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如何看待貧困人口增多80萬(專家解讀)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27日 03:35 人民網-市場報

  本報記者 王海 實習生 劉黎宏

  7月中旬,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副組長、扶貧辦主任劉堅公布的一組數字表明,2003年我國未解決溫飽(人均年收入637元以下)的貧困人口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80萬人。這是我國改革開放后扶貧開發歷史上第一次貧困人口數字反增,立即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注意。

蔡依琳演唱會票價1元? 法拉利版奧林巴斯現身
海納百川 候車亭媒體 財富之旅誠邀商戶加盟

  在國家下大力氣解決“三農”問題的今天,如何正確看待貧困人口數字的反增?帶著這個問題,7月21日,記者走訪了中共中央黨校“三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張虎林。

  不掖不瞞:扶貧工作更趨務實

  張虎林認為,25年來,中國政府為解決貧困人口的問題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取得的成績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譽。去年貧困人口數字統計增加了80萬,雖然社會各界普遍感到遺憾,但換個角度說,這應該看作是一件好事。

  張虎林說,扶貧工作中央一直都很重視,但是在執行過程中存在走樣的情況。從每年的上報數來看,貧困人口數字年年統計,年年下降。但在目前“三農”問題越來越嚴峻的大環境下,應該對這個數字存有疑問。這不排除地方在統計數字的時候考慮到政績的需要而數字造假。貧困人口年年下降的數字其實并不實在,存在一定的水分。但在去年的統計中,貧困人口數字反增了80萬,這說明統計工作更扎實了,也說明中央敢于直面現實,同時對下一步工作充滿信心。所以,張虎林說,對待貧困人口數字不掖、不藏、不瞞,公之于眾,是中央重視“三農”問題和貧困問題的表現,所以對解決實際問題來講,應該是件好事。

  “邊際效應”:不負責任的說法

  針對貧困人口數字反增80萬的事實,有專家認為,這是“邊際效應下降的規律”,稱脫貧致富方面的投資如同一切投資一樣,越到最后效益越低。即使是發達國家,也總會有一部分貧困人口無法“消滅”。貧困人口反增80萬,是“邊際效應”在作怪。針對這種觀點,張虎林認為“完全不負責任”。

  張虎林說,我國的扶貧工作還遠遠未達到適用“邊際效應”的階段。首先,雖然經過了幾十年的努力,但目前我國貧困人口問題不是緩解了,而是更加嚴峻了。中國還有相當一部分人特別是農民沒有解決貧困問題。他們的生存條件還很惡劣,即使相當一部分目前已經解決了溫飽,但也很脆弱,不穩定,經不起任何天災人禍,并且自身發展也很受制約。另外,按照國際慣例,貧困人口是日均收入1美元以下的。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中國還有相當大一部分農民沒有脫貧。所以,目前我國還遠沒有達到需要解決“頑固”貧困人口問題的地步,扶貧形勢依然很險峻,扶貧工作也依然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回顧扶貧:存在問題需要解決

  審計署的一項審計報告稱:1997年到1999年上半年,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共向全國592個國家級貧困縣投入扶貧資金488億元,經審計,查出扶貧資金被擠占挪用,虛列支出,轉移資金和私設“小金庫”達43.43億元,占被審計扶貧資金總額的20.43%。

  針對上面這個數字,張虎林說,長期以來扶貧工作本身存在很大的問題。主要就是在執行工作中往往走樣。一些地方用扶貧款吃喝、買車、蓋房子,或者工作擺花架子,或者是工作水平存在問題,使扶貧款效率低下。另外關鍵的是,貧困問題不僅僅是貧困人口的問題,而是整個農民的問題,整個農村的問題,是“三農”的問題。“三農”問題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目前很多地方很多部門對“三農”問題的認識不夠,認為自己和“三農”無關,脫身事外。但事實上,任何地方、任何部門、任何人都不能和“三農”問題、貧困問題脫開關系。目前有些部門不僅不為解決“三農”問題、貧困問題做出努力,反而從部門的利益出發,從小團體利益出發,制造很多障礙,甚至還想從中撈一把。對待這種情況,中央和各級地方要加大扶貧政策的執行力度,加大對扶貧款項的監管力度,加大對障礙制造者的懲處力度,加強各個部門在扶貧工作中的協調程度。

  張虎林最后說,從建國初到1979年,僅僅一個“剪刀差”,農民為整個國家建設貢獻了6000-8000億元人民幣。并且目前仍在作出犧牲。幫助貧困農民吃飽,穿暖,有書讀,這是任何部門任何人的責任,也是涉及國家根本的大問題。

  《市場報》 (2004年07月27日 第四版)






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十大空氣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爭議
2004范堡羅航空展
杜邦不粘鍋致癌風波
惠特尼休斯頓北京個唱
亞洲杯精彩視頻集錦
美洲杯 視頻點播
環青海湖自行車賽
海巖新作:河流如血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