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加寧:中國宏觀調控中的反思與體制改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26日 19:54 新浪財經 | |||||||||
魏加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 副部長研究員 主持人: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巴曙松的演講!下面我們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魏加寧博士演講。他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中國宏觀調控的反思與改革。 魏加寧:感謝主持人,由于我一直在廈門調研,所以沒有來得及準備幻燈片,請大
第一部分這一輪宏觀調控的基本特征,這是我的觀點,爭論的時間很長,見效的時間很快。大家知道,去年以來,關于中國宏觀經濟過熱問題,其實在SARS來的時候就已經有了。但當時只忙有關SARS的工作,SARS過后,各個部門注意到了一個問題。去年以來,關于經濟過熱的問題,大家一直是各講各的,分歧非常大。另外一個方面,高層領導始終保持非常清醒的頭腦。 轉折是發生在今年的四月。首先是4月9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接下來是國務院政治局召開會議,黨中央國務院果斷作出了重大的決策,強調統一認識,加強宏觀調控,對于一些黨中央國務院加強宏觀調控的決策我本人是非常的贊成,而且認為早一點動手,會避免經濟的大起大落。從最近的衡量來看,國家統計局的官員也介紹了一些情況,前面的專家都講了,中國的宏觀調控取得了所謂的明顯的成效,我的理解是明顯成效也就意味著不應該再繼續出臺一些新的強硬性的措施。對下一步的經濟形勢存在兩種截然相反的意見,一種是對這一輪的宏觀調控。剛才我看到有人問到這個問題,這一輪的宏觀調控對民營企業和地方政府的沖擊比較大,所以有一部分學者擔心在宏觀調控力度繼續下去的話,有可能使投資需求迅速的萎縮、會出現滑坡,這是一點。 另外一種觀點認為現在經濟過熱只是暫時被控制住了,只要你松手立刻會反彈。而且有專家指出1986年的宏觀調控踩了剎車以后,使金融經濟危機沒有波及我們。順便講一個故事,當時有一個插曲,在1988年北戴河會議期間,有幾個經濟學家提出來要警惕通貨膨脹。當時的國務院領導同志非常的惱火,把他們狠的批了一頓,可能大家都知道這個故事。但是到了年末的時候,這個國務院領導同志就后悔了。他說“看來過去一年的宏觀政策很有問題”。當時一個專家說,這些問題不止一年而是三年。這種擔心并不是說不存在,我想尤其一些領導同志經歷過,對此應該是記憶猶新的。說實話,在這個點上客觀的看問題,我想應該承認兩種風險都存在,也就是說,今年下半年的不確定性和宏觀調控措施密切相連,什么原因呢?主要的原因造成下半年宏觀調控兩難的問題是從四月底以來,加強宏觀調控過程中我們過多地使用了行政干預的手段,而不是市場化的手段,也不是價格的調節。我們打一個比方,在行政干預方面,我上個月再一次研討會講的觀點,宏觀行政干預就好象打針、吃藥見效一樣快,但是難以去根。市場化宏觀調控應該以調理為主,最近一個觀點被《人民日報》報道過,我們現在的經濟說它過熱也好、說它結構性也好,應當更多地從體制上尋找,宏觀調控走出這一步,更多的應當從改革上尋找出路,后面再談這個。 為什么宏觀調控會走道這一步?四月份以后,中央加強宏觀調控政策以后,一時間主張行政干預的主張非常的強烈。各個部門的表態是紛紛出手,競相表態,因為官員的烏紗帽為重。而且也注意到,有人甚至將宏觀調控和行政干預劃等號,而且有人將日常監管和行政干預劃等號。比如說環境保護,有一個問題,加強宏觀調控的時候,要加強環境,難道要啟動經濟的時候就可以什么都上嗎?再比如銀行監管,要避免銀行的監管和宏觀政策同步渠道,可能銀行界的感受比我更深刻。這次開會感覺又這樣了,過冷的時候,現在可以干,而且要回過頭來追溯看過去干的。而不是回國頭把過去的都找回來,這樣銀行沒有辦法經營了,這個現象我們過去都說過了,很遺憾這次又看到了這種現象。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大家主張行政干預手段有三個理由:一、是去年開始宏觀調控央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好象不靈,所以采取了行政干預;二、中央采取的行政干預;三、投資過熱。這一輪的投資過熱實際是有爭議的,有人認為是消費升級結構帶來的。也有人認為這一輪的過熱是地方政府操縱的,得出一個結論是地方政府的干預。 我個人認為,這三個理由實際是也站不住腳,首先是央行的貨幣政策為什么適應?