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船走向世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13日 09:02 中國經濟時報 | |||||||||
中國進出口銀行支持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系列報道之一本報記者 段樹軍 熟悉中國造船業的人們清楚地記得,1982年,我國造船產量在世界的排名僅在17位,到1994年,我國造船產量一舉超過德國,僅次于韓國和日本,從此一直穩居世界第三位。2003年,我國船舶出口首次突破30億美元,達30.22億美元;造船噸位接近650萬噸,首次達到了全球份額的10%。目前,在全球新增船舶中,每十艘就有一艘是中國生產的,船舶工業已
眾所周知,船舶工業是技術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運用出口信貸支持造船業的發展,是世界造船大國的普遍做法。 中國進出口銀行成立以來,始終把支持船舶出口作為業務重點,積極運用出口信貸、對外擔保等多種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船舶出口,我國90%以上的船舶出口是由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貸款支持的。截至2003年末,中國進出口銀行累計對船舶出口發放貸款616億元,支持各類船舶出口976艘,總噸位達2515萬載重噸,合同金額162億美元。在中國進出口銀行的貸款支持下,我國出口船舶由單一品質向多元化發展,由技術含量低的船舶向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發展,目前,已建造了包括超大型油輪(VLCC)、大艙口集裝箱船、液化石油氣船、化學品船、滾裝船、多用途船、高速水翼船和自卸船等在內的各類出口船舶,船舶出口在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都得到飛躍發展。 船舶工業涉及鋼鐵、機械、電子、化工等幾十個行業,具有產業關聯度大、創造就業多等特點。據測算,每建造并出口一萬噸船舶,可為船舶及上游行業提供5000人的就業機會。據此計算,截至2003年末,中國進出口銀行支持出口的2515萬載重噸船舶,為船舶及上游行業解決了約1258萬個勞動力就業。 中國進出口銀行在大力運用出口賣方信貸支持船舶出口的同時,還積極進行金融創新,為中國船舶出口提供“一站式”融資服務,國際同業稱之為繼“日本模式”和“韓國模式”之后的“中國模式”。在船廠交船前,由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出口賣方信貸,同時提供所需的履約和預付款等保函服務,滿足企業在建造船舶時對資金的需求;交船后,根據船東及擔保情況,或提供出口買方信貸,或繼續提供出口賣方信貸,使造船企業和船東得到全方位的融資服務。正如企業所說,中國進出口銀行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對于在國際市場上承接定單較多、又急需融資的我國船舶出口企業來說是“雪中送炭”。 2001年11月1日,對中國造船業來說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日子。這一天,由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27億元人民幣出口賣方信貸和5億美元出口信用保險支持的,我國自行主體設計、施工建造出口伊朗的5艘30萬噸VLCC中的第一艘油輪在大連新船重工有限責任公司舉行了隆重的出塢儀式。這艘油輪的出塢,向世界傳遞著一個重要信息:日、韓壟斷VLCC建造的格局從此被打破,中國船舶的建造水平和造船能力達到了新的高度,中國的船舶工業大踏步地走進國際市場。據英國德魯瑞國際海運咨詢中心估計,到2005年,中國在國際造船市場所占的份額將增至16%。人們有理由相信,中國最終成為世界第一造船大國將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