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杰
對于我國股市長期低迷的問題,人們有著不同的解釋,我一直認為中國股市低迷的根本性問題,是不少上市公司的質量不高。那些質量不高的上市公司,當然就不太具有投資價值,而不太具有投資價值,又必然導致它們難以具有太高的投機價值。正因為不少上市公司既無有太高的投資價值,又無有投機價值,所以投資者就沒有積極性,股市當然不活躍,其
結果當然是股市的長期低迷。
為什么不少上市公司質量不高?這與我們過去在發展股市的指導思想上的某些偏差有關,例如我們過去強調上市為國有企業脫困服務,結果有些不該上市的企業通過包裝而上市了,尤其是大量上市的國有企業并未真正改制。正因為如此,所以上市公司質量不高的最關鍵原因是在公司治理上有嚴重問題。
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上存在什么問題?我認為,雖然也有所有者與經營班子的關系沒有有效協調的問題,但最主要的問題是大股東與中小股東的關系沒有有效協調好。我國的上市公司基本上是一股獨大、脫權分置、不是全流通,因而大股東有著任意危害中小股東的有利條件和機會。也就是說,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上沒有形成大股東與中小股東的有效制衡,大股東有可能為了自身利益而將上市公司作為自己的“銀行”,甚至為了自身利益而掏空上市公司。在這種條件下,上市公司當然沒有活力,沒有投資價值和投機價值。
如何形成大股東與中小股東之間的有效制衡,從而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
第一,要盡快解決上市公司股權分置的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無論采取任何方式也難以形成良好的治理結構。
對于這個問題人們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議和想法,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通過國有股縮股的方式走向全流通,這種辦法既可以保證股市的穩定,也能維護中小股東利益。當然,有人會認為這種辦法會導致國有資產流失。我覺得應該換個思維方式看待這個問題:這種辦法實際上是花成本為上市公司買來了良好的公司治理。政府的主要職責是塑造良好的制度,但是任何制度的形成都是要付改革成本的,因而以國有股縮股的方式推動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實際上是我們用國有資產支付了我們應付的改革成本,只不過是這種支付改革成本的方式,同別的支付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第二,推動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的完善。為了在公司治理中制衡大股東,我國學習和借鑒了美國的獨立董事制度。我是這種改革的最早倡導者之一,我曾在2000年出版的《企業前沿問題》一書中全面分析了這種改革的良好價值,而且我也參與了這種改革的實踐,擔任了幾家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但是在實踐中我感到這種改革并不很成功。不成功的原因并不在于獨立董事制度本身有什么問題,而是我們在借鑒中沒有將它中國化,沒有結合我國的具體情況而加以調整。
例如,美國的獨立董事基本上都是社會兼職,這在美國是可以的,因為美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相當分散,任何股權都可以隨意流動,投資者用“手投”和用“腳踢”的功能極為完善,再加之美國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制度很完善,因而兼職的獨立董事就可以完成自身的職責。但在我國則不行,我國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及資本市場制度相當不完善,獨立董事作為社會兼職無法完成自己的職責,因而我國獨立董事恐怕要走向職業化,就是有人專門從事獨立董事這種職業。
要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獨立董事制度。目前的迫切問題有三:首先是獨立董事職業化,使有些人以擔任獨立董事為職業,尤其是象我這樣的有著繁重的教學任務和科研任務的人不能兼任這種職務,社會兼職擔當不了這種責任;其次是獨立董事本地化,因為異地獨立董事由于交通等方面的原因,不僅成本太高,而且也難以較好地把握企業的有關情況,難以適應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快速化的要求;再次是獨立董事法制化,應通過法律對于獨立董事的形成、權益、任失職等做出明確界定,使得獨立董事有法可依。
(作者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