一個是央行的貨幣政策,中央銀行制定貨幣政策的權威性收到了空前的挑戰。大家都知道,去年央行最早出手準備加強調控,但是遭到了各界的強烈的反彈,包括媒體、政府部門的反彈。我們的貨幣政策央行本來就不具有獨立性,政府部門在決策的過程中各個部門得可以說話,尤其是官員們的談話。在來自不同的聲音,貨幣政策的權威性受到了挑戰。再有貨幣政策的可信性受到了挑戰,去年下半年以后,很多的銀行家,企業家包括投資者都來問我們,到底我們該聽誰的。但是大家注意到,去年下半年以來一些政府官員的聲音比央行的聲音還大、還權威,以至于很多人不知道該聽誰的。由于上述的原因,央行的貨幣政策實施的效果大大的下降。 最近又有官員尤其是人大的官員說“最近物價為什么上升”,是由于官員不斷的說話,如果不是這樣話,我們的就好辦多了,也不必后來出臺這么多的行政干預的手段。央行如果能制造通貨膨脹預期的話,事實上央行在不斷地講要警惕,很多人沒有在意它的信號。第二個理由所謂的結構問題,我們認為這也是一個誤區,我們認為行政問題,恰恰應該是市場解決的。一個行業出現過熱,投資者、企業家銀行家的眼睛應該是雪亮的。政府部門也好,金融監管部門也好應該所起的作用是發信號。如果你得到信息這幾個投資信息過熱了,你應該提示風險,也就是說你只有亮紅燈的權利,沒有當駕駛員踩剎車的權利,那是投資者的事情。因為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指導產業政策的前提是什么呢?是要企業的風險自擔,也就是說投資者的風險自擔、銀行的風險自擔,很可能把不良資產的風險,把行業的過冷、過熱的風險全都集中到中央政府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的身上,形成日后中央政府的負擔,以及再一次加強反向的宏觀調控的理由。比如我們的電力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不是都是政府部門批出來的嗎? 第三個理由現在因為是地方政府的干預,所以地方政府主導的投資,所以中央政府要加強行政干預。我們在下面調研注意到,確實這一輪的經濟過熱地方政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我們發現,這個作用分為三塊:一、站在民營企業背后,為民營企業提供廉價的土地、提供稅收優惠以及從銀行貸款提供變相的擔保。但是它是市場化或者是半市場化,和過去計劃經濟時期指定的計劃完全不同。二、我們中央各個部門包括國債項目、各種達標,中央政府的調研下,怎么這么說呢?現在中央政府各部門都是這樣,我給你地方上一個項目,配套資金1:1,各國政府都1:1。我給你一塊錢,你掏一塊錢,弄的各國政府很為難,說我不要吧,一分錢拿不到,要只好東借西借。其實有很多都是中央政府部門在后面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三、所謂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有些地方政府確實是這么做了,我們也不否認這一現象,但是我們也注意到另外一個現象,這一次擴大內需,發審批國債項目,我們注意到當時1998年、1999年就提過這個事情,首先是國家發改委帶頭裝修自己的辦公樓,當時我們就說了,這個擴大內需將來是要出問題的,各個部門現在你看一個樓修的比一個漂亮,各國政府到北京來跑項目,跑步前進,按你難道對示范效應能說一點責任沒有嗎?所以我從今年四月份一直講這個觀點,當政府不得不出手的時候,首先要管好政府這只自己的手,看得見的手,而不是要先沖著市場、沖著企業,尤其是沖著民營企業。 關于市場化的手段和行政干預的手段我們做過一個比較,就是說市場化的手段可以相對的預期、計算、選擇、靈活多變。相比之下,行政干預手段正相反,我們主張搞宏觀調控的人也都沒有想到最后政治局開會作出政治手段,就是說行政干預作出什么樣的行政干預是沒有辦法預期的,再一個就是行政干預力度有多大?對投資者來說、對銀行家來說、對有利可圖我們是算不出來的,對他們也是沒有選擇的,而行政干預說不讓你干,你就不能干。四、行政干預手段通常有很強的剛性,市場手段上個月調上去了,而這個月看又下來了,就會立刻調下來。但是行政干預能說我上個月剛說不讓進這個行業,而下個月又說進吧。所以我們認為真正要避免經濟大起大落,避免投資的大起大落,可能還是要改善宏觀調控的方式,盡量使用市場化的投資手段。 我就關于改革的建議,就是下一步改革應該做一些什么事情。這個本來不應該是我說的,體改委更多的是搞改革,我們更多的是搞經濟形勢發展的研究。遺憾的是體改委撤了,如果我們再不管,很難再走上間接式改革的道路。 一、是要加強宏觀經濟決策的規范化、透明化、科學化、民主化,包括過去提到的恢復體改委這樣中立的機構。