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規模從上百億到5億 基金坐了回“過山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06日 01:36 證券時報 | ||||||||||
本報記者 唐健 大暑之后必有大寒。用這句話形容今年上半年的基金業是再貼切不過的了。今年上半年,無論是基金發行還是基金投資,都經歷了一場大起大落、大喜大悲。 基金發行樂極生悲
今年上半年,基金首發規模經歷了從上百億到5億元的大起大落,其間只有短短兩個月的時間。 今年第一只基金(貨幣市場基金除外)--海富通平衡收益的發行給市場太多驚喜。海富通平衡收益基金從2月份開始發行,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募集總額超過130億份,成為首只首發規模超百億的基金。隨后發行的中信經典配置基金延續了海富通平衡收益基金的神話,首發規模也超過百億,達到121億份。 3月份幾乎成了基金發行的黃金歲月,除2只百億基金外,其他幾只在當月發行的基金也獲得了不錯的成績:銀華保本基金在短短20多天內發行額就超過60億,最后提前結束銷售;易方達50指數基金首發50億;銀河銀泰基金首發60億。在巨田基礎行業基金首發規模出現下跌之后,基金首發規模仍然維持了一個月的高位,嘉實服務、盛利精選、德盛精選等基金都屢創佳績。從3月中到4月中成立的數只基金情況看,60億首發規模都算是業績平平。 但進入4月末,基金發行形勢急轉直下。4月29日成立的中融景氣和融通景氣基金成為今年基金首發規模的分水嶺,兩只基金的首發規模都只有20多億。此后,10多億的首發規模屢見不鮮,首發規模最小的金鷹精選基金只有5.46億,創下了首發規模的新低。 基金凈值大起大落 在經歷了2003年全行業平均近20%的凈值增長率后,基金業績今年上半年出現了“過山車”式的直線下滑。 截至6月30日,今年發行的20只基金(不包括貨幣市場基金)中有18只基金的凈值負增長,虧損最嚴重的易方達50指數基金在3個多月時間內已損失10%,另外2只在6月份才成立的基金--招商先鋒和國泰回報也談不上凈值增長,不過勉強保住了1塊錢的面值而已。 新發基金的凈值表現尚且如此,老基金的命運可想而知。封閉式基金又是老基金中的重災區。54只封閉式基金在股指4月初以來的調整中,加權平均凈值損失超過15%,即使考慮第一季度股市向好的情況,半年以來封閉式基金的凈值也是負增長,為-3.58%。 開放式基金由于倉位調整較為及時,表現普遍好于封閉式基金,自4月初股市調整以來凈值損失超過12%。但由于個別極具明星效應的基金在此輪下跌中受到重創,導致市場對基金的看法與去年底今年初時大相徑庭。 投資理念飽經拷問 隨著基金首發規模的大起大落,以及基金凈值的表現不盡如人意,基金在市場上的影響力也飄忽不定。 2003年,基金重倉持有的“五朵金花”走出獨立于大盤的行情,一度形成2成股票上漲、8成股票下跌的“二八現象”。一時間,基金倡導的“價值投資”成為引導市場的主流投資理念。甚至有市場人士認為,中國股市結束了多年以來所特有的齊漲齊跌的怪圈,開始往理性方向發展。在此期間,基金投資顯示了高度一致性,一度出現500多億資金扎堆20只股票的現象,基金重倉股成了市場的標桿。 然而,無論是基金倡導的價值投資還是曾引領過市場的基金重倉股,今年以來都受到質疑。4月7日以來,第一季度的基金重倉股指數(以一季度所有基金十大重倉股為樣本,按所有基金持有股數為權重加權計算形成的股票價格指數)下跌18.93%,并成為大盤下跌的領跌板塊。投資者對“價值投資”開始嗤之以鼻,一些基金經理也承認,在中國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價值投資的含金量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