的主要原因。匯率波動不僅對各國出口競爭力和進口商品價格產生重要影響。     多邊貿易談判前景不明朗,區域合作與雙邊自貿區建設負面效應漸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國際經濟秩序問題上的矛盾更加突出。世貿組織農業談判目前進入關鍵階段。南北國家都希望在7月底的世貿談判多哈回合的最后期限之前就出口競爭、國內農業補貼和進口市場準入等問題達成一致。區域性合作組織加快聯合步伐,一些國家為融入區域經濟集團,被迫放棄一些既定的先決條件。同時,與多邊貿易合作相比,區域合作和雙邊貿易具有明顯的對外排它性,造成了新的貿易壁壘。享受區域內或雙邊自由貿易特權的成員國擠占了具有產業優勢國家的傳統市場,這與WTO主張的各成員國平等的原則相違背。     (作者單位:當代世界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