再有應該建立一個審議會制度,各個部門在制定宏觀經濟政策的時候,應當廣泛的征求各界的意見,包括業內人士的意見、專家學者的意見。另外,宏觀調控要建立可問責制。 二、要加強三個部門的獨立性,1、統計部門的獨立性。統計部門要把數字搞準了,形勢分析預測由國家的政治研究機構、民辦的政治研究機構、大學以及金融研究機構去公平競爭。四月份國研網的會已經講過了。 2、中央銀行的獨立性。要想取得宏觀調控,就必須支持中央銀行的獨立。這已經為世界各國的經驗和歷史教訓反復證明了,而且已經成為教科書的基本常識。 3、加強審計部門的獨立性。 三、統籌。中央和地方的關系。中央政府部門在決策的時候要廣泛聽取地方各國政府的意見,不能獨斷專行。要不斷的推行地方自主制度,強化當地政協和當地老百姓對地方政府的約束,光靠中央政府封建社會的制度效果越來越差。還應該成立一個專門承擔地方政府的機構的部門。去年我們到日本考察,考察地方債的時候,發現日本本的并不復負責地方財政,而是另外一個專門主管地方財政的部門,過去叫自治省,現在叫總部省,他們只是一個島國,而中國政府和中央政府關系這么復雜,中央政府在決策的時候,都是各個中央部門在發表意見,包括我們財政部,它在講的時候當然要權衡厲害,首先要考慮中央財政的財力。所以才出現剛才我前面講的各級政府的達標,搞調研項目,也不問地方的財力是否可行,現在地方政府財力狀況到底是什么現象。不客氣的說,去年講過這么一個判斷,我們現在實際上是用中央財政的大好形勢,掩蓋著嚴重的地方債務的風險。 最后,加快金融改革,但是金融改革期間很多專家講了,但是我想最關鍵的零部件也好、或者主體也好,到現在實際是不存在的。就是說我們現在推進銀行改革,包括大家都非常關注的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的改革,現在是誰在那兒改呢?是銀行內部人,銀行打工的人自己在設計方案,他們的考慮的是自己,這是可以理解的。主管是人民銀行,我剛才講了我一再強調宏觀調控的主導是中央銀行,應當加強中央銀行的獨立性,但是國有銀行的改革我一直反對由中央銀行來牽頭。為什么?道理很簡單,國有銀行改革最大的問題是不良資產,這個事情本來應當是財政的事,財政部出面,但是我們剛才講了,雖然財政形勢大好,但是花錢不該花的地方都花了,而讓中央銀行干這個事,怎么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發行貨幣,這是我最擔心的事。 我再講一下我最后的一個觀點。今年是幾年鄧小平誕辰100周年,現在各方面都在積極的籌備各種的紀念活動,但是我認為紀念小平同志最好的方式不是給鄧小平同志披金掛銀、出什么金的紀念冊,也不是在鄧小平同志堆積一片華麗的詞悼,我認為給鄧小平同志最好就是宏觀調控方式的改革和金融改革。我就說到這里,謝謝大家! 主持人:下面是提問時間。 國家開發銀行:您說您在最近作過一個地方財力的調研,我想了解一下您知道不知道這一輪宏觀調控對各地方財力有什么影響,特別是各地方政府的負債問題有沒有產生什么影響?請展開一個說明,謝謝! 魏加寧:話應該這么說,這一輪的宏觀調控可能防范地方政府債務危機的惡化是非常必要的。現在有幾種形勢,現在地方政府拼命的負債,已經形成了。宏觀調控防止惡化是非常必要的,宏觀調控首先要管好政府自己這只手,不要先沖著企業,不要先沖著價格和市場,先要把政府、包括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一些做法是有關系的,所以要加強對政府的約束。對地方政府的約束也不要靠地方紀檢監查,誰上、誰下,大家是最清楚的。馬路該不該鋪那么寬、當地的老百姓、當地的人大、當地的政協是最清楚的,發改委到當地走一圈,知道這個項目是該上還是不該上就知道。另外還要看到政府的負債有不合理的一面,當然還有另外的一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地方政府要發展經濟,這些年要搞社會穩定,去年SARS以后,大家提出來要提供公共衛生服務,地方政府面臨的是三重的任務,同時面臨著三重的壓力,上面有領導政務考核,下面有老百姓的選票,這些因素也是造成地方負債的客觀原因,再一個就是沒有正常的融資渠道,為什么我們主張發地方債呢,就是要給地方正規的融資渠道。在經濟學上發債搞基礎設施建設是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基礎設施建設更多的是地方政府來做,或者中央政府委托地方政府來做。地方政府來做基礎設施建設,由當代的人和上一代人積累來做的,至少是下級政府,但是使用它的享用往往是下一代人或者下幾代人。我們有些事情是逼著中央政府去做的,有一些事我騙錢我也得干。所以,我們想制國恐怕更多的像治水一樣,有要堵、有通,我們過去更多的是沒有開源、疏導。 主持人:上午的會議我們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