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打破行政區經濟拓展城市群空間(郁鴻勝講壇)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12日 01:20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長三角互動熱浪,泛珠三角“9+2”協議振動了大半個中國,城市群崛起勢頭看漲。中國城市群要發展,出路就是一條,跳出行政區經濟,創新區域發展體制。

  國外專家把城市化歷程劃分為三步曲,第一步為農村城鎮化,第二步為大都市圈,第三步為城市群。法國學者戈特曼認為,城市發展到一定形態,會形成首位城市和一般城市,會形成都市圈。城市的不斷發展,城市之間會形成一條連綿帶。這些觀點和概念被很多人所
千件數碼產品1元熱拍 新浪點點通個性smsDIY
海納百川 候車亭媒體 哪里可以免費發短信?
接受。但是如何將這些物理空間形成發展的路徑,如何將城市與城市群有機聯系起來,國外專家沒有現成的答案。

  我認為,對城市群研究有兩種研究方式,一種是從地理經濟學理解,城市群與都市圈都是一個城市化的區域布局概念。比如對世界一些城市群及中國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等區域性城市群都已經作出了大量的實證分析與發展態勢分析,對推動中國城市群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種是以制度經濟學理論為依據,以政策創新為框架,以體制與機制為動力,以研究城市群的內部機理的演化規律為切入點,從制度與政策層面,深刻揭示城市群發展的內涵與本質。

  實際上從經濟地理與區域布局分析,城市群、城市連綿帶這些空間物理概念從本質上來說都是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產業、資本、技術、勞動力等社會經濟要素的集中分布區域,但是從研究它們內涵與本質的機理來講,就有著根本性的不同。

  比如,從制度經濟學理論來研究大都市圈,一般都是以核心城市為主體、以首位城市或中心城市為集聚輻射半徑來設計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各類政策體制,最大的特點是要求周邊大中小城市與核心城市形成配套銜接功能。如果以研究城市群的理念出發,那就是應該從各類城市發展角度出發,以經營城市為理念,使各個城市都從城市群發展的政策設計中得到平等權利、互補功能的“雙贏”和“多贏”利益。

  我有一個觀點,要從制度機理上分清大都市圈與城市群的最本質區別。對大都市圈而言,中心城市或核心城市就好像是一臺電腦的主機,圈內的其他中小城市就好比是主機的一個終端,也就是說,大都市圈的首位城市與中小城市就是主機與終端的關系。對城市群而言,各城市之間關系就好比是一個網絡。不論大中小城市,城市與城市之間是一個網絡的關系。它們之間相互支持、相互依靠、相互配合,各個網絡節點完全是平行的。我們的政策體系設計的核心就是從各個城市來考慮周邊城市的配套,不能單向考慮城市功能。城市群的概念,各個城市是平行的,利益平等,只有功能不同,城市的規模有大小區別,而沒有高低之分。城市群的政策體系與框架都應該是共融和共榮的。

  這樣的話,就可能城市之間會有“雙贏”效應出現。比如長江三角洲的各個城市,如果具有功能互補和網絡特性概念,研究的起點就不一樣了,由一個積極性變多個積極性,“融入長江三角洲”就會變為行動。這個指導思想就是打破行政區經濟,制度創新。

  我認為,城市群制度創新應該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區域基礎性制度,也就是區域性城市化制度。它是制度創新的基礎。由于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城市化發展水平差異很大。因此,各地區制定的區域基礎性制度,比如土地、人口、就業、社會保障、產業、環境保護、基礎設施等也不盡相同。二是綜合公共性制度,也就是在區域基礎性制度基礎上城市群需要共同遵循的綜合協調性制度。城市群是一個跨行政區劃的區域,需要協調平衡各城市的地區政策,形成綜合性、全局性的城市群政策體系框架。當然,這類政策性體系目前正在探索中,為此,需要長期的潛心研究和實踐的不斷摸索,這樣才能不斷發現城市群制度政策運行的規律性。

  《國際金融報》 (2004年07月12日 第十六版)






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中法文化年精彩紛呈
北京暴雨阻塞交通
2003年審計報告
日本調查東海資源
惠特尼休斯頓北京個唱
歐洲杯落幕 美洲杯
鳳凰衛視中華小姐大賽
青少年教育 網絡媽媽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