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年底全面開放日式百貨試水滬上百貨業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27日 02:10 新聞晨報 | ||||||||||
記者 李艷秋 晨報訊 盡管七百、九百等上海傳統百貨店已紛紛退出舞臺,但日式百貨卻瞄準了上海的零售市場。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淮海路商圈的一家知名百貨商店正在醞釀轉型,日前已經與日本一家市場策劃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計劃把該商廈的部分店鋪打造成專售日本品牌的時尚大樓“Wa!!”。
據稱,“Wa!!”代表的是人們感到驚喜時發出的聲音,這也表明新大樓的定位頗為特別:為18-30歲年齡層的消費者提供時尚生活所需的“一攬子商品”。記者了解到,計劃中要進駐的50-60家商店將全是首次進入中國市場的日本品牌,相關服務也由日資企業提供。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零售業人士分析,淮海路上這家商廈的體量確實更適合經營專業百貨,但也并非只要設計新定位就能抓住時機。全部引進日式百貨的模式、培育新品牌也意味著更大的風險。例如眾多的品牌導入,如何讓消費者希望根據自己的個性作出選擇等。 根據我國加入WTO的承諾,今年12月中國零售業將全面對外開放。包括靜安寺商圈新開業的久光百貨在內,滬上的高級百貨業正引來越來越多的試水者。而從東南亞地區知名百貨的經驗來看,高檔百貨的定位需要細分,有按人群分,有按追求利益分,如追求聲望、價值,追求便利性,追求時尚等,也有按服務附加功能分,如藝術性、運動性等等。 “我鐘愛的高品質的職業裝只能在這里買到,但其它商店的品牌大多相差無幾”,33歲的消費者張小姐說。同質化現象嚴重,正成為滬上百貨業的一大軟肋。由于70%的商品都差不多,許多商廈只好大打價格戰、促銷戰,在狹小的通道內拼殺。數年前“百太之爭”封殺經銷商,就是為了爭奪有限的品牌資源。 現在申城一些零售商已意識到,不能僅靠價格來贏得消費者,必須實現商品品牌的差異化,改變現有的戰略。無論是南京西路上的梅龍鎮伊勢丹,還是步行街上的伊都錦商廈,以及新開業的久光百貨,日式百貨業都以其周到細致的服務贏得口碑。不過它們最大的特點還是:擁有自己獨有的服裝品牌,風格鮮明。 “上海的傳統百貨正在衰弱,而現代百貨的業態空間很大,關鍵是要達到經營的細分和品牌的差異化經營,”零售業專家顧國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