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產品謹防利率風險(熱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14日 01:46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崔曉華 新型壽險產品發展受資本市場的牽制如此嚴重,在中國資本市場發育很不完善的情況下,保險公司不能把新型壽險產品作為經營的主打產品,而且中國居民的生活水平較低,現階段最需要的應該是傳統的保障型產品
自1996年以來,中國保費收入一直保持著平均每年30%的增長速度。今年一季度中國保險業保費收入總量呈現低速增長,而人身險保費收入首次出現季度負增長。據有關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國實現保費收入1199.8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09%;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為277.7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0.72%;人身險保費收入為922.04億元,占總保費的76.85%,與上年同期相比為負增長0.77%。占保費收入比重較大的壽險業首次出現負增長,引起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一時間大家議論紛紛,分別找原因商對策。 然而,從4月份開始,形勢又發生了轉變,保費收入又持續增長,統計數據又顯示,今年1月至4月全國保費收入1554億元,同比增長7.78%。其中,人身險保費收入一改前3個月負增長的局面,出現了2%的增長,達到1179億元。至5月份人身保費收入達到1429億元,同比增長4.5%。而且到4月末,中國保險業總資產首次突破1萬億元大關,達到10125億元。業界又欣喜地認為,“1萬億”是中國保險業邁上新臺階的標志,保險市場似乎又重新回暖。 短短幾個月之內的變化,讓保險人神經緊繃之后又長吁一口氣,巨大的反差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中國資本市場的變化在很大程度影響著壽險公司保費收入。今年年初資本市場重新回暖,基金、股市場搶奪了部分保費來源,居民投資選擇增多,短期的獲利期望使資金從保險市場退出,大量涌入股市。而從4月初開始,大盤出乎意料又一路下滑,從最高的1800多點直到7月份的1300多點,人們再次對股市失去信心,與次同時壽險保費收入又得以回升。 資本市場趨勢影響保費收入雖不可避免,但對中國壽險市場產生如此大的影響,說明中國壽險保險產品不能或沒有滿足百姓的相關需求。近幾年,拉動中國壽險業保費增長的是新型壽險產品,從投連熱賣到分紅主打,這些新型產品是投保人在股市低迷、銀行利率低下時的一種投資選擇。而當股市利好,利率預升,尤其是分紅產品經過幾次分紅達不到投保人的預期要求時,新型壽險產品對投保人的吸引力就大打折扣了。新型壽險產品發展受資本市場的牽制如此嚴重,在中國資本市場發育很不完善的情況下,保險公司不能把新型壽險產品作為經營的主打產品,而且中國居民的生活水平較低,現階段最需要的應該是傳統的保障型產品。 保險的保障功能是保險所獨有的,與純粹投資獲益的其他金融產品相比有明顯的區別和優勢,保險公司若能清楚地認識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對傳統的壽險產品進行調整和創新,牢牢占據自己的市場,就可以保持經營穩定,不至于出現現在的巨大波動。經營傳統壽險產品,關鍵在于利率風險的防范,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傳統壽險產品的固定預定利率。 傳統的壽險產品一個主要的特點就是預定利率固定。預定利率的高低,極大地影響產品的價格和投資功能。由于傳統的壽險產品大都是長期的保障產品,其保單一旦賣出,預定的固定利率就要在幾十年內執行,中國的預定利率參考銀行同期利率,預定利率固定,使保險雙方承擔了巨大的利率風險。 由于中國保險資金的運用渠道及其他一些原因的限制,保險資金有70%以上為銀行存款,所以銀行存款(或大額協議存款)仍是中國保險資金運用的主要渠道,存款利息也是保險資金收益的主要來源,當銀行的利率下調的時候,存在銀行的保險資金利息會隨之下調,而將來的支付卻仍要按原來較高預定利率執行,保險公司就會承受巨大的利差損。中國1999年3月以前的保單,由于當時的高利率環境,制定了較高的預定利率,那時賣出的高利率保單,使各保險公司積累了將近700億元的利差損,負擔沉重。 而在現在,央行經過8次降息,利率可以說降到了最低點,已經出現了實際的負利率(現一年期利率為1.98%,而1至5月通貨膨脹率已達3.3%,實際利率則為1.98%-3.3%=-1.32%),而且隨著美國和歐盟加息,各方對中國央行加息的預期很高,現在保監會規定的預定利率仍然為2.5%,此時的傳統保障型產品內含固定回報率較低。升息周期即將開始,保戶對目前傳統壽險是否具有足夠的價值和彈性產生懷疑,承保業務將迅速面臨其他更高收益金融產品的嚴峻挑戰,投保率下降,退保率將有所上升,保單質押貸款的需求將不斷涌現,壽險公司的經營出現較大的波動。 可見傳統壽險產品固定的預定利率對壽險業來說是一個極大的不利因素,不管是高利率環境還是低利率環境下,都極大地影響了壽險業的穩定發展,所以有必要對其進行改革。 《國際金融報》 (2004年07月14日 第十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