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輪車市盤整考驗中資汽車企業勇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02日 19:16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羅仲偉 階梯式爆發的中國汽車市場看來已邁上一個臺階,正在進入平臺整理階段,近來各大汽車廠商不約而同地采取價格行動,似乎證實了這一點。可以預期,在相對漫長的平臺整理階段,市場將恢復平穩的低幅增長,利潤率下降將促使市場火爆時擁擠的廠商重新整合,一批企業被無情地淘汰掉后市場集中度將重新提高。誰能留下既是實力的體現,又是策略的
降價行動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但過去通常是個別廠商小范圍的策略行為,它只關系到在景氣市場中是否能盡可能多地盈利。而此次各大廠商幾乎同時采取價格行動,則是表現出一種大勢,意味著市場環境在發生轉折性的變化,意味著過去眾多廠商在汽車牛市中均能獲利而又相安無事的情形一去不復返,關系到在漸趨惡化的市場中誰將繼續生存。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一輪群雄博弈的產業整合過程中,到底誰是主導者? 把中國作為其重點市場進行投資的各跨國汽車大鱷當然有其自己的策略。借市場轉折、變動之機進一步篩選中國合作者、配套商、經銷商,打壓、排擠其他制造商,鞏固甚至擴大市場地位,增強自己的影響力,從以外部擴張為主轉向以內部整頓為主,朝著將中國融為其全球體系的一部分的目標邁進,這是可以預見到的。 如此考慮的背后,實質上是他們擁有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的產品研發能力和品牌。而合資企業中的中方卻似乎缺乏話語權。逆勢之下,中國汽車自主開發能力乃至自主品牌的重要性就被空前地突出出來。 中國需要擁有自主品牌的汽車,這誰心里都明白,只有依此才可能成為汽車產業世界格局中6+3之外的另一個“1”。問題在于如何才能培育出自主開發能力,并通過這種能力獲得自主品牌。 事實上,獲得自主研發能力乃至品牌可以有不同的途徑,既可以從市場低端入手,通過直接的自主研發自我積累技術和經驗來實現,也可以著眼于市場高端,借助與外方大規模合資獲得資本、技術與管理經驗來實現。兩種途徑都有獲得自主開發能力和自主品牌的可能,雖各有其利弊,但并不存在根本的沖突,也沒有非此即彼的替代作用。中國汽車工業沒有任何理由只能通過一種途徑去發展。靜止的、平面的思維定式,往往會夸大某種途徑而抑制另一種途徑。這樣的思維定式是片面的、危險的。 獲得汽車自主品牌并非像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容易,需要的是投入、耐心和時間。采取大規模合資的方式正是為了跨越這種障礙的捷徑,寄希望于通過引進中國企業所需要的資本、技術和管理經驗,培育出自主開發能力。然而在利用外資過程中應當予以高度警惕的是,因為短期市場繁榮掩蓋因缺乏自主品牌能力而喪失長期市場地位的危險。在利用外資過程中能否實現“用市場換技術”的既定方針,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企業自己對合資進程的事前和事后把握。 要反對的不是合資本身,而是過分依賴合資而喪失進取精神,沉溺于當前的利益而忘記合資的初衷。尤其是在市場繁榮、供不應求的情形下,最容易出現過度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視了長遠利益的戰略性錯誤。因此,處理好近期市場收獲與長期自主研發的關系,應當說是對汽車業大規模合資中中方經營者的考驗。目前各跨國公司表現出的市場策略信號,的確值得合資企業中中方高度重視。 總之,既不能因為借助改革開放,利用外資,形成了一定的技術和管理基礎和發展實力后,因為引資效益的遞減,就簡單地否定利用外資的戰略決策,也需要繼續明確和堅定培育自主研發能力的目標和信心,同時要盡快轉變觀念,利用各種手段和途徑獲得自主開發能力和自主品牌。隨著市場形勢的轉折和變化,企業運行風險提高,產業的整合不可避免,中國汽車工業真正開始面臨自主研發能力的考驗。 |