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居亞太區跨境購并對象榜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15日 00:02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國際金融報記者 衛容之 發自上海 “自2000年開始的全球購并業務跌勢,今年已逐漸回穩,但市場復蘇尚需時日。”7月14日,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財務咨詢合伙人陶匡淳對記者說。進入2004年,全球購并數量下降但交易額上升,亞太區是首個出現增長的地區,全球共有8073宗交易,截至接近年中的統計,購并交易總值5570億美元。中國位居亞太區跨境購并對象榜首,強勁的增幅歸因于中
全球分析顯示,2004年以來,全球已完成交易總值為5570億美元,與2003年上半年5530億美元的已完成交易額不相上下。根據已公布交易為基準的前瞻性分析顯示,全球已公布購并活動總額與2003年上半年相比上升近54%。這股增長勢頭主要為年初公布的“頭條購并消息”所帶動,其中包括:賽諾菲圣德拉堡集團以740億美元收購安萬特公司;摩根大通以580億美元收購美一銀行;Cingular以410億美元收購AT&T,這些均屬未完成交易。今年到目前為止,已公布交易量有9856宗,與2003年上半年的10346宗相比下跌5%。就已公布交易而言,目前尚未成交的有2694宗(總值5320億美元),占2004年迄今為止所有已公布交易額的66%。 近年來,全球經濟有所改善,購并活動為何沒有出現相應增長?陶匡淳表示,油價上漲及融資成本上升使得購并活動受挫。此外,匯率大幅波動也增加了評估實際交易值的難度。這些都給購并市場增添了多重不明朗因素。 而中國方面,在2004年上半年,共完成252宗跨境和境內交易,交易總額達81億美元(2003年上半年:59億美元,232宗交易)。陶匡淳在分析2004年上半年中國十大交易的特點時說,2004年上半年,前三大交易均為放售國內大型公用事業機構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少數股東權益。外資企業收購國內企業的大型購并交易包括日本朝日啤酒株式會社和伊藤忠商事收購康師傅50%的飲品業務,以及外資財團收購中國興業銀行25%的股權。而國內企業收購境外企業的大型購并交易包括華能集團收購澳洲Ozgen、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收購秘魯PluspetrolNorte等。在中國,購并交易較活躍的行業包括工業制造業(48%)、食品及紡織業(12%)和金融保險業(7%)。 當記者問,隨著中國銀行業的進一步開放,以及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造步伐的加快,今后十大并購榜單中是否會出現更多金融類的案例,陶匡淳認為,金融業將是未來中國并購非常活躍的領域。他說,中國銀監會已經允許中資銀行出售高達24.98%的股權給予外資戰略合作伙伴,這是解決不良資產較高和提升綜合競爭力的辦法之一。他同時稱,特別是內地的中小型商業銀行更能吸引外資的目光,但出售股權的價格要考慮適當。 《國際金融報》 (2004年07月15日 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